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這裡打卡(39)】南泥灣,還是“陝北的好江南”

【來這裡打卡(39)】南泥灣,還是“陝北的好江南”

1962年10月15日的人民日報頭版。

【來這裡打卡(39)】南泥灣,還是“陝北的好江南”

南泥灣新貌資料圖片

從高空俯瞰黃土高原,是綿延不斷、數以萬計的山脊與溝壑。翻看地圖,那些層層疊疊、又深又長的溝壑,幾乎每一道都有名字:老虎溝、螞蟻溝、崖窯溝、背灣溝……其中,有一個名字格外響亮:南泥灣。

“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呀唱;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呀方……”舉國皆知南泥灣,多源於這首民歌。在延安南泥灣,記者穿過巨大垂拱稻穗造型的“收穫之門”,來到19.21米高的紅色鋼結構黨徽下,一群身著陝北特色服裝的姑娘正隨著《南泥灣》曲子翩翩起舞。

80年前,八路軍359旅在旅長王震率領下挺進南泥灣墾荒時,這兒還是“猛獸當家百年多,一片荒涼沒人煙”的“爛泥灣”。當時正值抗日戰爭相持階段,陝甘寧邊區面臨內外敵人的軍事和經濟封鎖。“幾乎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菜,戰士沒有鞋襪,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蓋。”毛澤東曾經回憶,“困難真是大極了。”

但困難從來就嚇不倒中國共產黨!黨中央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在延安,毛澤東在辦公窯洞前闢荒地、種蔬菜;朱德背起籮筐,拾糞積肥;周恩來、任弼時在短時間內成了紡線能手……經過359旅官兵辛勤奮鬥,南泥灣徹底變了模樣。

76歲的侯秀珍“講了一輩子南泥灣故事”。她公公劉寶齋上世紀二十年代入黨,曾是八路軍359旅的一名戰士。“聽我公公講,1941年開進南泥灣,戰士們把爛鐵都熔了,打成斧頭、钁頭、鐮刀,邊走邊砍樹開路,搭草棚子住在稻子地裡,白天種地黑天上山,點煤油燈挖窯洞。他們從早幹到晚,下午牛都‘下班’了,人接著幹!短短3年,359旅開出26萬畝地,多了不起!”侯秀珍邊說邊笑,“南泥灣是個好地方,你看我這身體,棒棒的!”

建黨百年,侯秀珍在家裡建了一座小型紅色博物館,裡面還有當年打的老钁頭。“過去流血流汗換來了新中國,現在咱這麼享福,不能忘了歷史。特別是年輕人,更不能忘!”侯秀珍說。

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紀念館,保留著359旅“又戰鬥來又生產”的痕跡。一塊樺樹皮、一截燒黑的木炭,是戰士們的紙和筆;紡車、香皂、水壺、毛巾,是發展副業的產物;老照片裡南瓜成山、牛羊遍地,毛澤東來視察,戰士給他口袋裡塞進一隻雞腿;統計圖表記錄著,1941年南泥灣就實現了100%肉油菜自給,到1944年,收穫糧食3.7萬石、蔬菜595.5萬斤……

“人民的軍隊是戰鬥隊、工作隊,也是生產隊。”這是1942年拍攝的紀錄片《南泥灣》的旁白。鏡頭裡,毛澤東欣然提筆為南泥灣題詞:“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三臺莊是359旅當年種水稻的地方,“85後”農民高利軍正在地裡忙活,邊幹邊跟記者諞:“這是跟延安大學合作的試驗田,種點稀罕的菜。這地可都是‘文物’,當年359旅開出來的!”他把手中鐵鍬一杵,又說道:“我跟幾個合夥人一起,包了100個大棚,還有4000畝地。大棚種瓜果,銷路不愁;田裡種高粱,貴州的酒企跟我們籤合同,搞訂單農業。”

按照南泥灣開發區管委會的政策,當地農民的地,以高出市價50%左右的價格流轉給政府,交由種糧大戶或企業興辦現代農場、集約化經營。管委會統籌開發南泥灣,負責打造景區、蓋改善型住房、修水利設施、建溼地公園等。農民在景區或外地務工,人均增收過萬元。

南泥灣有陝北唯一的國家級溼地公園。夏日,天藍水碧,野鴨在蘆葦蕩裡歡遊,岸邊枝葉繁茂,遠山樹木蔥蘢,真不愧是“陝北的好江南”。經過20多年退耕還林還草、保護生態的努力,南泥灣開發區森林覆蓋率已達82%,林區面積比耕地多出10倍有餘。

1962年10月15日,人民日報刊發通訊《今日南泥灣》,文中寫道:“有人說:‘九旅沒有走,南泥灣還住著九旅的人!’原來,三五九旅離開南泥灣時,有八九名戰士留下來,在這裡落了戶。”

大生產運動開展80年後的今天,本報記者在南泥灣深深感到,359旅依然“沒有走”。當年的“一連”“二連”“三連”,已化作村莊的名字。更重要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南泥灣精神,至今並將永遠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申孟哲)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8月04日 第01 版)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75 字。

轉載請註明: 【來這裡打卡(39)】南泥灣,還是“陝北的好江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