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網按:2020 年 8 月 7 日,全球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峰會(CCF-GAIR 2020)正式開幕。CCF-GAIR 2020 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雷鋒網聯合承辦,鵬城實驗室、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
從 2016 年的學產結合,2017 年的產業落地,2018 年的垂直細分,2019 年的人工智慧 40 週年,峰會一直致力於打造國內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跨界最廣的學術、工業和投資平臺。
8 月 9 日上午,在 CCF-GAIR 2020「AI+ 藝術專場」中,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藝術與科技方向教授,博士生導師,某集體互動媒體創意總監、北京媒體藝術雙年展聯合策展人費俊進行了《身體與媒體——智慧科技時代的藝術與設計》的主題分享。
在這個由科技發展引發的“身體缺失”年代,靈與肉是否可以獨立存在?意識是否只能靠肉身來依託,還是可以用機器來承載?在數字科技時代我們還需要身體嗎?人與機的邊界在哪裡?身體與科技的關係該如何處理?
演講一開始,費俊教授就提出了這樣一系列問題,引出關於「身體與媒體」的思考。
費俊教授在演講中從“媒體啟用身體、媒體改裝身體、媒體演示身體、媒體導引身體、媒體延伸身體、媒體互動身體、媒體連結身體”七個方面,結合具體的作品展示,深入探討了在智慧科技時代下身體與媒體之間的關係。
在採訪中,費俊教授再次強調了科技發展中的人因,其中之一即是身體。
在費俊教授看來,當我們在不斷地進行城市智慧化,生活智慧化的同時,還要處理好身體和媒體之間的關係。它是先天存在倫理問題的,不可以一味地透過技術去替代現實,科技要找到能夠與身體建立有效連線的方法。
費俊教授表示:
所謂的科技價值,不僅僅是在於它有多麼地新穎、多麼地顛覆,而是說它的前瞻效能不能與其倫理價值融合在一起產生意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要談跨學科的意義,這就是為什麼藝術與科技這樣的新型學科和專業會有存在的意義。
以下是費俊教授的演講全文,雷鋒網對其進行不改變原意的整理:
非常感謝有機會來深圳這樣充滿科技能量的地方作分享,我今天分享的話題是《身體與媒體——智慧科技時代的藝術與設計》。
現代人都有這樣一種感受:日常生活是透過網際網路中各種會議軟體、社交軟體進行的,身體在當下似乎更像是大腦的載具,載著大腦行走,尤其是在機器人時代和智慧時代。
這不得不引發一個話題——“身體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進而引申至“靈與肉是否可以獨立存在”的哲學命題。
在我第一次去健身房找私教做健康評估時,他說你這個人的問題在於「本體感受缺失」,聽起來非常哲學。我進一步追問什麼叫做「本體感受缺失」?他說你的身體不知道疼、不知道癢。
我想,這可能是健身房的話術。不過,我走心了,這變成了我後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後來,我發現這不只是我個人的問題,我身邊的朋友都處在「身體缺失」的狀態。那個曾經被我們用於抵抗野獸的身體在今天好像確實沒什麼作用。
作為藝術家、設計師,我在思考,在科技時代,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重新探討身體和媒體之間的關係?我們是否有可能重啟、重建、連結,甚至轉化、延伸身體與媒體之間的關係?我後面將透過一系列的作品去展開這樣的話題。
媒體啟用身體
第一個話題是媒體啟用身體。
《戲遊》這是我前兩年一直參與策劃的展覽,說是展覽並不確切,它更像是透過藝術、裝置、表演、新媒體等綜合手段營造的藝術現場。
《戲遊》主題是:“尋找生命中丟失的一小時”,一個小時的超日常場域體驗,令疲憊而麻木的都市人重啟了塵封的身體感知,在尋找時間的路上,找尋丟失的自我。
事實上,它營造的是一個能夠激發身體感知的混合場域。
媒體改裝身體
這是我們為展覽創制的作品《雙生花》,是一件運用面部追蹤及影像Mapping技術實現的影像作品,在表演現場,媒體和身體這一刻幾乎完全融合在一起,媒體像影子、鬼魂一樣的依附在肉身上。
「戲遊2 · LOST IN PLAY 2 無界之宴」延續了「戲遊 · LOST IN PLAY」的策展和創作的邏輯,同樣透過對公共空間的藝術介入,試圖形成一種重新啟發“人的感知”的場域,希望能夠在噪音超標的年代重新讓人找回聆聽的感知力,在影象過剩的年代重新獲得凝視的感知力。
媒體演示身體
這個媒體演示身體的作品,叫做「時間的形態·京劇」。
我們採集了京劇大師在舞臺上表演的動態捕捉資料,以這些資料作為影象驅動的能量,去除我們對京劇符號化的理解,把表演者在空間中運動的軌跡,用雕塑化的方式呈現出來。
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雕塑,它更像是資料自己跑出來的雕塑,是一件資料雕塑作品。
媒體導引身體
《睿·尋》是去年我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的一件作品。
觀眾可以在手機上下載我們開發的應用程式,在威尼斯水城裡搜尋並體驗我“移植”在當地橋樑上的來自中國的 25 座橋樑。
這個作品使用的是網際網路虛擬技術,但目標是把人帶回到現場,讓你在現場透過技術增強的方式來體驗物理世界,作品透過關聯形態類似的橋樑,既展現了兩個文明之間的相通性,又呈現了兩個地域之間的差異性。
在資訊化時代,在過度依賴網際網路以及未來智聯網的時代,藝術家關注的問題恰恰是我們能否重新去修復身體在快速技術發展年代缺失的東西。
媒體延伸身體
透過媒體延伸身體的作品叫做「《有趣的世界》裝置二」,是一件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來創作的互動影像作品。
進入到現場,所有人會發現自己在螢幕上被賦予一個標籤。事實上,這個裝置背後的演算法不僅在於給人一個標籤,而是透過不同人身上衣服的色彩、表情綜合形成一個氛圍,以此進行判斷。
判斷後會做什麼?
為每一個人講一個因人而異的故事。
基於 Google 地圖上開發的漫遊,現場攝像頭會捕捉到人的資訊,透過演算法獲得每一個個體的氛圍,開啟虛擬漫遊式的連結,就像旅遊一樣,將現場的觀眾與地圖街景裡的人、物或場景發生一種關聯,把我們帶到一個無法預期的,但是可能和你存在某種潛在關聯的,可能會超越肉身可以企及的地點,為我們建立新的連結關係。
媒體互動身體
如何利用媒體和身體進行互動?
這是去年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創作的一件公共藝術作品。
在國際到達的必經通道上,人們經過這個螢幕時,畫面中會有鳥飛進來,會追隨著你,甚至聚集在你身邊;這與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體驗恰恰相反。
這個作品其實是連通了機場的航班資料,當有航班降落在大興機場,會有鳥帶著行航班號飛過來,飛機飛走時也有鳥拖著航班號飛走。
我一直在等大興機場會出現大面積航班延誤,這樣就可以看到一個百鳥爭鳴的場景,但很不幸的是,疫情發生了,到今天也沒看到這樣的場景。
長卷中富於文人畫精神的自然圖景會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實時演變,賦予了作品一種生命感,令畫卷成為了大自然的詩意映象,讓作品成為了人與自然的互動介面。
媒體連結身體
《情緒幾何2.0》互動裝置,這是我與代數幾何數學家許晨陽以及心理學家劉政奎合作的跨學科實驗作品。
數學的魅力和詩意在於,它可以用最簡單且確切的方式,比如一段公式來解釋複雜世界,代數幾何數學家執著的追求用最極簡的幾何公式來描述複雜的曲面幾何。藝術的迷人之處是與其不確定性有關的,我喜歡用複雜且混沌的的方法來表達這個複雜的世界,用極簡且確切的幾何圖形來表達複雜且無常的情緒資料,是作品《情緒幾何2.0》的創作動機。
現場的體驗方式非常簡單,觀眾需要把雙手放進一個暗箱中,透過觸控的方式完成體驗。體驗的過程中其實在採集你的情緒資料,再經過情緒的演算法生成三種情緒型別:
圓形代表的是比較外向的性格;偏立方體是另一個極端,是內向、古板的;一些類似錐體或星型的圖形,代表著我稱為的“悶騷型”。
三種基本幾何圖形由於每個人的情緒狀態的差異而不斷演化,形成了一個個因人而異的獨特影象。
與我合作的心理學家劉正奎認為,心理學會把很多特別的人看成是不正常的病人,但藝術界卻會把這些人看作不平常的人,藝術的包容性、參與性和表達性具有非常好的心理療愈價值。
藝術能夠修復人與自身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在這種意義層面上,是十分值得探討的。
一個簡單的實驗作品,試圖讓人們把自己的好情緒、壞情緒視覺化,變成一個藝術品。就像一位心理諮詢師,他的工作是讓你把心裡埋藏的話說出來。
今天,我們用藝術的方式讓你去吐露自己都不知道的心聲,某種意義上間接實現了人與自己對話的作用。
在我看來,無論是基於現場的作品還是藝術裝置作品,都在呈現同樣的願景——
在這個身體缺失的年代,藝術可以基於混合現實語境來重新構建人與媒體之間的互動介面,透過營造混合體驗,把人們從孤立、虛擬的世界再拉回到現實世界來,重新啟用身體作為溝通介質的原力,更好地建立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
我的分享到此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