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黏人”寶寶,快要被逼瘋?機智媽媽都會這4招~

午餐時間,張姐無精打采地說“這週末過得跟打仗一樣,我家娃太粘人了,整天都要掛在我身上,我一出門就哭,我這老腰都要腰肌勞損了。”

聽完她的話,新晉寶媽小林說“我家娃也是啊,才16個月,就張口閉口要媽媽,我走到哪跟到哪,連去廁所都要抱著,不然就要河東獅吼,我滴天啊,做媽媽怎麼這麼難啊!”一時間,有娃的都被這個話題吸引了,紛紛開始了婦聯大會,討伐這群粘人的寶寶。

家有“黏人”寶寶,快要被逼瘋?機智媽媽都會這4招~

“你們這算是小巫見大巫了,我寶寶生病的時候,那5天就是沒日沒夜,度日如年啊,哼哼唧唧一直哭鬧,爸爸奶奶都不要,我一離開他視線三秒,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那時候真羨慕上班的日子啊”小劉感慨萬分地說,婦聯成員們紛紛點頭示意,表示自己的理解和同情。

看來,同一個世界,同一群粘人磨人的寶寶啊。說到這,肯定很多人好奇,粘人的小孩這麼多嗎?為啥我家的孩子沒有這麼粘,這粘人是正常的嗎,如何改變粘人的情況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寶寶粘人這回事!

家有“黏人”寶寶,快要被逼瘋?機智媽媽都會這4招~

寶寶粘人正常嗎?

針對孩子粘人這個問題,心理學家約翰·鮑比、瑪麗·愛因斯沃斯等人進行過研究,他們把孩子對母親的依戀分為安全型、焦慮迴避型、焦慮反抗型三個型別。

一、安全型依戀指父母和孩子一起的時候,孩子能自己玩耍,當父母離開,小孩會顯得不安。

三、焦慮迴避型依戀指孩子玩的時候,不會太在意父母,在父母離開後返回,孩子會表現出迴避家長的行為。

家有“黏人”寶寶,快要被逼瘋?機智媽媽都會這4招~

這三種依戀行為的嚴重程度是層層遞增的,對於父母而言,在孩子出現粘人情況時好好引導,給予孩子充分的愛和安全感,孩子就會往安全型依戀上靠,如果父母在孩子出現粘人(分離焦慮)時不加以重視並給予回應,那孩子有可能往焦慮迴避型上靠攏。

美國精神學教授教授阿蘭•斯格爾解釋說:1~2歲是孩子出現粘人行為的高發期,在他們眼裡,媽媽或看護人是最親密能保護自己的人,是自己的安全地帶,所以在有安全需求時,他們就會第一時間尋求看護人的擁抱。

家有“黏人”寶寶,快要被逼瘋?機智媽媽都會這4招~

所以,孩子粘人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場。孩子在一兩歲的時候還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一旦來到陌生環境,或是看到生人,戒備情緒就會起來,這時候就會需要看護人的保護,在孩子尋求這種安全依戀感時,父母要做到不生氣,不拒絕,不延遲滿足,給足孩子安全感,這樣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能保持親密和溫暖,未來孩子在陌生環境中,也能克服自己的焦慮和不安,更快適應環境。

家有“黏人”寶寶,快要被逼瘋?機智媽媽都會這4招~

如何緩解寶寶“粘人”現象?

1、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

父母的關愛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對外界很多事物都抱有好奇和恐懼,很需要父母的愛護,在面對陌生環境時,父母要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輕鬆安全的外在環境和心理氛圍,慢慢地孩子就會建立出安全型的依戀模式,日後在面對不同外部環境,也能更快更好地適應。

2、高質量陪伴

小孩自個兒玩玩具,大人在旁邊玩手機,這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表面上看是陪伴,但其實是各玩各。有人說,5分鐘的高質量陪伴頂得上一小時的各自玩耍。那麼,什麼是高質量陪伴?

其實就是放下手機,用心地和寶寶遊戲互動,孩子需要的是一個真正能陪自己玩耍,一起探索新奇世界的好玩伴,只有互動,才能發現孩子的點滴變化,也只有手把手、心連心的接觸,才能讓親子關係親密無間。

家有“黏人”寶寶,快要被逼瘋?機智媽媽都會這4招~

3、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很多人說,捨得放手的父母更省心。很多孩子在2歲的時候就慢慢有了自我意識,這時候父母引導他們自己穿衣、吃飯、刷牙和上廁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慢慢地孩子也就掌握了這些基本的自理能力,也就能更快解鎖其他技能,不僅父母省心,對孩子而言也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成長。

粘人的孩子都是渴望愛的天使,希望每一個天使都可以被溫柔對待。希望每一對父母,在孩子的粘人問題上,都可以給予充分的包容和關愛,適度放手,讓孩子去建立自己的心理防線,用強大的內心去面對外面的世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25 字。

轉載請註明: 家有“黏人”寶寶,快要被逼瘋?機智媽媽都會這4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