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跟大家見面了,歡迎收看本期的科學有話說,對我個人而言,科技探索不僅僅是一個重大的事件,還可能會改變我的人生。
圖為:在法國肖維巖洞(約30000 年前)所描繪的穴獅與美洲野牛群。穴獅在舊石器時代常以石洞壁畫、象牙雕刻、黏土塑像的形式呈現。
在距今遙遠的史前時代,那些巨型的野獸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蓬勃發展,甚至與人類亦友亦敵,在演化的道路上相伴成長,但是它們最終沒能走完全程。
今天看看這些曾經“統治世界”的不可思議的10種動物吧。
洞熊
洞熊,是一種於更新世生存在歐洲與亞洲的熊,於120萬年和其他的熊類分支,在約二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滅絕。洞熊的站立高度可達3米,與現今的棕熊相比它們更大。但並不像今天的熊一樣具有爬樹的能力。
它們是雜食性的,主要吃草及漿果,有時吃蜜糖。夏天時,它們更只以植物為食。在沃姆冰期末的氣候改變,同時大大改變了植物群。但是這段時期比第一次冰河時期完結要早得多,洞熊的滅絕可能是由人類造成的。
洞熊在舊石器時代初期被嚴重獵殺,但這都不能令它們瀕危。因在末次冰期森林的減少,洞熊受到很大影響。寒冷的草原不能提供足夠的食物予它們,最終令它們消失。
步氏巨猿
步氏巨猿的化石只有在東南亞發現的少量牙齒及下頜骨。這些化石可追溯至約100萬年前,而它們在10萬年前滅絕。這可見它們與現今人類共存約幾千年。
它的身型比現存的大猩猩更為大,因沒有更多的骨骼化石而未能作出確實計算,而古人類學家根據化石紀錄推測成年巨猿站立高度超過3米,重540公斤。按照巨猿的巨大的身型,相信成長的它們並沒有什麼天敵。但幼少、弱小或受傷的巨猿可能會被虎及直立人的攻擊。
由於其化石與已滅絕的熊貓祖先一同被發現,故估計它可能棲息在竹林中。大部分證據都指向巨猿是吃草食性的。一些學者相信步氏巨猿是因與人類競爭而步向滅亡的。有指雪人或大腳就是步氏巨猿。但由於沒有證據,故這一直都只是推測。由於步氏巨猿有可能與現今人類一同生活了一段時間,故這類生物有可能是經過千百年的傳說。
大角鹿
大角鹿,又名巨大角鹿、巨型鹿或愛爾蘭麋鹿,是一種體型巨大的鹿科動物。生存於更新世晚期及全新世早期的歐亞大陸,大約7700年前滅絕。傳統上大角鹿被稱為愛爾蘭麋鹿。雖然有大量的骨骼在愛爾蘭發現,但它們卻不只限於愛爾蘭(由愛爾蘭至貝加爾湖東),加上它其實與麋鹿不是近親,故現時很多學者都只稱呼它為大角鹿。
大角鹿的鹿角巨大,有所有鹿中最大的鹿角,最大的約有3.65米寬,重達40公斤。站立時肩高約2.1米。
有幾個有關其演化的理論。其中一個指其鹿角進行連續及強烈的性選擇,因雄鹿需要打鬥才能得到雌鹿,故不斷的增大;繼而由於過分的大以致大角鹿不能承託而滅絕。不過這個理論卻於1974年前沒有太多的驗證。
有關大角鹿滅絕的成因討論都主要集中在其鹿角,而非其體型,這可能是由於鹿角的外觀多於其實際用途。有些學者指被人類獵殺是其中一個因素,因大角鹿的鹿角限制了它們在森林的活動範圍。不過有反駁指大角鹿作為大陸上的物種,應該與人類一同演化,並且適應了人類的存在。
恐象
恐象,是象的史前親屬,生存於中新世中期至更新世早期。恐象像現今的象,但鼻較短,而象牙則向下彎曲。
恐象是最大的長鼻目動物之一,也是已知陸上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次於巨犀類。恐象肩高約為3-4.5米,估測最大巨恐象的可達5米。估計體重超過12噸。下頜骨頦部非常長及向下彎曲,象牙向後彎,是恐象的特徵。它沒有上象牙。
恐象如何使用它奇特的象牙一直都是討論的焦點。它有可能用來插入土壤中尋找植物的根部及塊莖,或是推倒樹枝來吃樹葉,又或是挖出樹皮來吃等。
雖然很多人認為恐象是森林動物,牙齒也很適合咀嚼樹葉,但它們身高腿長的體型卻很適合開闊地帶長途跋涉,分佈廣、擴散快也證明了它們的遷徙性。
穴獅
穴獅,是一種已經滅絕的物種,在第三次克羅默爾間冰期於歐洲出現,約在1萬3千年前滅絕。1985年在德國西格斯多夫市附近發現的一隻成年雄性洞穴獅化石表明,其及肩身高約1.2米,身長2.1米(不含尾巴)。穴獅和現代獅子外形不一樣,它們可能不具有明顯的鬃毛
穴獅生活在一些開闊的環境,可能為獨居性的掠食者。主要以洞熊幼崽、馴鹿與其他鹿科為主食,其他可能的獵物包括大角鹿、歐洲馬鹿、麝牛、西伯利亞野牛、幼年披毛犀以及幼年猛獁象。
披毛犀
披毛犀,又名長毛犀牛,是一種已滅絕的犀牛,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生存於更新世,並在冰河時期存活了下來,大約在距今10000年前滅絕。披毛犀被早期人類的獵殺,可能是其滅絕的成因。
披毛犀體長估算大約300-370釐米,它們與現存的犀牛有著相似的體形及形態。身體敦實,耳細、腳短厚,有一層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來在寒冷的環境保持溫暖。披毛犀偏好寒冷及乾燥的草原凍原環境。另有分析顯示披毛犀喜歡吃草及莎草等植物。與現存的奇蹄目比較,披毛犀是隻有一個胃的後腸發酵動物,故喜歡有豐富纖維素而較少蛋白質的食物。這種消化方法需要大量進食,以彌補其喜好之草及莎草類較低的營養含量
洞鬣狗
洞鬣狗是斑鬣狗已滅絕的一個亞種,分佈於伊比利半島至西伯利亞東部。洞鬣狗於約2萬至1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末滅絕,原因仍然未知,但多半認為是氣候變遷以及與其他掠食者競爭造成。
雖然洞鬣狗最初因前後肢的不同而被描述成獨立的物種,但基因分析顯示洞鬣狗與斑鬣狗並沒有DNA的明顯分別。洞鬣狗的體型遠大於現存於非洲的斑鬣狗,體重可達102千克。掌骨與蹠骨也較短而粗壯,肱骨與股骨則較長。
洞鬣狗最大的獵物是披毛犀,在很多洞鬣狗的巢穴中都有發現它們的骨頭及頭顱骨。馴鹿亦是另一個重要的食物來源,其他的獵物包括長角野牛、馬鹿等,大型的腐肉也是洞鬣狗的重要食物。
有證據指洞鬣狗會偷取尼安德特人的獵物,而它們亦會為洞穴而競爭,並會取代對方擁有該洞穴。在洞鬣狗的骨頭積存中亦發現有大量的人科骨頭,包括尼安德特人的。
西瓦鹿
西瓦鹿,是長頸鹿科已滅絕的一屬,分佈在非洲至南亞,模式種S. giganteum的化石發現於喜馬拉雅山脈山麓地帶地質年代約一百萬年前的地層,可能直到8000年前才滅絕,因為在撒哈拉沙漠與中央邦地區的巖畫中有出現類似的描繪。
西瓦鹿外觀像現今的霍加狓,但體型較大及粗壯,肩高達2.2米,總高度可達3米,體重則可達400-500千克。它有一對很闊的鹿角,眼睛上則有第二對鹿角。它的肩膀非常強壯,可以支撐頸部肌肉及重的頭顱骨。
似劍齒虎
似劍齒虎,又名似劍虎或鋸齒虎,生存於300-1萬年前的北美洲、歐亞大陸及非洲。它們最初於150萬年前在非洲消失,並於3萬年前在歐亞大陸消失,最後於1萬年前在北美洲滅絕。
似劍齒虎肩高1.1米,體長1.6-1.8米。四肢比例像鬣狗。前肢較長,而後肢則呈蹲下的姿勢,且是部分蹠行的,故背部傾斜向下。後肢的特徵顯示它們一般能夠跳躍。盆骨包括薦骨脊骨都像熊的,尾巴短小。它們的臼齒則較弱,並不適合咬碎骨頭。下頜骨下有向前的邊緣,可以保護半月彎的犬齒。它的巨大犬齒有細小的圓齒,很適合大咬。它的頭顱骨較劍齒虎的長,並有完好發育的矢狀崤。
對於似劍齒虎與長鼻目及犀牛遺骸在全球上的關連,尤其是與幼體,顯示它們是選擇性地獵殺厚皮的動物,且有可能是成群獵食的。
似劍齒虎的衰落可能是因大型草食性哺乳動物於更新世消失有關。在北美洲,似劍齒虎的化石較同期的劍齒虎為少,可能是因它們居於高緯度及海拔有關,亦可能是因它們適應了較寒冷的地區來獵食猛獁象。
板齒犀
板齒犀屬,於上新世晚期的中亞出現,在東歐生存至更新世中期。平均高約2米及長5米,前額上有長達2米的角,估計重達5噸。它的腳較其他犀牛長,適合躍步,姿勢有點像馬,有可能善於奔跑。它的牙齒像現今的馬,可以吃矮小的植物。
一般相信板齒犀已經滅絕,但是根據瑞典的百科全書及科學作家維利·萊(Willy Ley)所述,板齒犀有可能生存至俄羅斯鄂溫克族的傳說出現。另外,中世紀的阿瑪德·伊本法德蘭(Ibn Fadlan)亦記載了一種像板齒犀的動物。一些人指其實獨角獸傳說其實就是未滅絕的板齒犀,因為板齒犀的形態與獨角獸的描述相似。
人類現在在生物、化學等自然學科技術發展的突飛猛進,給原本好奇心強烈的人們帶去了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人類在探索與發明的同時給自我價值以肯定,人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福祉的同時也收穫了快樂。以上就是本期關於科學探索的事情了,大家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小編一起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