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他是文物鑑定大師,

做古瓷鑑定已70多年,

被稱為“中國古陶瓷鑑定第一人”。

他閱寶無數,卻沒有一件私人藏品。

他從來不接私活搞鑑定,

是中國收藏界一面旗幟。

如今96歲高齡,仍耳聰目明,

每天堅持到故宮南三所辦公室處理案頭工作,

同時“與年輕人談談,學點新知識”。

他說“人要活到老,學到老”。

他就是耿寶昌


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耿寶昌,著名文物鑑定專家,擅長古陶瓷研究鑑定。1922年生於北京,祖籍河北束鹿(今辛集市,歸石家莊市管轄)。1936年在北京“敦華齋”做學徒,1946年自己開了一家“振華齋”古玩鋪。1956年應聘到故宮博物院工作,歷任修整組技工、副研究員、研究員。1960年畢業於文化部六聯幹部學校。1986年,將瓷器、銅器等文物80多件捐獻故宮博物院。


耿寶昌:火眼金睛鑑國寶


在北京的故宮裡,收藏了30多萬件珍貴瓷器,著名的古陶瓷鑑定大師耿寶昌每件瓷器都過過目。耿寶昌先生最得意的就是自己的雙眼,他從15歲做學徒的時候就開始練這雙火眼金睛。今年耿老已經90多歲了,他說自己雙眼的視力仍然是1.5。


在這幾十年當中,耿老為國家鑑定了數萬件一級文物,在文博界他被稱作是“人間國寶”。但耿老自己並不這麼認為,他風趣地說他是“人間國寶”,那是吹牛,反正吹牛不要錢!


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在他的鑑定生涯中最為人稱道的一次,就是1994年耿先生從香港的拍賣會上以110萬人民幣拍賣回的成化罐。


歷史上明代成化憲宗皇帝非常喜歡小器物,那個年代最常見的官窯瓷器都是碗、盤等小件,故有成化無大器之說。而這個通高31釐米,口徑17釐米的成化罐則是現存少有的大件器物。目前全世界也只有4只,而故宮的這個是唯一一個帶蓋的最完整的成化罐。但有人認為這個帶蓋的成化罐是假的,這個爭論一直持續到了今天。現在它的身價已經漲至2千萬人民幣。


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耿寶昌在孫瀛洲先生像前


耿寶昌的火眼金睛是在文物店做了10年學徒練就的。他的老師就是人稱“宣德大王”的孫瀛洲。孫先生是享譽20世紀中國博物館界的著名瓷器專家,上世紀30年代開的敦華齋是京城極其有名氣的文物店。15歲時,耿寶昌在初次來到敦華齋時,覺得文物店的工作看起來很乾淨,便留下來做了學徒,從此跟隨老師練古瓷鑑定的童子功。

  

在當了10年的學徒後,1945年,只有22歲的耿寶昌開了自己的文物店——振華齋,它的原址就在今天琉璃廠榮寶齋。雖然他年紀輕,但是在圈內名氣很大,那時他只看最美、最珍貴的東西。按照行內的規矩,作瓷器鑑定絕對不能把眼睛看窮了。解放後,1956年,故宮的老院長吳仲超對故宮原有的東西進行鑑定整理,便把過去年長有聲望的人網羅到故宮。老師孫瀛洲被請到故宮,他還向吳仲超舉薦了自己的得意門生——34歲的耿寶昌。

  

現在,耿寶昌已經在故宮工作了60多年。60多年來耿寶昌閱寶無數,博覽天下最精美的瓷器,促使他成為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半世紀故宮人生:從學徒到大師


對於1936年第一次來故宮參觀,耿寶昌的記憶似乎就像這床上雕刻的花紋一樣清晰。“那是在七七事變之前,當時正是春天,故宮裡非常殘破,到處是草和垃圾。門票是一塊大洋。”耿寶昌至今對當時在鐘錶館看到的一個“可以在一塊板子上滾動的”鐘錶記憶猶新。20年後他來到故宮工作,“那個東西還在那裡”。


1936年到1945年10年間,耿寶昌在孫瀛洲先生於東四南大街開的古玩店敦華齋內當學徒。10年出師後,耿寶昌開了自己的古玩店“振華齋”,直到1956年公私合營後,他在與當時故宮博物院院長吳仲超先生相熟的師父孫瀛洲先生的介紹下,在故宮招收文物人員時進入故宮工作,開始了自己半個世紀的故宮人生涯。


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1956年,故宮老院長吳仲超為了故宮的工作,廣泛從社會上招募文物人才。我的鋪子當時也停了。當時故宮待遇還不錯。我記得一下子就招來十幾個人,都是舊社會文物行業的從業人員。書畫、青銅器、玉器、瓷器和裝裱各個門類都有。”當時正是故宮的大調整時期,與今天的整理不一樣,耿寶昌他們從故宮各殿各角落開始蒐集整理了幾大類藏品,並設立專庫。有趣的是,耿寶昌的師父孫瀛洲先生在同一年也進入故宮工作,作為故宮的研究員。


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投身文物行業70多年來,耿寶昌眼見中國陶瓷在國人心目中地位的變化。“過去瓷器在中國人心目中並沒有太高的地位。”說起過去故宮對外展示館藏瓷器時,耿寶昌印象深刻:“當年的觀眾一看,又是破瓷器,連(展廳)門檻都不進。隨著現在中國古瓷器價格的迅速升值,觀眾對於故宮館藏瓷器的熱情也越來越高。現在一有館藏珍品瓷器展,展廳內的人多得擠不動。”故宮100多萬件藏品,瓷器和書畫就各佔三分之一。“舊社會青銅器價格高,後來書畫價格高,現在瓷器的價格漲了上來。但是與書畫相比,瓷器的價格仍有上升的空間。”


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對於故宮所藏的眾多瓷器,耿寶昌自言60多年來連看帶動手,很多都有印象。“那時候沒有電腦,比如說到某件瓷器,你必須知道在哪裡。故宮藏品中36萬件瓷器,耿寶昌雖然摸了幾十年,但卻謙虛地自言“有些認識”。“其實對於瓷器的鑑別,沒有那麼高深。就像大夫瞧病一樣,有些一看也就知道。”


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今天的人會更多地從經濟角度看待一件文物,但回首70多年的文物生涯,耿寶昌感嘆自己開古玩店的生涯是“一種真正的文化享受”。不論金錢和價值,只看藝術和歷史。正如在所有的中國瓷器中,雖然近年有元青花和明鬥彩的火爆,但耿寶昌言談最喜歡的是宋代的素色瓷。那是一種文人的審美情趣,“比如天青色的鈞窯,非常地雅緻”。


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從1956年第一次來到故宮到今天,耿寶昌與故宮的淵源有60多年之久。按他自己的話說,幾十年來故宮沒有太大的變化,還是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耿寶昌歷數故宮內長壽的大師不止一人:王世襄先生、徐邦達先生、朱家先生。故宮內養心殿取自孟子“養心莫善於寡慾”。這些國寶級泰斗似乎都領悟了其中真諦,皆於無慾中有所追求。


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耿寶昌與“四字真言”


“型紋釉款”是藝術市場中瓷雜市場參與者們和陶瓷愛好者與收藏者們口中的四字真言,其實質就是在鑑定鑑賞古董瓷器的過程中,按照耿寶昌總結的“造型、紋飾、胎釉、款識”的鑑定要領作為考量步驟和評判標準,“型紋釉款”就和“望聞問切”一般成為了被普遍遵循的“標準經驗”,而對於本就專業壁壘高聳的藝術市場行業而言,能造成這樣局面的目前只有耿寶昌一人。就這個層面而言,儘管耿老自己不太在意,但事實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藝術市場,特別是中國陶瓷藝術品市場的發展程序。


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青花庭院仕女圖高足碗  明宣德


一、造型


明清瓷器的各類器型,多能較為準確地反映明清各朝當時的生活習俗、審美標準、社會風貌和技術條件。在鑑別中,要重視對時代風貌的研究,並對其不同的風格進行詳細瞭解,分析對比,有了準確的器型概念 ,就不難掌握其規律,對低劣的贗品就不難識破。仔細觀察、經常測量,細緻地識別胎質、釉面,隨時收存歷代瓷片標本,勤加觀察和比較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也只有透過實踐,積累豐富的經驗,才能逐步掌握器型的主要特點。


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五彩人物紋碗  清雍正


二、紋飾


明清不同時期的瓷器紋飾都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不同的風格特點。在斷代和鑑別真偽時,重要的是觀察、比較同時期與相近朝代其它工藝品的圖案、畫意等特徵,舉一反三,互相印證,即可發現時代的特徵和共同的規律。作大量細緻的對比分析,瞭解其風行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也是必不可少的。還要把握紋飾施彩方面的時代特徵。鑑定真偽,還可根據紋飾的筆法。鑑定還需結合其他方面的特徵,正視側視,仔細觀察,研究辨析。


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五彩山水人物瓶  清康熙


三、胎釉

就瓷器而論,胎為骨,釉是衣。細緻觀察胎體和釉面,是斷代和鑑別中很重要的。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在胎釉成分和燒造工藝上都有比較顯著的差別,可資代表當時的時代風格。鑑別胎質時,可從器足的無釉處觀察,注意胎土淘煉的純淨與燒結的縝密程度。以各個時期所具典型足形來斷代和辯偽也是一種切實可行的途徑。研究並類比各個時代不同形式的器足特點,找出其繼承、發展、演變的規律,和研究造型、紋飾一樣至關重要。


對於明清兩代各品種釉面的觀察,除以雙眼直觀外,必要時還可藉助放大鏡。從釉面的新舊光澤上,可以辨別真偽。各時期施釉的厚薄,釉面的瑩潤與乾色,釉質的縝密和疏鬆,及濃縮、積釉 情況,也是鑑定真偽的一個重要依據。對於明、清瓷器胎和釉所表現的時代特徵,必須聯絡考察,不可偏執一方,並需結合其他方面來共同判斷。若能經過長期實踐和切磋,總結它們的發展規律,甚至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方面加以研究更佳。造型、紋飾、款識、釉色、胎質等鑑定方法必須同時並用,方能收到殊途同歸、全面一致的效果。


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豇豆紅釉萊菔瓶  清康熙


四、款識


明清瓷器各代款識千差萬別,以款識特點來斷代和辯偽也就相當重要。體會各代款識的不同風格,首先可以從研究書法入手,然後將真假實物款式相互比照,結合實物反覆審度其字型的結構,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澤的深淺濃淡等。另外,也應當注意總結同一時期早、中、晚期款識不盡相同的變化規律。 


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清康熙 豇豆紅釉萊菔瓶底款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600 字。

轉載請註明: 他被師傅稱為“傻小子”:卻成了一代古陶瓷的鑑定大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