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哥聊古玩:宋代五大名窯中最為神秘的哥窯瓷器!

晶哥聊古玩:宋代五大名窯中最為神秘的哥窯瓷器!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瓷器是中國最著名的手工藝術品之一,它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高階的瓷器也是古代皇家的收藏品。作為古代中國的特產,瓷器透過各種貿易渠道傳到各個國家,精美的古代瓷器在國外也成了收藏品。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至宋代時,名瓷名窯已遍及大半個中國,這是瓷業最為繁榮的時期。當時的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後來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

宋代的五大名窯久負盛名,但其中有一些概念至今沒有定論。

晶哥聊古玩:宋代五大名窯中最為神秘的哥窯瓷器!

一是五大名窯的排序並無定論。吉林大學文學院博物館系主任呂軍介紹,“五大名窯”的提法最早源於明朝,最終的排序是清末民初才定下來,它反映的是當時文人的一種喜好和認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沈嶽明表示,最早對宋代五大名窯的提法是“柴汝官哥定”,後考證柴窯是五代時期的,於是有了“汝官哥定鈞”的說法。瓷片收藏家白明談道,五大名窯的排序各說不一,其中汝、官、哥三窯都是單色青釉,其成品率只有千分之一,傳世量少,更珍貴些。

二是官窯名詞涵義多樣。今天所說“官窯”,一是指貢器,一是指官廠。貢器是由皇家遣官到產地監燒,“有命則貢,無命則止”,凡貢入皇家的瓷器,就稱官窯。官廠是由朝廷設立官員、專門興辦的窯廠,只為皇家燒造瓷器用品。通常所說的產自五大名窯的瓷器,均是指這五個窯口專為皇家燒製的產品,即貢器。從這個角度說,五大名窯均是官窯。而五大名窯中的“官”,則特指宋代的一個窯口。沈嶽明介紹說,南宋官窯使用的是幾十米長的龍形窯,中間的窯位是最好的,用來燒製貢瓷,其他窯位可能也同時燒製民間用品。

晶哥聊古玩:宋代五大名窯中最為神秘的哥窯瓷器!

三是官窯與哥窯“身世”未明。呂軍介紹,北宋時的官窯窯址迄今還未發現,可能迭壓在今日開封城下;南宋時的官窯窯址一處在杭州鳳凰山,一處在杭州烏龜山。哥窯的窯址在何處,至今並無公論。從傳世品來看,南宋時官窯瓷器與哥窯瓷器差別微小,故有“官哥不分”之說。而且哥窯雖是宋代名窯,但宋代文獻中並無“哥窯”一詞,哥窯最早見於明人記述。有學者懷疑,所謂五大名窯說很可能是明代古董界的臆造。

哥窯,是中國陶瓷史上一個神秘而有趣的話題,關於其窯址歷來存在著很多爭論,且後代文獻常是一鱗半爪。雖然數十年來與哥窯相關的考古實物資料不斷增多,但由這些實物資料得出的結論往往與文獻記述無法對應,有些甚至南轅北轍,因此哥窯至今依然迷霧重重。

晶哥聊古玩:宋代五大名窯中最為神秘的哥窯瓷器!

呂軍介紹,哥窯的窯址有三說:一是浙江龍泉,曾在龍泉出土一批黑胎青瓷,與文獻記載的哥窯特徵相符;二是杭州,明代的高在《遵生八箋》中認為在此;三是景德鎮,傳世哥窯的成分與同時期景德鎮瓷器的成分相同。考古發掘南宋內司官窯時,在元代地層出土一些瓷器殘片,它們的特徵與哥窯瓷器接近,因而有觀點認為,傳世哥窯有可能是後代仿製哥窯的產品。

沈嶽明認為,南宋內司官窯元代地層的發現,就是元末新燒的哥窯。他介紹,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考古發掘龍泉溪口窯址時,發現那裡的出土瓷器與文獻中哥窯瓷器的特徵一致,因此認為此地即為哥窯窯口。但後來研究又發現,此處瓷器的特徵與被稱為哥窯的傳世瓷器的特徵又有區別。於是就將前者稱為龍泉哥窯,後者稱為傳世哥窯。

晶哥聊古玩:宋代五大名窯中最為神秘的哥窯瓷器!

沈嶽明認為哥窯就在龍泉,佐證有三:其一,目前發現的文獻中,只有個別記載未提到龍泉;其二,在各地群眾相傳的歷史中,只有龍泉這個地方無人不知哥窯。其他地方如果有過如此著名的窯口,為何沒廣泛流傳下來;其三,在宋代,龍泉窯的規模和知名度都十分顯著,為何沒有列入五大名窯?就是因為用哥窯代表了。

宋代瓷器究竟有怎樣的文化魅力,會歷來為人們重視喜愛?常常對著一片碎瓷片一看就是一個晚上的收藏家白明,說自己是把兩宋瓷器當作書來讀的。

晶哥聊古玩:宋代五大名窯中最為神秘的哥窯瓷器!

他介紹說,宋代瓷器代表了中國單色釉瓷器燒造的高峰。在五大名窯中,鈞窯有窯變,定窯是白瓷,而較為珍貴的汝、官、哥三窯,則都是青瓷。宋代青瓷上承五代,五代時最著名的是浙江越窯秘色瓷,因陸龜蒙的詩句“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而有“千峰翠色”的美譽。雖然只是一種青色,但細看或呈湖水綠,或呈天青,把大自然的美都凝固在瓷器上了。

宋代瓷器的單色釉,深沉樸雅,精氣內斂,今天依然仿製不出來,因為對當時文化的感覺很難把握。宋瓷單色釉那種平和的顏色,正符合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彷彿是修身養性的君子,將會心的微笑定格了。

晶哥聊古玩:宋代五大名窯中最為神秘的哥窯瓷器!

宋代五大名窯燒造的瓷器,除定窯有部分是普通日用器具外,其餘基本是仿青銅器形的禮器或只是供人把玩。這些器具在造型上,古人給後人在美學創新上幾乎沒有留下任何餘地或高或矮,或粗或細,或方或圓,無論什麼地方,只要改變一點,看起來就不順眼。由此觀之,一件瓷器的工藝、造型、紋飾之中,隱含的是經濟發展的歷史,社會文化的狀態。

對古陶瓷,通常是研究其編年,即什麼年代燒製;造型,即什麼器型;工藝,即用什麼方法燒;成分,即為什麼會產生各種胎釉特徵等。上世紀20年代開始,古陶瓷專家陳萬里率先將考古方法用於陶瓷研究,這種採用文獻與考古資料相結合的方法獲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如今,科技方法的介入為古陶瓷研究開闢了新的天地。比如,由於各地的瓷土資源不同,其化學成分亦不同,使用科技手段對胎釉的化學成分進行分析,把已有定論的瓷器的成分資料作為參照,透過比對,可以推測甚至確定產地、窯口。

晶哥聊古玩:宋代五大名窯中最為神秘的哥窯瓷器!

分析方法分為有損和無損兩種。沈嶽明介紹,對於數量較多的,比如南宋官窯出土大量碎片,可以採用取樣分析方法在標本不顯眼的地方鑽取或刮取一定量的粉末進行檢測,對文物本身是有損傷的;而對於存量少、器物完整的珍貴文物,就應採用無損的方式如紅外線探傷、光譜儀分析文物礦物成分等。

傳世哥窯總數不過百餘件,比元青花存世量還低,目前主要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基本是宮廷舊藏。由於宋以後歷朝歷代均有仿哥窯製品,因此,宮廷收藏品中亦可能有後代仿品。這些仿品做工極為精緻,僅用肉眼無法完全甄別。鑑於此,結合先進的科技手段,對文物逐一進行無損分析,成為目前通行的研究手段。

晶哥聊古玩:宋代五大名窯中最為神秘的哥窯瓷器!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44 字。

轉載請註明: 晶哥聊古玩:宋代五大名窯中最為神秘的哥窯瓷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