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蒼二術性味均具有苦溫特性,歸脾胃二經,故二者具有燥溼健脾的功效,然而二者在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中其實並沒有區分,直至南北朝時期,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中提出:“術乃有兩種,白朮葉大有毛而作椏,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朮葉細而無椏,根小苦而膏,可作煎用。”因此人們才逐漸認識到術有白、蒼之分,功用亦不同。
一補一散:
白朮是甘苦溫的,“甘”偏於補,健脾力強,善於補脾益氣;而蒼朮辛苦溫,“辛”偏於散,燥溼力強,善於平胃燥溼。就如同《玉揪藥解》中所言:“白朮守而不走,蒼朮走而不守,故白朮善補,蒼朮善行,其消谷納食,止嘔住瀉亦同白朮,而洩水開鬱,蒼朮獨長。”若患者是以脾虛為主,導致運化功能失常,水溼壅盛時,選用白朮;若患者是體內水溼更勝,阻滯脾胃,運化功能受阻時,選取蒼朮;若患者脾亦虛,溼亦勝時,選擇兩味藥相須為用,一散一補,使中焦得健,脾胃納運如常。
取長補短:
除了燥溼健脾的功效,二者也有其不同的功用,為大家簡要介紹一下。白朮可止汗、安胎,用於治療表虛自汗、胎動不安。白朮益氣固表止汗,此汗出乃因衛氣不足而致,衛氣出於中焦,中焦脾虛,衛氣不足,無以固護肌表,發為汗出,非是補肺氣而止汗。常與黃芪、浮小麥、防風等配伍,如玉屏風散。白朮所治胎動不安為脾氣虧虛,氣血生化乏源,胎失所養引起的,常於人參、杜仲、續斷等藥配伍,如八珍湯。
蒼朮苦溫性燥,辛香主散,既可內化脾胃之溼而健運中焦,亦能外散風寒溼邪而透表發汗,為燥溼健脾,祛風除溼之要藥。凡溼濁困脾,脾失健運的脘痞嘔惡,腹痛瀉洩,溼痰留飲,水腫脹滿等症,及外感寒溼,頭痛身重,肢節痠痛,寒熱無汗,風溼痺痛均可用之 。故溼邪為病,不論上下表裡,蒼朮皆可隨證配用。其還能明目,治療夜盲症,眼目昏澀等,常與豬肝、羊肝同煮,作為食療方。
要點回顧:
白朮
生白朮偏於燥溼利水。麩炒白朮可緩和燥性,增強健脾和胃之力。土炒白朮培土力厚,溫腎健脾、除溼止瀉之功顯著。焦白朮減輕燥性,助消化開胃、健脾止瀉力強。
蒼朮
生蒼朮偏於走表散寒除溼。炒蒼朮偏於走中焦脾胃理氣化溼。焦蒼朮健脾止瀉、除溼止帶之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