楠木軒

肥胖、怕冷又怕熱、面黃,都是脾胃虛弱,中醫調理僅用3味藥

由 閻桂榮 釋出於 健康

常說脾虛,但很多人對這不以為然,往往覺得脾虛並不能實際感受到,不會影響正常生活。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在中醫理論中,脾虛泛指是脾氣虛損造成的一系列身體臟器失調的多種生理現象。脾虛包含運化失常導致營養吸收出現障礙,水液失於佈散導致體溼痰多,甚至是出現敗血症。

脾主運化,與胃的關係也是緊密相關,脾虛,胃的消化功能自然也就弱。

腎有先天之本的說法,而脾則是後天這本,是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脾胃虛弱不宜小看。

脾胃不和的原因何在呢?

1、飲食不調

脾為百病之源也。中醫認為:脾為中土,主斡旋心、肝、肺、腎四髒。

一旦你不管辣的、麻的、熱的、冰的“怪”食物,都一股腦地塞進胃裡,丟給脾來運化。

脾是十分柔弱的,那麼,總有一天,脾胃會被傷害得遍體鱗傷,不堪重負,出現虛損的症狀。不僅如此,長期還會影響其他臟腑的功能,導致疾病的發生。

2、“壞”情緒

有人會覺得很疑惑,飲食不當傷脾胃,這不難理解,與情緒有何關係呢?

首先,我們先來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形容一個人性格好,會說他“脾氣好”,而不是說“肝氣好”、“肺氣好”呢?

這是因為從中醫理論來講,脾的氣機是最溫和,最柔和的,也可以說沒有什麼個性。

脾的角色就像一個和事佬一樣,沒有稜角,八面玲瓏,調和著五臟六腑的矛盾。

因此,性格好,才會用“脾氣好”來形容。

正因如此,一旦身體的氣機發生變化,最溫和的脾便會首先受到影響。

最直接的就是肝了,從五行生剋關係來看,肝克脾。

當你不開心,不放鬆,變得壓抑,憤怒,憂慮之後,整個氣機便開始凝滯,執行遲緩,甚至鬱結在某個關鍵節點。

脾氣也不再柔和,跟著肝氣的變化或急躁,或凝滯。

脾胃虛弱會怎樣?

1、導致肥胖

首先,脾虛導致運化能力下降,代謝困難,食物的能力過多地積存在體內出現肥胖。肥胖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脂肪肝,增加心臟負擔,人會因為肥胖引起的疾病早早衰亡。

其次,脾虛導致肌肉鬆軟不再緊緻,肺部就會出現“游泳圈”,突然發現自己肚子越來越多肉也是脾虛的一種表現。

2、成為“黃臉婆”

脾胃虛弱不僅僅會導致肥胖,也會讓很多人“手無縛雞之力”,這些人往往因為脾虛導致食物無法運化,出現體弱乏力,精神不振,血虛,面色蠟黃或蒼白。而這一類人不能負重,抵抗力差。

3、怕冷又怕熱

中醫中的虛分為陽虛和陰虛,陽虛則怕冷,陰虛則怕熱。脾虛會導致氣陰雙虛,出現冬季即使是生病也還是手腳發熱,喜冷。而夏季很容易中暑,常年處於低血壓狀態,每天精神不足,渾渾噩噩。

4、拉肚子、月經量多

拉肚子是脾胃虛弱最典型的症狀,主要由於脾陽虛,造成食物無法運化,溼氣入侵,大便溏稀。

脾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不統血,導致血液不能正常地執行,出現慢性出血,月經量過多和其他的一些脾虛症狀。

調理脾胃虛弱的經典方

枳術湯

《金匱要略》裡有一個名方,叫枳術湯,金代中醫大家張元素,在枳術湯基礎上研發了脾胃病的代表方劑:“枳術丸”,主要是起“治痞、消食、強胃”的作用。

枳術丸:白朮二兩,枳實(麩炒)一兩

製作方法:將兩味藥研為細末,用荷葉包裹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50丸(大約6g)。

如果覺得用量比較大,也可以煮枳術荷葉飯來吃。

枳實9克、白朮15克、荷葉1張、米飯100克。

白朮,是一個溫燥的藥,它為脾所喜,能夠滿足脾在病理狀況下的需要,既能夠補氣健脾,改善脾氣虛的一些病理狀況,也能夠有效地消除脾虛而伴有的溼濁內停,溼邪內阻的情況,它是既能夠補虛,又能夠祛邪的一味藥。

提到枳實,我們就會想到朱丹溪說得“能衝牆倒壁,滑竅破痰之藥也”。可見其力量威猛,能夠消實痞,破堅積,除胸脅痰癖。最常用來治療心下痞,也就是脾胃運化功能失調,不能運化精微而導致痰溼停滯。

枳實消痞,可以作為開啟痰溼下行的開關,能夠消食痞破堅積,除胸腹痰癖。

荷葉雖平淡,但厲害的醫生用到了點子上,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你看荷花、荷葉生於淤泥之中,卻能長出乾淨的蓮花來,出淤泥而不染,它就有升清的作用,也就是“升發脾氣”。

當然,也可以簡單一點,把枳實和白朮的藥末直接拌在米飯裡煮,或是用煮熟的米飯再包上這些藥材,做成枳術荷葉飯來食,可健脾和胃,消食導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