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經常有患者抱怨說:沒病也被醫生嚇出病了。
經常聽到這樣的議論:別聽醫生的,他們呀,就喜歡把問題說得很嚴重。有的甚至說:醫生就喜歡把毛病說得越重越好,病看好了就是醫生本事大,看不好就是病人造化差。
真的是這樣嗎?太多小毛病後來變成“奪命殺手”的故事,醫生見得太多了,說個最近的病例吧。
一位76歲的老年女性患者,10天前不知怎麼的出現了右眼紅腫。患者自己是個退休醫生,自我檢查一番後確認無大礙,便任其自然。哪知,兩三天後,這紅腫不僅沒有消退的跡象,反而愈加嚴重。患者不斷地流眼淚,還出現了難以忍受的疼痛,眼睛都睜不開了。
老人拿出了醫務人員心目中的抗皮膚感染“神器”——金黴素,抹了抹倒是稍微緩解了點,但依然無法阻止它的症狀迅速加重,很快,患者出現了畏寒高熱。
事情至此,老人方感不妙,跑去了附近醫院……
醫生看到的老人,體溫39攝氏度,右眼已經看不清了,而且已經明顯突出變形,查血常規白細胞有三萬多,有貧血(血紅蛋白64.4g/L)和營養不良(白蛋白25.7g/L);眼眶CT發現:右側眼部周圍有高密度影,右側眼瞼腫脹,右側眼球突出。考慮感染所致,予“哌拉西林鈉針”(青黴素類抗生素)靜滴2天。
治療後,老人體溫雖然稍有下降,但眼眶紅腫無明顯好轉。直到入院當天清晨,家人突然發現老人行動遲緩,呼之尚有反應,對答困難,高熱,寒戰,匆忙送到我院急診科。
入院檢查的情況很不理想,患者血壓很低,頸部有抵抗,種種跡象強烈提示眼睛的區域性感染已經擴散到大腦裡面,情況相當危險。但急診頭顱CT卻僅發現大腦鐮旁脂肪瘤和右側眼眶周圍軟組織稍腫脹外,並沒有更多的異常。考慮“右眼眶蜂窩織炎,神志不清待查:顱內感染?”收住入EICU(急診監護病房)。
入院後,經過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還有小腦多發腔隙性梗塞、肺部感染和胸腔積液。一週後又出現消化道出血,二週後又發現有肝膿腫、泌尿道感染、顱內膿腫。
(肝膿腫)
一個眼睛區域性炎症,由於沒有及時正確處理,結果感染擴散到顱內,出現了腦部化膿,細菌再透過血流播散到全身,出現了敗血症,造成全身多個部位的感染(肺炎,肝膿腫,泌尿道感染等等),患者不但昏迷不醒,又有休克和消化道出血等可怕的併發症,這些資訊綜合起來就是四個字:凶多吉少。
醫生反覆與患者女兒溝通,並多次發出病危通知。好在患者女兒能理解,始終積極配合。經過二個多月的日夜搶救,經過抗炎、呼吸機支援呼吸,抗休克、胸腔穿刺引流,肝膿腫引流和營養支援等治療,最後患者神奇般地好起來了,終於完全康復出院了。
為了便於患者出院後隨訪,與患者的女兒加了微信。在聊天中,她一再說起,我們不懂醫學知識,但做醫生的最喜歡嚇唬人,凡事總是往壞處說。這種抱怨在醫院的公共場所經常可以聽到,可以說是老百姓的普遍觀點了。究其原因是知識資訊的不對稱。
俗話說:不知者無畏。生活中我們自己也經常這樣,對一個不熟悉的事物往往會直接著手處理,而對熟悉的事物因為深知其中複雜難度,更容易有顧慮。
醫生和患者之間的知識資訊是不對稱的,醫生的專業水平和經驗決定了他能夠看到更多小問題背後的大隱患。而生命的唯一性不可重複性也決定了醫生有責任將可能發生的危險降低至最小,因此,對疾病的預判能力也是對一個醫生最大的考驗,一個醫師如果不知道或不會識別早期危險訊號,一定不是好醫師。
醫生必須依賴紮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才能更清楚全面地預估到患者可能面臨的各種危險,這些危險但凡有發生的機率,哪怕是極小的機率,對醫生來說都必須當作百分百會發生的危險,未雨綢繆,生命面前絕不能有萬一。然而作為患者恰恰相反,“我怎麼可能那麼倒黴”,患者是最不希望那萬分之一甚至幾萬分之一的機率發生在自己身上,對健康的渴望註定了他們發自內心地一切往好處想,往積極的方向想。於是,醫患之間出現了強烈的思維反差,因此,患者抱怨說:沒病也被醫生嚇出病了。醫生也很無辜。
“理解萬歲”,因此我們知道要做到理解有多難,它的價值等同於“萬歲”。但醫者仁心,我們還要盡力把更多的醫學常識向老百姓普及。只有彼此的知識資訊不對稱距離縮小,醫患之間的鴻溝才能越來越小。
再說一個案例——
“倒黴”的腹痛,“倒黴”的醫師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無法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阿甘正傳
急診醫生做久了,也有了這樣的滋味。醫學的世界真是“豐富多彩”,當簡單的疾病遇到了不同的人,再簡單的問題也可以變得錯綜複雜,甚至玄之又玄。
在急診常常遇到輸尿管結石的患者,聽起來很簡單的病,痛起來卻是很要命。某天,某個醫院急診就來了這樣一位患者,40多歲模樣。已經是老病號了,要不是手頭沒有藥,自己都能上手給自己治療了。
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後,醫生認為:病史清楚,患者曾多次因右下腹部劇烈疼痛到急診診療,B超每次檢查都發現輸尿管內有結石,且結石嵌頓的部位又是患者訴說的腹痛部位。症狀明確,突然起病,又是同樣的部位。以往每次按照輸尿管結石治療,雖然不能立竿見影,但最後加用止痛藥後都能好轉。既然一切都清楚,患者也催促著醫生趕緊用藥啊!按照老辦法治療後,疼痛緩解,患者高高興興回家去了。
哪裡曉得,就這樣走著出去的人,沒多久被家屬送來時候,已經停止了呼吸。面對生命的逝去,醫患雙方同樣痛苦。
好在這個醫療爭議經過醫患雙方反覆溝通與協商,家人最後同意做屍體解剖。屍體解剖的結果確定有輸尿管結石,但他同時還有主動脈夾層動脈瘤。醫生對後面這個診斷太熟悉了,這彷彿是一道死亡符咒,能有幾人可以僥倖逃脫?
這個病例的教訓在哪裡?還是一個關鍵:臨床思維。疾病有固定的診斷思維,腹痛患者一定要詢問有無發熱、起病方式、腹痛的性質和特點及部位四大要點。為了儘快得到及時診斷,一個醫師的思維方式非常重要,我個人想特別強調的是起病方式。對於突然出現的腹痛,一定要考慮血管性疾病或內臟破裂等疾病的可能;另外作為急診科醫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出現任何一種症狀,一定要排除出現這種症狀最致命的疾病是什麼,例腹痛一定要想到血管性疾病可能,特別是隔層動脈瘤。從這個角度來說,對於一個突然出現腹痛的患者是不是應該常規做血D-二聚體(血管性疾病,如心肌梗塞、腸血管栓塞或隔層動脈瘤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下次再次遇見同樣的患者,這樣的悲劇還會不會發生?
我依然有很深的擔心。
醫學之最美
莫過於把你的思維運用到極致
從事臨床醫學工作,風險思維是防範醫療風險的第一道防線,沒有總是往壞處想的思維或風險思維是一定有風險的。
總是往壞處想的思維,也可以稱危機思維或風險思維。臨床醫師在診斷不明確情況下,對每一個症狀,首先要想到最壞或致命的疾病或改變是什麼。因為在疾病的早期由於資訊存量不足,危機思維或風險防範非常重要。即使診斷明確了,對疾病的發展變化也要做出最壞的預判,儘量減少輕視或誤斷造成的不良後果,這是因為生命的屬性所決定的,生命不可重複,保命一定是第一位。
另外一方面,人體是非常複雜的,還有許多未知的東西,這一點與公眾認識有越大的差距。作為患者或患者家人,理所當然希望疾病越輕越好,希望不要發生不良後果。兩者的思維決定了醫師與患者之間認識上差距。
在臨床醫療工作中,這是不能迴避的問題。在工作中,特別是在急診室。患者就診時,時間短,資訊存量少,或表現不典型,一定要在初診時想到最壞的或致死的疾病是什麼,這樣做是對生命的尊重。
···
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一個人從來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佛教說:無常才是永恆。儒家說的盡人事聽天命,都在告訴我們同一個道理。假如我們相信這是唯一一次診治患者的機會,你願不願意把自己的思維運用到你自己的極限?
很多人都說,醫學之美在於技術的日益精細、精準。也有很多人說,醫學之美在於堅持與執著產生的奇蹟。而我以為,醫學之最美,莫過於把你的思維運用到了極致。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感冒患者會是什麼樣的症狀病因,也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危重患者又如何輕易起死回生。你所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努力,為其思考、努力、擔當。
來源:浙江急診(本文摘自臨床醫學哲科觀一書,待出版)
作者:宗建平
校對:臧恆佳
責編:鄭華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