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不聽話嘶吼也沒用,不妨試試“低聲教育”,讓孩子變乖巧

由 尉遲長喜 釋出於 健康

曾經有人做過調查,發現父母最不喜歡孩子的行為就是頂嘴不聽話。正是因為討厭孩子的這種行為,萬一孩子出現了這種情況,很容易就會激起父母的憤怒,導致對孩子習慣性的嘶吼,把負面的情緒都傾瀉在了孩子的身上。

小寧的母親和他說好了這個週末不外出的,讓他自己留在家裡,好好的把這幾天學到的內容進行復習,下週就要考試了。當時小寧滿口答應著自己不會外出,不找朋友玩。結果週日的時候,趁著母親外出了一會,他就一溜煙的跑出去找朋友玩去了。

等到母親回來的時候,發現孩子竟然不在家,跑出去玩了,當時就非常的生氣。立馬就出去找孩子,看到孩子在小區的公園和別的小孩在玩,她當時就非常生氣,立馬跑過去抓住孩子,就是一頓罵。

原本以為批評完了孩子,孩子應該就長點記性了,可是沒過多久,孩子又忘記了當初的痛,偷偷又跑出去玩。

1、不懂父母的指令

有時候父母的指令,在自己看來是很簡單易懂的,可是孩子未必能夠體會其中的意思。比如有的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用反問的語氣說:“你這麼愛出去玩,那好,媽媽允許你出去玩,你去吧。”

在大人的眼裡,這句話就是在質問孩子,你還敢出去玩嗎?可是在孩子的眼裡,他可能會覺得這是父母默許了他出去玩的意思。於是孩子他就更加頻繁的跑出去玩了。

2、到了叛逆期

叛逆期的孩子本身就會有反抗的基因在體內,他就是想要透過反抗,從而確定自己是獨立存在的一個個體,而不是父母手中的傀儡與工具。

其實面對孩子不聽話的行為,父母的吼叫不起作用的原因,是因為他沒有得到父母給的指令,更多的是感受到了父母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自然就不願意多聽父母說話。

與其對著孩子大吼大叫,父母可以嘗試著用“低聲教育”。低聲教育,就是指父母在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的情況下,溫柔的與孩子進行交談。

1、孩子不容易被負面情緒所影響

低聲教育的時候,父母的情緒是比較穩定的,那麼孩子就會更能夠聽得明白父母說的是什麼話,不容易因為父母的情緒而變得不聽話。有的時候,父母的情緒過大,是會導致孩子變得憤怒,內心難受,這種情況下想讓孩子聽話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2、孩子能夠接受父母的建議

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在交流,那麼孩子就更加願意聽父母說的話,他不會因為父母的情緒而變得特別的生氣,自然孩子也更加願意靜下心來聽取父母的建議,並且接受父母的建議。

1、平復自己的情緒,學會管理情緒

如果想要低聲教育,父母就應該明白到如果自己正在生著氣的話,是沒有辦法幫到孩子的,反而可能因為過度壓抑自己的情緒,導致更加恐怖的情緒大爆發。所以父母要先把負面的情緒尋找到合適的方法發洩出來,然後才是去管理孩子。

2、標註出孩子此時的感受

孩子不聽話,有時候他也未必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情緒是怎樣的,這種情況下,孩子是很難聽得進父母說的話,他會被情緒左右。父母可以嘗試著引導孩子,標註出他此時的一個感受。

比如孩子不聽話,是因為覺得父母不理解他,他受委屈了,父母把這種情緒標註出來,孩子內心瞬間就會覺得父母是能夠理解他的,於是孩子就願意把自己的內心想說的話說出來。

3、傾聽和幫助孩子尋求解決的辦法

最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去解決問題,比如孩子不聽話老是偷偷跑出去玩。那麼父母在和孩子交流完以後,可以詢問孩子他有沒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先問孩子為什麼要偷跑出去玩?是不是因為想玩,可是這樣做是不對的?那麼有什麼更好的解決辦法?

先讓孩子去思考解決的辦法,孩子如果沒想到好的辦法,那麼這時父母就可以給出一些方法給到孩子。光是對孩子吼叫是沒有作用的,更多的是需要引導。

育兒問題姜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姜媽育兒記,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