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海外網評:信心穩步恢復,旅遊業發展呈現三大新趨勢

由 不新伏 釋出於 休閒

“五一”假期,遊客在圓明園內參觀遊覽。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編者按】

5月7日,人民日報海外網舉行主題為“防疫常態化下的假期經濟”線上金臺沙龍。會上,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透過分析“五一”小長假旅遊業資料,總結了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中國旅遊業發展的三大趨勢。

疫情期間,經常會聽到一種聽上去似乎有道理的資料:2019年,全國旅遊總收入6.5萬億,平均到每天是178億,現在旅遊活動都停了,從春節到“五一”,整整一百天,旅遊業損失了17800億元。戴斌認為,這樣的簡單測算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當前,旅遊業正面臨疫情防控常態化、消費需求品質提升、文旅深化融合、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多期疊加,有一百條理由為創業創新而鼓勁加油,有一百條理由不去唱衰行業。

---------------------

據文化和旅遊部的統計資料,“五一”小長假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這意味著旅遊業防控型復工取得了新進展,旅遊市場和消費信心正在穩步恢復。總體而言,透過“五一”小長假的諸多資料可以看出,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中國旅遊業發展呈現三大趨勢。

第一,旅遊消費信心正在恢復,旅遊市場基礎開始重構。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首先是消費意願和市場信心,進而傳導到供給側和資源方。從旅遊經濟規律和國際國內的歷史經驗來看,旅遊振興固然需要政策支援、資源開發、基礎建設和公共服務投入,但是消費需求的喚醒和市場信心的恢復是基礎支撐,也是關鍵著力點。有了市場,企業自然會知道怎麼去做生意,資本和技術就會隨之跟進。“五一”小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約53.5%,國內旅遊收入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約36.7%。並且,在此期間,沒有因為旅遊活動而發生疫情傳播和擴散,沒有發生旅遊安全事故,沒有涉旅負面輿情,旅遊市場總體表現為安全、平穩、有序、綠色、文明。這一切都釋放出國內旅遊消費信心開始恢復的積極訊號。

除了宏觀層面的市場資料,微觀層面的消費資料更值得特別關注,因為從中可以研判旅遊市場的發展趨勢,進而確立產業投資和商業創新的突破口。由於跨省旅遊業務尚未恢復,旅遊市場以自駕遊、周邊遊、本地休閒遊為主。中國旅遊研究院調查資料顯示,“五一”期間選擇自駕出遊的遊客比例達到64.1%,創歷史新高,遊客平均出遊時間超過40小時,出遊距離為136公里,其中本地遊客平均出遊距離40.5公里。遊客在目的地的平均遊憩半徑為16.7公里,較清明節假期平均值提升了29.4%,較春節假期的平均值提高了50.1%。這意味著城鄉居民不僅出去旅遊,而且消費越來越活躍。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資料是透過預約遊覽景區的遊客比例達77.4%,其中74.1%的遊客認為預約旅遊“體驗很好”。專項調查表明,遊客對國內旅遊的總體滿意度,高達84.8分,處於“滿意”水平。這說明廣大遊客對政府要求的“預約、錯峰、有序、文明”管理新常態,是理解的;對旅遊企業提供的“安全、品質、智慧、便捷”服務新業態,是認可的。

第二,文旅融合進一步深化,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正在積聚。預約、分餐、適度、健康、綠色已成文明旅遊新風尚,親子、家庭、文化、品質成為廣大遊客新需求。遊客高度關注用餐安全和文明用餐,對公筷公勺的接受和認可程度較高,59.9%的遊客傾向於“為了安全衛生選擇更高價格產品”,56.2%的遊客選擇與家人一起出遊,本地休閒、周邊度假、簡約消費。相對於中遠端旅遊的奔波、打卡和購物,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的遊客傾向於發現身邊的美麗風景,體驗日常的美好生活,增進親情,怡養身心。這個假期,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朝陽公園、北京動物園、頤和園、玉淵潭公園客流熱度排名前五。“約個景區,再訂個酒店度假”,成為廈門市民旅遊消費新時尚。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旅遊企業加大產品開發力度,深入挖掘當地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推出多條“本地人遊本地”線路和豐富多彩的體驗專案。中國旅遊研究院的調查資料表明,“五一”期間,參與文化休閒的遊客比例達87.9%。

自駕遊、周邊遊、鄉村遊、本地休閒遊帶動了智慧旅遊、“車旅協同”、數字文化等新業態的快速發展,旅遊企業開始加速國內旅遊市場戰略佈局和產品創新。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遊客進景區和文化場館實行預約制,客觀上加快智慧旅遊在行前、遊中和評價各環節的應用,掃碼入園、刷臉通行、無接觸服務、機器人送餐等技術創新已經進入了消費場景。受疫情影響,公共交通和旅遊大巴乘用人員減少,更多人選擇自駕出行。“旅遊 汽車”帶動了自駕旅遊、公路旅行、房車租賃、露營休閒、智慧停車、汽車旅館、新型服務區,以及車輛維修保養、安全救援、保險理賠、展覽文創、影視傳媒等“車旅協同”新業態,拉動了地方政府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投資。

第三,旅遊振興不是要回到過去,而是要面向未來。旅遊振興不是要簡單地回到“圈山圈水收門票,人山人海吃紅利”的傳統發展模式,而是要面向服務品質新需求、培育科技文創新動能,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戰略。事實上,旅遊業經此一疫,已經不可能回到過去了。要關注具體的市場資料,更要關注產業發展趨勢,得有要全域性觀,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我們當然不能迴避問題和挑戰,但是不能只在問題面前哀嘆,而是看到時代進步,看到人民的美好旅行生活所蘊藏的機遇。

當前,旅遊業正面臨疫情防控常態化、消費需求品質提升、文旅深化融合、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多期疊加,有一百條理由為創業創新而鼓勁加油,有一百條理由不去唱衰行業。疫情期間,經常會聽到一種聽上去似乎有道理的資料:2019年,全國旅遊總收入6.5萬億,平均到每天是178億,現在旅遊活動都停了,從春節到“五一”,整整一百天,旅遊業損失了17800億元。事實上,1月24日叫停的只是有組織的旅遊活動,多數探親訪友、商務旅旅行、自駕旅遊、本地休閒旅遊的需求仍然是存在的。而且3月12日開始,多數地方也恢復了省內旅遊業務。旅遊統計和資料測算是科學,但不意味著用區域性代替全體,也不能用情緒代理理性。

政府、行業組織、科研院所和傳媒機構,要從政策促進、資源開發、資本投入、資料和資訊釋出、人才培養等方面,切實加強對旅行社、OTA、酒店、民宿、景區等旅遊企業的引導。緊緊圍繞推進旅遊業發展的戰略目標,認真回答“遊客滿意度高不高?市場主體競爭力強不強?產業發展動能新不新?”等事關當代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既要釋放消費需求,增強市場主體的獲得感;也要借疫情倒逼行業轉型升級,透過數字化和智慧化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在人民日報海外網第32期金臺沙龍上的發言,整理/海外網評論員 欒雨石)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選“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