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畫是古人類鑿刻在岩石上的一種‘語言’和‘文字’,是用以反映人類生活、生產以及各種遭遇情況的記錄和符號,是人類記錄在岩石上的原始資料。”5月13日,新疆50家知名旅行社受新疆旅遊協會邀請,走進阿勒泰地區青河縣瞭解草原遊牧文化,同時也在為全國的旅遊愛好者打造新的旅遊線路。
當日,50家旅行社相關負責人來到青河縣查干郭勒鄉水庫西岸山坡,站在山坡上,大家可以看到美麗的田園風光,白色的夯土民居被農田、草場、水渠環繞,這裡水草豐美,是青河境內水源最豐沛的地方。
走進巖畫群,每一步都是走在遠古遊牧先民繪製的畫軸之上,很多巖畫就潛藏在大家腳下的岩石上。在這裡現已發現49幅巖畫,雕刻於基岩突出的岩石平面之上,雕刻手法為石頭或其它工具敲砸而成,巖畫內容多為盤羊、北山羊、馬、駱駝、狼及人牧羊、狩獵等,並有少數具有祖先生殖崇拜含義的雕刻圖形。雕刻線條圓潤,形神並貌,具有獨特的西域風格。
其中羊的數量是最多的,最大的一幅巖畫寬1.8米,高1米,圖案非常清晰,刻有鹿,鹿角表現誇張,龐大。查干郭勒鄉水庫巖畫是青河縣巖畫的代表。
新疆西域探索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斌說:“神秘的青河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這裡一幅幅似鹿、似羊、似駱駝的巖畫是那麼真實,完全刻畫出那些數千年前的情景,古人用這些圖畫描繪出他們眼中的世界,表達出他們心裡的情感,這是對那個時代的記錄,是文字的最原始表達。青河的神秘遠遠不止於此,但是如此簡單粗獷的各種表現卻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我會帶著全國各地的遊客,再次走進青河,繼續探尋她面紗下的另一個世界。”
在青河縣查干郭勒鄉北部海拔2690米的高山區域的三道海子景區,大家看到了由三個高山湖泊組成的花海子、中海子和邊海子,三個湖由高山泉水彙集而成,呈北西走向。哈薩克語稱這裡為“玉什庫勒”,意思為三個湖。
三道海子作為中亞草原文化發源地,具有其獨特的考古研究價值,其中有巨石堆、鹿石等,還有極具文化挖掘價值的獨目人文化、民俗演藝文化,如阿肯彈唱、卡拉角勒哈民族舞蹈等。
因為三道海子的神奇和獨特,央視大型紀錄片《探索與發現》《發現中國》曾先後深入三道海子進行拍攝,2001年7月三道海子巨石堆及鹿石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我國唯一一處既有鹿石、巖畫,又有大型墓葬和祭祀壇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瞭解,青河共發現鹿石55通,佔到新疆鹿石總數的一半以上,而三道海子山谷中較大的石堆墓旁邊都能見到鹿石達33通之多。鹿石是圖騰崇拜的產物,還是原始巫術感應的產物,專家、學者眾說不一,增添了神秘感。
最後,50家旅行社負責人來到江布塔斯村,在社群家庭中對遊牧文化進行體驗、調研。大家參觀了家庭博物館,跟隨哈薩克族老人一起製作傳統手工的黑肥皂。
新疆山水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專案人員謝紅梅介紹,這裡可以讓遊客走進遊牧民族的村莊、家庭,近距離地親身感受草原遊牧文化。像哈薩克這樣的傳統遊牧民族,他們生產、生活中傳承和保留了最原汁原味的遊牧時代的印記,遊客可以透過親身經歷,豐富自己的旅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