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閨蜜跟我抱怨,說她家娃只要遇到不太熟悉的事,就會拒絕“我不要試,我不行!”。每次遇到這種情況,閨蜜會立馬鼓勵兒子,“不試怎麼知道自己不行?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寶貝再試一次。”可是孩子根本不聽,直接甩一句“你說什麼都沒用!我就是不試!”
我們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類似棘手的難題。都說小孩子天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為什麼自家的孩子,總是不敢輕易嘗試?甚至還沒做,就先說自己不行直接放棄。如果孩子做事一直這樣,無疑對未來的發展不利。孩子會因為害怕不敢嘗試,越不嘗試就越容易不自信,逐漸陷入到自我懷疑的陷阱之中,最終形成惡性迴圈。
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地說說,究竟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不敢勇敢嘗試?作為家長,我們又該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呢?
01、孩子為什麼總是膽小不敢嘗試?背後蘊藏的心理原因分析
1、直升機父母的過度保護,孩子易產生依賴心理
“直升機父母”主要指的是父母就像一架直升機一樣,一天24小時盤旋在孩子的頭上,嚴格的管控孩子的各種行為。
比如當孩子想要自己端起碗喝湯時,家長會立馬阻止孩子“你會撒了弄溼衣服,快放那,我餵你”。當孩子想要嘗試自己自主學習時,父母會為孩子安排各式各樣“對他好”的補習,甚至課外書都要管。直升機父母,有的是在生活上過度操心,有的在學習上過度干預。
孩子本身對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當他們想要嘗試做一件事情時,如果父母總是說:“不行,你這樣有危險;你自己做不了,還是媽媽來幫你”。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真的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獨立解決問題,下意識的想去依賴父母的幫助。當他們再次遇到困難時,內心會充滿恐懼,更容易畏縮不前。
大人長期的包辦,就相當於把孩子“勇敢嘗試”的翅膀剪斷了,在他們的心裡種下了畏懼的種子,這時再想要讓孩子不懼困難勇敢起飛。那怎麼可能呢?
2、父母對“最近發展區”存在認知盲區,孩子的自信心受挫
最近發展區指兒童現有的水平與經過他人幫助可以達到的較高水平之間的差距。對於孩子而言,最近發展區就是他稍加努力,踮起腳尖就可以完成的目標。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期望子女成才的美好願景,但是如果家長沒有對孩子的最近發展區水平做出準確的判斷,而是操之過急,對孩子的期待和壓力超過孩子本來的能力,孩子會因為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感到無力和氣餒。
比如讓一個初中一年級的男孩去學習灌籃,他很可能接受。雖然初學籃球有難度,但這時孩子的正常身高已有1.7米左右,手臂長度加上正常的彈跳助力,他非常有希望完成灌籃的動作。但是讓一個小學四年級的男孩去學灌籃,正常身高可能不到1.6米,如果沒有特別的彈跳天賦,那即使經過再多的練習,最終可能還是無法投中,因此感到挫敗。
家長對於最近發展區的判斷經常出錯,給孩子設定的目標總是“超綱”,孩子會認為無論自己怎樣努力也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產生退縮性行為,不願意也不敢再去嘗試。他們怕失敗,怕自己再遭受打擊,既然努力了結果也不會改變,還不如一開始就不做。
3、家長“貼標籤”的負面評價,孩子自我價值感降低
“皮格馬裡翁效應”認為,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保持一致。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父母總是喜歡用一些負面的詞語給孩子定性,那孩子就會不斷往這個標籤靠攏。比如有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做錯題目,便在孩子的耳邊不停地說:“你這個孩子太笨了,這麼簡單的題都能做錯。”很多孩子,聽得多了就會慢慢認為自己是真的笨,再遇到一些複雜的題目時,首先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他們暗示自己十分蠢笨,一定不會做這道題,自然不會主動去思考問題了。
顯然,父母的貼標籤的消極性評價,會讓孩子的自我價值感降低,自信心越來越小,他們甚至會把一時遇到的困難,歸結於自己的能力有問題,最終遇到困難本能的就會想放棄。
4、“焦點效應”引發孩子過於在乎外界評價,不敢大膽嘗試
“焦點效應”是指人們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 也就是說,孩子會習慣性地以自我為中心,出現了一點點失誤,自己會無限放大,總覺得別人的焦點都放在了自己的身上,害怕別人的嘲笑,從而變得緊張又羞愧。
朋友的女兒丹丹性格活潑外向,最近卻變得沉默寡言。原來是丹丹上課提問時,有個同學喊到“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真是笨蛋”後來丹丹即使不明白,也不再舉手發言了。丹丹開始變得畏手畏腳,不敢大聲說話,甚至不敢主動嘗試,被別人笑話。
丹丹的這種表現,在孩子中非常普遍。孩子的自尊心相比成人更脆弱,如果曾因失誤被別人取笑,更容易焦慮。陷入“焦點效應”中的孩子,會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再做類似的事情,只要不做,就不會犯錯,也就沒有痛苦。時間久了,孩子會變得越來越消極,不敢做出新的嘗試。
02、利用“馬太效應”,3招培養出敢於嘗試的孩子
“馬太效應”來源於《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在育兒中,我們可以理解為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害怕失敗的孩子,會從一開始拒絕嘗試一件事,到慢慢的拒絕所有的事情。即使迫於壓力去嘗試,害怕失敗的心理也會影響最終的結果。就像端著滿滿的一杯水走路,越害怕潑灑,水就越容易撒出來。同樣地,一個害怕失敗的孩子在做事情時,十分的把握可能只能出五分的成績。
相反,如果孩子出現畏難情緒,父母能夠幫助孩子及時化解,那麼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大增,他們敢於邁出第一步,並且從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積累成功的經驗,從而形成正向反饋,這樣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畏難並不單單屬於孩子自身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家長的影響。這種情緒會在年幼時,就抹殺孩子獲取進步和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家長一定要了解馬太效應,主動幫助孩子擺脫恐懼的“陰霾”。那麼,如何利用“馬太效應”對症下藥,我們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1、利用“刺蝟法則”,培養孩子的抗挫力
刺蝟法則,顧名思義刺蝟身上帶著刺,他們要彼此相互取暖,但是靠的很近會傷害到對方,所以他們就分開一些距離。既能取暖,又能不傷害對方。因此,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給與其合理的成長空間,既不能越俎代庖,又能不管不問。
抗挫力是孩子面對逆境時的處理能力,如一套個人的心理自我免疫系統,不僅保護自己免受困難與挫折的侵蝕,還能提高生命的動力,以勇氣與智慧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它是獨立人格形成的重要步驟,每個父母也都希望孩子能夠具有抗挫力,面對苦難能夠像不倒翁一樣,倒了再立起來。
借用刺蝟定律,意在提醒家長把握好代勞與幫助的邊界,方能提高孩子的抗挫力。具體來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應該做好這兩種角色:
①做耐心的旁觀者
孩子抗挫力形成的前提,是他曾經靠自己的努力獲得過成功。只有體會過“成功”這種令人激動、心潮澎湃的感覺,才會有繼續挑戰的衝勁。如果孩子從來沒有體驗過或極少體驗成功,他自然不會產生渴望,也就不願意面對困難。
有一次帶著孩子出去玩,女兒鞋帶開了,就自己蹲下來要系。她剛4歲,繫鞋帶對他來說還是挺困難的任務,孩子的奶奶就想去幫忙,但是我急忙拉住了她。後來女兒用了20分鐘的時間,小臉都憋紅了,才把鞋帶歪歪扭扭的繫好,雖然鼓成了一團看起來很搞笑,但是女兒高興極了,大聲的向我們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
抗挫力形成不易,破壞可不難。所以孩子在體驗抗挫時,父母一定要全力配合,拿出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讓他們沉浸在戰勝挫折的體驗中,多次抗挫成功後,孩子自然會變得越來越自信勇敢。
②做給力的輕推者
培養抗挫力的另一個誤區,就是刻意給孩子製造挫折,並專門讓孩子體驗挫敗感,從而達到激勵孩子的效果。我在女兒小時候,就犯過類似錯誤。
那時我固執地認為,孩子從小就要鍛鍊其獨立性,有困難一定要讓他自己想辦法克服。從娃一歲時,摔倒了就要她自己要爬起來,遇到水坑自己想辦法跳過去。結果卻事與願違,女兒不僅沒有變堅強,反而做任何事情都有點放不開手腳,只撿容易的事情做,難度係數稍微大點就各種推脫。作為家長,要學會做輕推者,可以這樣入手:
a首先學會與孩子共情:沒有共情,我們很容易對孩子的恐懼不以為然,比如“不用擔心,沒什麼好怕的!”,這種話會像一把不信任的刀紮在孩子身上。我們要準確的描述出孩子此刻的狀態,比如““你是不是有點害怕,要不抓著我的手試一試?””透過共情持續為孩子建立“安全感”。
b真誠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你的害怕是1級還是10級?害怕的原因是什麼?說著說著,孩子就會漸漸放鬆下來,跨過心理障礙,真正成長進步。如果勸解在15秒內沒起作用,說明孩子從警報到理性評估的通道還沒開啟,咱們就需要繼續幫孩子放鬆,直到冷靜下來,自己解除警報。
c讓孩子學會求助:孩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畢竟有限,在個人力所不能及的時候,要教會孩子主動求助他人,而不是被動等待。
讓孩子自主嘗試,不代表父母可以偷懶或者坐視不理。作為父母我們要對孩子保持關注,當孩子遇到困難和阻礙時,給與適當的幫助和鼓勵,從外部助推孩子順利完成任務,從而獲得自信。
因此,父母要透過刺蝟定律,分清代勞和幫助的界限。孩子自己能克服的小困難,我們放手鼓勵孩子自己去面對;超出孩子承受範圍之內的困難,允許他尋求外援,藉助外力解決,這樣才能培養出孩子的抗挫力。
2、利用“成長型思維”,應對孩子畏難情緒
固定型思維,認為人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須證明自己的聰明和天賦。擁有這種思維的孩子往往害怕失敗,失敗就表明自己能力不足,他們更願意選擇做簡單輕鬆的事情。
成長型思維,則認為人的能力是可以改變的,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努力不斷地進步。擁有這種思維的孩子更關心自己的成長,更願意接受困難的任務和挑戰。
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面對困難兩種不同的表現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到底是選擇“太難了,我就是做不到”,還是“我可以再試試”,正是取決於孩子的思維模式,最終決定了孩子是否有可能成功。那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性思維呢?
①拆模組降難度,讓孩子從小事做起,逐漸積累自信心
一口吃不了大胖子,要知道一個過於困難的任務不僅不會激勵孩子的鬥志,反而讓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大機率無法做到,從一開始就拒絕嘗試。最好的方式是從小事做起,才能讓他們有勇氣、有力量地往前走,逐漸進步。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在一篇隨筆中,提到了一個詞叫“小編”。小編的意思是指一件小而幸福的事情。比如學英語,不要一上來就說要考到年級第一,可以先讓孩子從背十個單詞開始;每天練習鋼琴半小時很枯燥,可以分為每次練一首曲子。完成小目標後,父母還可以給孩子一點小獎勵。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說過:“一次小小的成功,如果能讓個體相信自己具備了成功所需要的條件,往往能使他們超越現在的行為表現,達到更高的成績,甚至會在新的活動中取得成功。”透過把複雜的問題拆分成幾個小任務,讓孩子模組化的完成,透過一件件小事嚐到成功的喜悅,逐步樹立孩子的信心。
②運用二級反饋,及時給與孩子鼓勵,保持孩子前進的動力
家長在育兒過程中,如果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用負面的詞彙去評價孩子,無疑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俗話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父母應該多鼓勵孩子,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他們也會學著相信自己,進而期許更好的自己。
但很多家長也會有疑惑,明明經常誇孩子,為什麼孩子看上去還是很被動?這裡就需要父母學習正確的反饋方法。樊登在《可複製的領導力》一書中提出正面反饋可分為三種,我們結合孩子的教育來看:
a零級反饋,就是沒有任何反饋。很多父母都擔心表揚孩子會讓他們容易驕傲翹尾巴,當孩子有好的表現時,他們哪怕心裡開心嘴上也不說。但是這時候孩子的內心會感覺被忽視,會覺得既然父母看不到,那做與不做都一樣。缺乏正面的肯定和強化,孩子延續的動力自然少了很多。
b一級反饋,對好的行為簡單的給與讚揚。這種誇獎是家長最常用的,但給予孩子一些“你真棒、你好聰明”這種寬泛的表揚,會讓孩子進入固定型思維,他們會更傾向於去做更安全的“心理舒適區”的事情,不願意去做稍微困難和複雜的事情。
c二級反饋,不表揚結果,而是表揚過程和動機。重點不在於孩子的天賦如何,更加看重孩子在過程中的堅持、勇氣、責任等品格。比如“孩子你今天讓媽媽刮目相看,今天的數學題雖然很難,但是你透過看輔導書,上網查資料,保證了非常高的準確率,看到你的進步,我非常開心”。二級反饋不僅可以讓孩子行為本身得到正向反饋與強化,而且還可以讓孩子明確自身行為所帶來的意義和價值感,讓孩子繼續這種正確行為的內在驅動力。
卡爾·威特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就極力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認為父母一定要親自教育孩子,並且不斷的鼓勵孩子,更能讓他們養成好的習慣。因此,要將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並非透過打擊教育,而是用二級反饋的方法去鼓勵孩子,才能增加孩子的自信,敢於走出舒適區。
3、利用“grow模型”,幫助孩子突破自我設限
GROW模型是由約翰.惠特默爵士在其書《高績效教練》中提出,透過從目標、現狀選擇、意願四個維度進行提問,幫助對方進行思考,找到答案。
作為父母, 我們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對於孩子遇到的困難,都能面面俱到,給與全面正確的答案。我們的責任更在於幫助孩子激發內心成長的熱情,讓孩子有意願透過努力獲得改變和成長。而GROW模型,恰能透過提問,幫助孩子找到了自我的狀態,並且主動去承擔成長的責任。現在以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學習的畏難情緒為例,具體應用一下:
①G設定目標。
目標包括夢想目標和過程目標。夢想目標,即孩子的終極目標,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也是孩子的根本動力。而過程目標也可以看做短期目標,是實現長期目標的必經路線。就像超級瑪麗中里奧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救出公主,但中間必須有一關又一關的挑戰,才能不斷激發里奧的鬥志,直至成功。
比如孩子的夢想是成為大科學家或者網紅,家長都不要著急去評判,而是一步步去引導,把夢想落地。你可以告訴孩子事實,網紅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必須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才能長久的吸引粉絲的注意力。
進一步去提問,是不是需要系統學一些包裝學或者營銷知識?那如果你想要去讀相關的專業,你的成績需要達到多少分?現階段一年或者半年內,你需要提高多少分?長期的目標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意義,短期的目標幫助孩子向夢想目標慢慢靠近。
②R確定現狀
想要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還需要對自己的現狀進行充分的瞭解。比如孩子的目標是在兩個月內把總成績再提高30分,那麼他需要評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學科,如何分配時間和精力,才能將成績提高的可能性最大化?只有充分了解了學習的現狀,才有可能實現或者接近自己的目標。
③O你有什麼選擇?
當定好目標,瞭解現狀之後,第三個問題你有什麼選擇?在兩個月內要提高50分,怎麼去達到?儘可能多的讓他做出多種可供選擇的方案,而不是家長替他做決定,到底是透過多背誦記憶,還是多做題練習,是在學校上自習還是需要課外輔導等等。透過提問,才能讓孩子真正釐清自己的現狀,最終選擇的方法和路徑也是對自己最適合的。
④W你將會做什麼?什麼時候做?我怎麼才能知道你做了?
把問題拋給孩子,提問的目的,是讓孩子自願為自己的行為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比如說,孩子週一有一場考試,你希望他週末認真的複習功課。那麼可以這樣提問,週一要考試了,你打算怎樣複習功課呢?打算什麼時候開始複習?我怎樣才能知道你複習的效果?
父母不要總是試圖叮囑孩子:“要考試了,週末在家認真複習,這次要考好一點”,這樣說的結果不僅沒用,還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家長要學會丟擲這幾個問題,讓孩子自己去思考,怎麼才能讓功課複習的效果更好,在什麼時候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充分發揮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小孩子也是如此。GROW模型可以激發他人內心行動的熱情,和對夢想的慾望。父母陪伴孩子的成長,要做一位有智慧的陪伴者,透過科學有力的提問,指導孩子觀察出內心的畏懼與渴望,從而能夠突破自我設限。
03、寫在最後
本篇文章從父母及孩子的角度分別探討了孩子膽小不敢嘗試的成因及危害。假如我們的孩子遇到了類似的情況,作為父母也不應過度擔憂,我們仍然可以從馬太效應出發,運用刺蝟法則、成長型思維以及GROW模型,幫助孩子重獲自信,從容應對挑戰,從而走向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