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隨著月齡的增長,慢慢就會翻身、爬行和說話。這些過程媽媽陪伴的最多,所以很多媽媽都很期待寶寶第一聲叫媽媽的時刻。不過很多家長會發現,多數寶寶第一聲叫的竟然是平時不常在家的爸爸,這讓很多媽媽很鬱悶。其實,媽媽別多想,寶寶叫爸爸並不是因為不愛媽媽,這些原因很關鍵。
為什麼多數孩子先叫爸爸
1. 發音更容易
其實寶寶在剛開始說話的時候,對語言是沒有意識的,寶寶嘴裡突然冒出“爸爸”,純粹是因為字母b的發音比m更容易一些,他口腔肌肉不靈活,所以會選擇簡單的去說。不過隨著口腔肌肉越來越靈活,寶寶認知能力變強,他會掌握更多的詞彙。所以剛開始說話,寶寶說爸爸或者是媽媽,他並沒有意識,媽媽不要想多了。
2. 只是在模仿
寶寶在6個月之後,會透過眼睛觀察周圍的事物,模仿能力也會增強。當他開始學說話時,他會模仿平時家長的口腔震動,自己嘗試去發音。他本身掌握的詞彙量不夠,這個時候會選擇比較簡單的去說,所以就會聽道寶寶第一聲類似於爸爸的發音。
如何教寶寶學習說話
1. 不要過多使用疊字
很多家長認為疊字詞語比較容易,比如:媽媽、奶奶等等,通常在娃說話的時候就會教他疊字詞語。其實這樣的詞語寶寶口腔震動比較少,不利於他之後更好的說話。媽媽可以教娃學習說蘋果、香蕉等等這些詞,能夠更好的鍛鍊他口腔的肌肉,增加他的詞彙量,這樣很有利於寶寶大腦的發育。他在以後學習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也會更出色一些。
2. 透過看書、遊戲增加記憶
寶寶的天性就是玩,所以讓他在遊戲中學習知識,也是很好的早教方式。家長可以透過積木或者是益智遊戲的方式,告訴寶寶一些常見的詞彙,比如:形狀、顏色等等都可以在遊戲中描述給寶寶,增加他的記憶。此外,現在有很多的早教書籍裡邊有很豐富的知識都是用圖片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家長在平時也可以陪寶寶多看看書,不僅能增加他的詞彙量,還能激發娃的學習興趣。
其實,不管寶寶是先叫爸爸還是媽媽,他的心裡是沒有意識的,這並不能代表誰和娃的感情更深。家長在娃想要說話的時候,要抓好這個時期,鍛鍊寶寶的語言能力,教他認識更多的詞彙,寶寶才會說的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