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浪聞鶯公園是南山風景線上離市區最近的一個公園,前身是南宋御花園聚景園,其範圍南起杭州舊城清波門外,北至湧金門下,東倚城垣,西臨西湖水面,沿岸遍插垂柳,風擺成浪。宋代詩人王洧在《湖山十景·柳浪聞鶯》中寫道:“如簧巧囀最高枝,苑樹青歸萬縷絲。玉輦不來春又老,聲聲訴與落花知。”當時,這裡亭臺軒榭錯落,殿堂樓閣雲集,泉池澄碧,垂柳成蔭,小橋流水,風光如畫。但隨著宋王朝的消失,這裡也不復舊日光景。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南巡時,御題了“柳浪聞鶯”景名,也刻了石碑了,建了碑亭。後來,柳浪聞鶯景區越來越荒廢,到了清代詩人徐逢吉的《少年遊》詩中,已成了“蛇蟠眢井,狐竄破冢,輦路已全荒。燕子飛來,桃花不語,閱過幾滄桑”的悲慘景象。新中國成立時,這裡僅存景名碑、石牌坊、石亭子和一棵老沙朴樹,杭州人乾脆稱之為“墳山窠”。
經過新中國成立後的長期開發,這裡現在是市民休閒的樂園,特別是2002年西湖南線工程整治後,這裡更成為西湖南區最大的公園。公園內亭閣樓榭依湖面而建,和風光景物融為一體。
康熙御題“柳浪聞鶯”景碑亭,是從錢王祠右遷來的,1955年落成,亭為清代風格的四柱歇山頂式木構亭。亭子與周圍高大的喬木林、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一幅層次錯落有致的自然美景。現碑為1980年按原尺度、原刻本、原字跡摹刻重立。碑身正、背面均刻康熙帝1699年御題行書“柳浪聞鶯”四字。楹聯:“拂地長條只藏鶯鳥春聲滑;翻空翠浪不起魚龍夜氣醒。”形象誇張地描繪了西湖特有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