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牢記伏天養生“五要五不要”,做好飲食養生、經絡保健存陽好過冬

由 戚國慶 釋出於 健康

農諺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明天入伏了!

農曆“三伏天”在小暑和大暑之間,是一年之中氣溫最高且最悶熱的日子,北京俗稱“桑拿天”,是初伏、中伏和未伏的總稱。

今年三伏天長達40天,其中:

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

三伏過好,一年健康!三伏是身體養生黃金期,把握和諧自然、起居有常、勞逸結合的總原則,注意做到“五要”和“五不要”。

入伏養生“五要”

一要堅持午睡午休,養心護心

二要堅持適量運動,出汗排毒

三要堅持及時補水,預防中暑

四要注意避免貪涼,溫度適度

五要每晚熱水泡腳,祛溼除邪

入伏養生“五不要”

晨練不要早

腸胃不要涼

眼睛不要曬

喝水不要快

頸椎不要吹

如何做好入伏飲食養生

民以食為天,飯量決定了你的壽命,所謂“六成飽,長壽命;七成飽,預防病;八成飽,慢性病;九成飽,富貴病;十成飽,要人命”。入伏天,不僅要吃好飯,還要吃三肉、吃三瓜、喝三湯、用三葉。

吃三肉

吃羊肉,逼走體內寒氣

吃雞肉,補充恢復體力

吃豬蹄,提高免疫力

吃三瓜

吃苦瓜,清熱解暑、健脾開胃

吃絲瓜,消暑瀉火、涼血解毒

吃冬瓜,清熱除煩、利尿消腫

喝三湯

喝海帶綠豆湯,去熱消暑

喝蓮子銀耳湯,解渴生津

喝白扁豆薏米湯,健脾養胃

用三葉

薄荷葉,清涼解暑

藿香葉,預防中暑

泡荷葉,增強食慾

如何進行入伏經絡保健

進行穴位貼敷。

穴位貼敷是古人以中醫經絡學為依據,先把藥材研成細末之後,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油、藥液等輔材調成糊狀,或是用油脂、棗泥製成膏貼、丸劑,再直接貼敷於穴位,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三伏貼,是治未病領域最常用的穴位貼敷方法,有地方稱為“冬病夏治”穴位貼敷。適用於在冬春之際容易反覆發作或遇寒冷刺激加重的慢性、頑固性肺系疾病,廣泛適用於慢性咳嗽、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鼻竇炎、慢性咽喉炎,小兒體虛易感冒者,反覆呼吸道感染者,骨關節炎等病症的外治療法。

進行保健灸。

在身體特定穴位上施灸,以達到和氣血、調經絡、養臟腑、益壽延年的目的,一般來說,針刺保健的常用穴位,都可以用於保健灸法。比如,常灸足三里,可健脾益胃,促進消化,改善免疫功能,中老年人常灸足三里可以防老強身。

大家好,我是@星光橙澄在訓練本人透過自我訓練,成功改善了腰椎間盤突出,解除了長達6年的不爽,願意分享康復經歷、交流鍛鍊心得、探討健康生活話題,以便患友少走彎路,請關注評論轉發。

我的心得是:疼痛先消炎,養傷做康復,穩定再鍛鍊,貪多搶進度,逆轉反加重,平和戒心躁,康復定可期。

敬請長期關注。

往期連結:

被黑了幾十年,你應該重新認識豬油了,帶你解封健康豬油https://www.toutiao.com/i6844163460750639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