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北京風景秀麗的延琉路旁,四面山巒起伏,一條小溪曲曲折折地淌過古樸的村落。為了將其打造成自然中的野奢度假酒店,如何充分挖掘並利用自然資源,實現依山而建、臨水而居的理想度假情懷一直貫穿於我們的設計始終。
整體院子背山面水,原石、原木取之自然,紅磚,青瓦就地取材,沒有雍容華貴的氣質,但求著溫和質樸的愉悅。一進大門,一片充滿儀式感的大草坪映入眼簾,與背後奔放的山地景觀融為一體,讓你感受心歸田園的悸動。
草坪一側是一個下沉式戶外客廳,大家落座一堂,圍著篝火且談、且歌,營造出天然的好客氛圍,都市派對與自然山林相映成趣。沒有過多的構築,一上一下的戶外空間反而給到來的客人更多的想象與創造力的自由發揮。
利用院內現狀果樹,在靠近客房的一側闢出了體驗農田,春聽雨,夏看花,秋收果,冬飛雪,打造真正的四季“山林憩居”。
▲混接時空的空間改造
獨特的場域歷史造就了獨特的空間性格。現狀房屋是上世紀80年代遺留的供銷社,是一個商貿流通的聚集地,門庭若市,互通有無,熱鬧非凡。不同於北方其它的宅基地改造專案,它擁有完整的院落空間和兩排農房,佔地5000平方米。我們不希望平地重起,而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翻新和擴建。
▲迴歸傳統的匠心選材
房屋主體結構為毛石牆和木結構,新建部分採用鋼結構。利用現有房間進深和挑高的優勢,拆除原有的隔牆,將每一間房的使用面積儘可能擴大。為了充分展現北方鄉村的民居特色,屋頂保留了老房子的木樑和檁條,只是做了結構性加固和功能性翻新。通常作為建築基礎“配角”的結構部分在設計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舊時代的“骨骼”成為了新時代更加硬朗,“幕後英雄”一躍而成“臺上的主角”。
傳統民居常用石料、木作,然而到了現代,建築中鮮見原石與原木,但是石與木帶給現代人內心的情感仍然揮之不去。原石、原木、瓦片就地取材,放棄精細加工,質樸的天然材料搭配精緻的人工手作傢俱,在燈光的映襯下,粗獷的氣勢中不乏精緻和細膩。
兒童房的山牆立面在拆除過程中同時保留了磚牆肌理,透過藝術化手法的開鑿修飾。個性色彩的粉飾,將本來暗淡無彩的牆面變得生機又有活力。專門闢出的閣樓床與帳篷遊戲區域在滿足兒童居住的功能的前提下更為豐富了體驗性和趣味性。榻榻米客房可同時容納兩個家庭或幾個朋友的聚會度假。儲藏空間隱於牆內,擴大了空間體驗感。
最終,建築不再是鄉村農舍,庭院不僅是空間的圍合。不同的材料在自然的環境中媾和成為聚光燈下的“主角”,其中時間留下的清晰痕跡反而模糊了時空體驗,將現代生活的精緻、自然農林的樸素同時帶給賓客,在山野鄉間獲得城市中不能感受到的“生活”的儀式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