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喜歡啃拳頭或吃手指,如果兩歲前還不戒掉,可能會有一個隱患
寶寶喜歡吃手或者啃手指,其實也暗示了他的發育情況。
執筆:喬蘇
前幾天,幸孕姐聽到小區內一位寶媽抱怨:自家孩子要不就是啃拳頭,要不就是吃手指,怎麼阻攔都沒用,這可如何是好?
相信這個問題可能也令不少父母頭疼,育兒專家解釋:其實幼兒出現啃拳頭、吃手指等一系列行為是非常正常的,父母沒必要阻止,可若超過2歲還沒戒掉,可能就存在一個隱患。
本文配圖均源網路,圖文均無關
民間傳言:吃手的寶寶比較聽話省事。這究竟是真是假?
這當然沒有科學依據,因為這些行為並非偶發現象,幾乎是所有孩子必經階段,是完全正常的生理現象,與是否聽話、是否聰明其實沒有必然的聯絡。
不過,透過幼兒這一系列的行為,我們多多少少還是可以從中窺見其發育狀況,具體如下:
1、是孩子感知世界的方式
寶寶一開始認識世界就是從嘴開始的。
剛出生幾個月的寶寶,大腦發育還不成熟,對世界的認知還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分不清手是外在的東西還是自身的器官,只感覺到離自己很近,為了更好地探索,他們可能就會忍不住地去啃一啃、吃一吃、咬一咬……
醫學上將這段時期稱為口欲期,也即口是嬰幼兒生活的中心和興趣源泉。
2、是寶寶開始萌牙期的徵兆
受個人體質因素影響,不同的孩子,萌牙期略有不同,有些比較早的,可能4個月左右就開始長牙,而有的卻需要等到1歲之後。
而當幼兒開始長牙時,往往會透露幾個訊號,例如流口水、低燒、情緒低落、食慾減退等。除此之外,他們還可能會因為牙床癢、不舒服,而經常忍不住去啃手指或者咬東西。
3、安撫自己情緒的方式
一般情況下,寶寶到了兩歲後,已經對世界有了基本的感知,啃手的頻率會慢慢地減少,但如果他們已經出牙,還是經常啃手,那可能是他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媽媽要思考你們是否對孩子的關心少了或者與他缺乏溝通,使其用這種方式來安撫自己不安的情緒,填補內心的空缺。
一般來說,幼兒3~4個月左右喜歡吮吸手指;8個月~1歲左右啃拳頭、吃手指的次數會變得愈發頻繁;而2歲之後情況會得到好轉,甚至幾乎不再出現。
若持續下去,可能會發生什麼隱患呢?
影響牙齒的發育,甚至威脅未來的顏值。
孩子2~3歲的時候,乳牙已經基本萌出,而且下頜關節也慢慢發育完善,若在這個關鍵時期,孩子經常有咬嘴唇、啃拳頭、吃手指等不良的習慣,可能就會導致其上頜突出,下頜後縮,影響牙齒髮育不說,還可能導致其面容發育受影響,威脅未來的顏值,使其出現自卑、內向等負面情緒。
除此之外,它還可能造成下面這些危害:
1、導致孩子手指變形
寶寶手指一直浸泡在口水中,牙齒壓迫,時間久了手指可能出現蛻皮、感染、變形等惡劣的情況。
2、感染細菌
兩歲的寶寶就已經比較調皮了,經常亂摸亂跑,手上多多少少都會沾染上細菌,這時寶寶若再將手指含進嘴巴,就容易引起腹瀉、腹痛等不適。
2歲前:
這段時期的寶寶吃手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媽媽對這種行為不必過多地干預,只需要將寶寶的整個小手洗乾淨,讓他享受這個過程即可。
如果寶寶是在長牙期啃手,那麼給寶寶提供磨牙棒是非常好的選擇,平時也可以多陪伴他,給他一點安全感。
2歲後:
這時寶寶如果還經常磨牙就有些不健康了,應該選擇適當的方法糾正,但是媽媽要注意,千萬不能強制性地阻止,那隻會加重其內心的不安情緒。
更加不能使用極端的手段,例如在孩子手指上抹清涼油、辣椒麵或者給其手指纏繃帶等,這樣容易傷到孩子,甚至反而不利於他們改掉這個壞毛病。
正確的做法是,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讓他可以放鬆自己的情緒,同時多組織孩子進行一些有趣的活動,引導他多做手部運動,幫助轉移其注意力,也許效果會好很多。
【幸孕說】寶寶喜歡啃拳頭,喜歡吃手指,說明其大腦正在發育,但是2歲後還不改掉這個習慣,對他的牙齒髮育和身體健康都有著非常不良的影響,如果你家寶寶也存在這種行為,要趕緊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