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
葉聖陶先生筆下《記金華的雙龍洞》,是一篇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在浙江省金華市,與雙龍洞同樣受到中小學生青睞的當數白沙溪三十六道堰。
陽春三月,白沙溪水初漲平。白沙溪畔的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小學,1659個學生家庭完成了一項鄉土親子春遊打卡白沙溪的社會實踐活動。六年級學生王硯祺詩興盎然,寫下了“白沙溪水潺潺流,勾起思鄉萬古韻”的詩句。二年級(2)班尹嘉鈺同學說,白沙溪沿岸風景如詩如畫,在溪畔的綠道騎行,一路感受著風的味道、水的味道……
2020年12月8日21時,國際灌排委員會(ICID)第71屆國際執行理事會正式公佈,金華婺城白沙溪三十六堰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10年前,音樂家陳越創作的鄉愁散文《白沙溪》,如今被拍成了大型電視散文系列片《白沙溪》,優美地講述了龍橋映月、寶塔搖鈴等“白沙八景”故事,勾勒出了白沙溪的前世今生與千年婺城的壯美詩篇。
修建三十六堰的“盧文臺”為何許人
白沙溪位於錢塘江上游婺江支流,發源於麗水市遂昌縣境內,與甌江分水嶺的天平崗,海拔1300米,主流長56公里,流域面積320平方公里,流經沙畈、琅琊、白龍橋等鄉鎮,匯入婺江,奔向錢塘江與東海。
真正讓這條普通而平凡溪流載入史冊的是一位叫“盧文臺”古人。據宋元時期的《金華志》等地方典籍記載,盧文臺,字高明,幽州范陽(今河北定興)人,隨漢光武帝劉秀,討赤眉,不居功受賞,建武三年(公元27年)率部將36人,隱退金華南山輔蒼(今沙畈鄉停久村),墾荒種地,開闢田疇,自食其力。
當時,白沙溪水流湍急,落差大,兩岸農田晴則旱,雨則澇,連年災難,民不聊生。盧文臺率領部將36人和當地百姓利用水勢落差,以潭築堰蓄水,開瀆建渠引水灌田,首築白沙溪堰,喜獲豐收。到三國吳赤烏元年(公元238年)白沙溪上築起了36座堰,首銜輔苑,尾跨古城,澤被數萬畝糧田,沿岸120多個村受益。
對這位治水先賢,為何史書上沒有記載呢?金華本土文化學者朱勁濤說,一種可能是,“盧文臺”為了隱居避禍,達成了某種協議,退出政治核心圈,廟堂不再追究,因此正史中隱去了相關內容。二是“盧文臺”可能並非本名,王莽時期要求世人的名只准用一個字,這對後期影響很大,如東漢末年的劉備、關羽、張飛……都是單名,因此“盧文臺”可能非真名字,兩漢交替時期社會動盪,他作為某一勢力方面的重要人物,被主流淘汰後,極有可能隱姓換名來到江南不毛之地換取安全。
不過,這並不影響沿岸百姓與文人墨客對治水先賢的銘記。在白沙溪,為“盧文臺”題詩紀念者頗多。
如今,在白沙溪流經的琅琊鎮鄉間,不時能看到掛著“古昭利廟”牌子的白沙廟,裡面供奉的“白沙老爺”就是古人“盧文臺”。
超級群堰治水智慧歷經千年不廢
三十六堰水利工程,一堰一渠一主幹,乾渠又分若干支渠,支渠再分若干水瀆水澗,細流入田畈,充分發揮了灌溉、防洪、防旱的效用,使原來易淤易決易旱的白沙溪流域農田,成為自流灌溉旱澇保收,是單一水系上的超級群堰與國內罕見的長梯級引水工程。建造時間比日韓聯合申遺國際專案狹山池、碧骨堤還要早。
白沙溪水勢湍急,分級落差達168米,先人們充分掌握河流的流勢,運用“以潭築堰,開瀆引水”工程技術,遵循“遇彎截角,逢正抽心”治水原則,採取“一字形堰壩,篾籠壘石法”築堰法,成功開鑿灘巖,使其具有引水、防沙、洩洪的功效。
三十六堰在近2000年的歷史程序中,堰壩沖毀重建重修不知經歷了多少次,促進堰壩結構由低階到高階,從簡便易毀到逐漸加固防毀的過程。溯白沙溪而上,可以看到古堰壩主體的背水面設定為朝上游一側凹陷。這樣,當溪水從堰壩流下時,兩側的河水可以相互抵消在橫斷河流方向上的水流流速和衝擊力。
白沙三十六堰歷千古而不廢,正是在於它的簡便與合理,也與它擁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措施有關。堰碑是記載三十六堰建堰後的受益功績或調解水利糾紛所鐫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作為後世的紀念或標記。堰帖是白沙溪三十六堰舊時的朝廷官府根據百姓稟告、明確水權、養護工程、調解糾紛所制定的文告。堰規是白沙溪三十六堰,保護管理每座堰的鄉規民約。
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上一顆璀璨明珠
自從幽州范陽人隱逸、開堰築壩三十六堰,極大地改善當地的生產生活條件,兩岸一度水碓林立,酒肆遍佈,商埠繁華。“盧文臺”治水傳奇故事、筏客撐排棹歌、農民抗旱蹈水歌,以及百姓為感恩治水人而建的三十六座古廟、舂米磨粉水碓古蹟、古窯遺韻等人文景觀勾勒出一幅唯美的圖景。
1976年,韓國新安海域打撈出一艘古代沉船,艙內有陶瓷器10000餘件,其中有百餘件瓷器產自金華鐵店窯。由此,一個隱藏於世人視線外的古窯被重新發掘。
鐵店村位於婺城區琅琊鎮,與白沙溪直線距離不足2公里,依山傍水,植被茂盛,盛產松木,多粉砂岩。自北宋年間(約公元960年),這裡便世代有人以燒窯制瓷為生。按當時的海上絲綢之路,韓國新安沉船中發現的婺州鐵店窯瓷器即為宋元時期出口瓷,這些婺瓷由鐵店窯沿白沙溪,經石注頭、蘭江後入錢塘江,去往明州(現寧波),再出海對外貿易。
與我國多數南方窯系相似,婺州古窯多為龍窯,坐北朝南,與地面約呈30度角,窯身有多處添柴口,以實現窯火層層升溫。一窯瓷器通常要經過半個月的煅燒。相傳鐵店窯址有三條龍窯。龍窯旁,通常配套有濾泥設施,窯工們採集的瓷土須經碾磨,泡水,透過五道濾口,變得十分細膩,風乾後方能使用。受氣候條件影響,窯工唯有在秋後氣候乾燥、天氣晴好時方能拉坯、燒窯。據相關史料載,婺州鐵店的窯火持續燃至元代,約公元1271年。
白龍橋及白沙溪沿岸具有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底蘊。僅白沙溪中下游30公里境內,就分佈著7處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金華市現存唯一的洞山古塔,歷經500年現仍完整無缺的烏雲石拱橋等。鐵店宋元古窯址在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婺城區委書記蔡豔介紹,要積極學習國際、國內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和傳承的先進做法,廣泛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做好遺產保護工作。
“三十六堰把‘龍橋映月’‘寶塔搖鈴’‘白沙古堰’‘琅琊峰迴’‘鐵店古韻’‘雙湖煙雨’‘烏雲橋渡’‘澗道雄關’等串點成線、使之成為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上一顆璀璨明珠。”婺城區副區長範鋒鑫向記者介紹白沙溪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建設規劃說。
旱龍堰。 王劍波 攝。
白沙堰廊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 攝
圖二、圖三、圖四、圖五:白沙溪三十六堰兩岸人文古蹟。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 攝
“盧文臺”衣冠冢。 王劍波 攝
白龍橋廊橋。 婺宣 供圖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