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家長都遇到過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你是會苦口婆心講道理,好言相勸,還是會急火攻心,對孩子威逼利誘,嚐盡各種招式?最近,有一位泰國媽媽,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她的做法不但輕鬆解決了這個難題,還引來數萬網友為她點贊。讓我們看看,她又是怎麼處理的?
在 Facebook 上,這位媽媽表示兒子當天突然表現反常,吵著鬧著不願去上學,無奈之下她只能幫孩子請假。想到待在家裡玩也不是辦法,她決定帶兒子去撿瓶子賺錢,體驗生活。
為了撿更多瓶子,兩人一起走了3公里路,兒子滿頭大汗不停喊累,但媽媽告訴他:“撿瓶子可以賣錢,如果不想上學就必須賺錢。”
最後,兩人好不容易撿滿了一整袋瓶子,賣了2泰銖(約等於人民幣4毛錢),孩子已經從中體會到掙錢的辛苦。
撿完一整條路的空瓶,兒子想坐公交車回家,媽媽問他:“做公交車要10泰銖,你有多少錢?”
兒子看了看手裡只有2泰銖,表示只能走回家了,但撿瓶子好累好熱,想吃個冰激凌,媽媽又問他:“冰淇淋要5泰銖,你有多少錢?”
這時,兒子忽然發現,相比掙錢,上學是那麼幸福的一件事情,他不斷喊道:“好累好熱,我想回家,我要上學!”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這則新聞在網上引起了廣泛關注,無數網友轉發,泰國第一大報社《Thairath》還專門進行了報道,數萬名網友給這位媽媽點贊。網友評價,這種智慧的做法比單純講道理、說教或者批評教育強多了。
不少家長,包括很多老師,面對孩子的問題時,經常脫離不了這樣的套路:先講道理,講道理不行就批評,再不行就透過發脾氣來征服,又或者在孩子的感情上做文章,比如告訴孩子,“我這麼辛苦,你卻還不懂事”……以此來感化孩子。
法國思想家盧梭說: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是三種最沒用的教育方法。這句對家長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這3種辦法又恰恰是很多家長運用最純熟的。當孩子有不妥的行為時,家長不妨從以下這幾個方面來改變:
冷靜下來,控制情緒
面對孩子犯錯、無理取鬧時,家長首先應該冷靜,重點應放在讓孩子明白自己哪裡不對,應該怎麼做。情緒的發洩只能滿足自己一時之快,對於解決根本問題沒有積極的作用。有時反而會讓孩子混淆重點,只關注到大人的情緒而非自己的行為。所以父母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用平和而堅定的語氣來和孩子溝通,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才有可能聽清楚要溝通的問題。
和孩子的情緒對接
家長需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穩定的容器,能夠去容納孩子情緒的湧動。在家長的接納中,孩子明白自己是安全的,而不需要擔心自己被否定或拒絕,孩子和家長的情緒就可以對接起來。在這樣的傳遞中,孩子得以充分體驗自己的心情,並確認自己被理解,不良情緒也就會慢慢地消失。當我們能夠做到不帶評判的傾聽,去進入孩子的世界,和孩子同頻之後,很多家長會發現,原先家長和孩子一直糾纏的問題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孩子每一種行為背後都有其深層的動機,並能反映出他內心的需求,這是我們要去努力理解的。孩子某些行為可能出發點是好的,或者在他們的世界是合理的,可是大人往往只會用成人的觀念來看待孩子的行為,曲解孩子的意圖。所以父母在看到孩子出現某種行為時,給孩子解釋的機會,更要學會去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和需求,這樣才能正確分析孩子的行為,進而採取最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
給孩子體驗的機會
曾看到過一則新聞,廣州張中良夫婦收養了10個孤兒,孩子做錯事,張中良和妻子不會責罵他們,也不講大道理,而是讓孩子透過體驗來完成對一個道理的認知。比如,有一次,張中良讓家中的小女兒慕恩帶著眼盲的姐姐春美出去玩,不知為何慕恩將春美一個人丟在外面,獨自回來了。張中良知道後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小慕恩做了一個體驗:用毛巾矇住慕恩的眼睛,讓她自己在外面走一段路。從此以後,慕恩變得特別懂事,對春美的照顧也更多。
教育不是簡單的“告知”和“被告知”的過程,想讓孩子認同你的觀點,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透過行動擁有自己的體驗,在自己的體驗中反思自己的思想,修正自己的行為。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付出足夠的耐心和愛心,父母也要不斷地學習和修煉自己,給予孩子最適合的引導,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為您的科學育兒帶去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