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第一批農民工進城。如今他們不少人已年過六旬,有的還在城市裡打拼餬口,有的回到家鄉,本想在家鄉種田養老的他們生活卻又成了問題。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蹟,城市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起。算起來,中國第一批進城的農民工不少已年過六旬,他們有的還在城市裡打拼餬口,有的回到家鄉種田養老,境遇各異。1949年出生的肖金旺是廣東省陽江市大龍田村人,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隨著改革開放打工潮背井離鄉,跟著同鄉好友奔向當時待開發的珠海。肖金旺在工地裡找了一份挑磚的活,一干就是20多年。(圖/文 陳勁)
“那時挑磚很便宜,一兩分錢一塊,一天下來能賺一兩百塊,但也不是每天都有活幹”。在一次挑磚上樓的時候,肖金旺不小心踩到了鐵釘,扎得很深。從那以後,肖金旺放下了手裡的擔子,但也落下了挑磚工的職業病--腰肌勞損,併為此花了不少醫藥費。後來肖金旺的母親病重沒人照顧,他不得不回到家中照顧母親。年近六旬,肖金旺也無力再去幹重活。
“那會兒珠海的斗門區還全是土路,到處都是農田和耕地,也沒有幾幢高樓,我們就這樣一擔一擔地把磚挑上去,大約算起來,我挑的磚都有兩千多萬塊了”,肖金旺說。他現在還保留著以前挑磚用的工具,每當拿起這些工具,總會談起昔日的艱苦生活。身後的舊房子是他以前住的地方,在一次颱風中坍塌了,因為沒有人來管理,如今已經荒草叢生。
現在肖金旺臨時居住在家族的祠堂裡,祠堂中央擺放著一塊靈牌。“以前最大的願望是能夠娶個老婆回來,有孩子能養我,現在老了不敢想了,就是想能夠親手在舊房子的土地上建座新的平房,讓自己住得舒服一點。”肖金旺有些激動地說。
家族裡的人經常來祠堂點香燒紙,他只好用一塊窗簾將小屋子和祠堂正堂隔開。不過,肖金旺還是很擔心,怕某天不注意會燒了他的被子和衣服。
母親去世後,單身孤寡的肖金旺生活就更加困難了,沒有經濟收入,沒有田地可種,生活上也是缺乏照料。幸好,肖金旺有個侄兒肖國坤,雖然侄兒患有腰椎病,但他在生活上還是儘可能的去幫助肖金旺。
肖國坤為了幫小叔解決生活問題,便買了頭小牛回來,讓小叔幫忙養,賣了牛之後給他些錢,以便能解決生活費用。十天前,大哥肖金榮的母牛生了個牛仔,也讓他幫忙一起照看。肖金旺對小牛特別照顧,帶它去草嫩的地方讓它吃。
每天早上,肖金旺都會早早起來放牛,帶到河邊吃草。肖金旺摸著牛,很自豪地說:“我放牛比較勤快,一般養兩年就能賣個好價錢。”
最近聽說村子附近有人的牛被偷了,所以他看得很緊。有時太陽曬到就把它們帶到樹蔭處,通常一天下來,肖金旺的衣服就沒幹過。他說:“放牛一點也不比挑轉容易”。
天氣如果太熱,肖金旺就會把牛拉回到牛棚屋,有時候他自己也會在裡面小憩一會兒。牛棚屋是他母親留下的,現在給了他大哥肖金榮養牛和堆放秸稈。
到了中午,肖金旺就會在他的小廚房做飯吃,廚房極其簡陋,只有幾塊磚頭,一口鍋。
村裡的一位大嬸路過,見到肖金旺沒什麼菜可吃,便叫他到自己的菜園裡摘些青菜。村裡人知道他生活艱苦,所以看見了也總是盡力幫一幫。
傍晚太陽下山後,肖金旺把牛趕回家,早出晚歸,肖金旺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放牛上。
為了能多賺點錢,肖金旺平常也會到村子附近的果園裡撿乾柴,撿多了就賣給擺喜宴的人,一次下來大概能賺幾十塊。果園的老闆和他關係不錯,把果園的柴都讓給他撿,希望能幫補他一下。
肖金旺在生活上極其拮据,襪子破了,鞋子爛了也不捨得扔掉。肖金旺說:“這雙鞋已經穿了好幾年了,之前破了縫補過一次,現在又裂開了,改天有空我再縫好它,還能穿好久呢。”
晚上肖金旺就坐在床上聽著收音機,這臺收音機是家裡最值錢的電器,是他侄女見他一個人住,晚上無聊,從網上買來送給叔叔的。因為使用頻率比較高,收音機上不少地方已經掉漆。
肖金旺以前挑磚總是爬樓,日復一日,造成了他的膝蓋磨損厲害,雙腿還有風溼病,晚上經常疼到睡不著覺。像肖金旺這些第一代進城的農民工,大多數人是享受不了養老保險的,但他們回到家鄉生活又成了問題。
根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資料,截至2015年末,中國農民工總量達2.74億人。50歲以上農民工在總量中的比例已經達17.1%,人數4685萬人,但能參與養老保險的只有其中的16.7%。上個月,肖金旺拿到了珠海市對口扶貧的名額,大概年底就能拿到扶助金,這對他來說是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