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小朋友,最害怕的一句話是什麼?
不一定是爸爸媽媽的批評和威脅,而是來源於小夥伴威脅:“我不跟你玩兒了。”
欣欣是一個4歲的小女孩,平時特別喜歡和小區其他小夥伴一塊玩,但是有一天,忽然有一個小朋友對欣欣說“我以後不想和你玩了”,這下可直接把她給弄哭了,央求人家小孩不要不理她,恨不得啥要求都答應人家,對方跟她一玩兒,她就又屁顛屁顛的跑去和人家玩,為此欣欣媽也感到很無奈。
孩子之所以聽到其他人對自己說“我不跟你玩兒了”會變得卑微,是因為2到5歲時孩子的人際交往敏感期
2~5歲是孩子的人際交往敏感期,這一階段,孩子跟小朋友玩兒的需求非常強烈,這是孩子內在生命裡的驅使,這個階段,他會不斷重複人際交往過程。
從一對一交換玩具和食物開始,到尋找相同情趣的夥伴並開始相互依戀,從和許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兩個小朋友交往,孩子自己經歷了人際交往的全過程,而這種交往智慧是與生俱來的。
而正因為和別人玩兒是這個階段所有孩子的剛需,所以能不能和其他小朋友玩兒,會成為兒童群體中的“硬通貨”,成為孩子的攀比物件,這時候,“和別人玩兒”的意義就不單純是玩兒了。
而且,這個階段孩子開始從朋友身上開始尋找認同感。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逐漸從看重父母的評價,過渡到看重同齡人的評價、老師的評價,所以他會非常在意有沒有人跟自己玩兒,這代表著自己是否受歡迎。
當別人不和自己玩兒,孩子會覺得是自己的問題,所以會特別患得患失,而此時孩子還沒有學會“要面子”,所以他會拿出自己最大的真誠來請求小夥伴。
而率先掌握這個秘密,並且試圖控制別的小朋友的孩子,就會利用這句話,來建立自己的“權力”。
“我不跟你玩兒了”
“大家都別跟他玩兒”
“你把你的玩具帶過來我就跟你玩兒”
……
這是孩子世界中的江湖。
而特別害怕別人不和自己玩兒的孩子,無疑是處於這個江湖的弱勢地位,而且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沒有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很容易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不管在什麼人面前,下意識的就是想討好別人,甚至不自覺的想去做一個討喜的人,而不能拒絕別人,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而且孩子在做自己的決定,做自己的事情時,也總會在意“別人的看法”,被這樣自己想象出來的束縛,決定自己的人生,這樣活著是很累的。
而當孩子別拒絕玩耍時,父母的鼓勵引導和作為後盾是非常重要的,這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自信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尤其是人際關係的處理。
那麼當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如何引導他呢?
不同的家長不同的做法
有的家長認為,別的小朋友不跟自己家孩子玩就算了,孩子可以自己玩或者去找其他小夥伴玩,又不是非要跟他玩;有的家長會說“我可以帶著孩子去找那個小朋友,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大家要開開心心的一塊玩”;還有家長覺得大人沒有必要干預小孩子之間的事情,孩子們自己就能處理好。這幾種做法聽起來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都沒有幫孩子看清問題的本質,所以做法都有些欠妥。
父母正確的做法
當別的小朋友要求自家孩子別跟她玩時,作為家長,這時候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問孩子你想跟他玩兒嗎?如果孩子回答想,那麼就讓孩子自己想辦法去讓對方願意跟他玩兒,若是孩子回答不想,那麼就告訴孩子沒必要在意對方是否要跟你玩兒,不要在意別人的說法,你也有你自己的思想。
為什麼大人要這麼做呢?因為這首先就會讓孩子擁有對自身的控制權,如果他想跟對方小朋友玩,就要自己去想辦法,這是孩子自己的需求,不會因為對方一句“我不想跟你玩兒了”就真的捨棄跟他玩。而如果孩子剛好也不想再去跟他玩,那麼就沒必要因為這句話去患得患失,堅持自己的想法比外界的一切說法都重要。
小孩子的內心世界其實是很單純的,沒有大人想的那麼複雜,作為家長,我們沒必要過多的去幹預孩子的想法和做法,讓孩子自己去獲得掌控權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