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觀點
深層剖析青島樓市
青島作為島城,海岸線漫長,合併膠南後的青島西海岸新區更是獨自擁有282公里海岸線,然而海岸的獨特魅力在早期並沒有引起特別重視,加上經濟發展的需要,就有了多次填海造地過程,填海造地改變了原來海岸線的走向,黃島也隨著填海變了模樣,滄海桑田,一起感受下吧
黃島老地圖
“填海”當時一度成為青島沿海區域改革開放的代名詞。《膠州灣圍填海的演進過程及其生態環境影響分析》的論文寫到:
1986年以前膠州灣圍填海主要用於圍海曬鹽,鹽田面積佔到了當時整個圍填海面積50%;
20世紀90年代,膠州灣大範圍的圍填海都用於海水養殖,面積由 1986 年的11平方千米迅速增長到2000 年的33平方千米,佔到當年整個圍填海面積的 40%;
2006年前灣港填海時的新聞照片
2000年至2010年,膠州灣填海進入工業填海時期,圍填海活動大部分在黃島前灣港、保稅區和薛家島沿岸船廠等,港口與工業作為圍填海的新主題一直持續到2010年。
1984年黃島海岸線
2019年的黃島海岸線
從圖中可以看到,前灣港和維多利亞灣缺口明顯變小,唐島灣也有小幅度變窄,中部多了一個小尾巴,即現在的星光島和靈山灣龍璽地塊。
保稅區
油港區
紅石崖
但填海熱潮引來生態災害,2010年起,青島市啟動膠州灣海洋生態綜合整治,2012年出臺《膠州灣保護控制線》,為膠州灣的填海熱潮畫上了句號。
然而,填海工程又轉移至膠州灣以南的青島西海岸上馬。萬達東方影都趕上了最新一輪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的填海熱潮。
2013年9月12日,萬達集團競拍到多宗原膠南市濱海大道和原黃島區前灣港南港區內的土地,根據規劃,用於建設投資500億的東方影都和200億的遊艇產業園,兩個專案都是人工填海造出的土地,遊艇產業園地塊為早期工業填海時期的成果。
維多利亞灣
星光島附近
東方影都專案自2013年開始施工,至2014年10月“星光島”的填海作業已基本完成,工程採用先圍後填的施工方式,土方主要來自於開山石回填。
萬達遊艇產業園即現在的融創維多利亞灣,原規劃為產業園,總佔地面積22.87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生產車間、研發樓、辦公樓、展覽中心、宿舍等。顯然原來這個規劃,更符合周邊都為工業的片區特點。
2013年8月,西海岸四個專案進行海域使用申請公示,確定了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央商務區南部岸線將有超過175公頃的海域將要填海建設旅遊度假專案(後期規劃更改,變為寫字樓,即現在的靈山灣龍璽地塊)
2010年,深圳多個填海造地小區出現沉降現象,引起廣泛關注,現在不少人也擔憂青島西海岸新區填海地塊的住宅會有安全隱患。維多利亞灣、星光島、靈山灣龍璽都為最後一輪的填海地塊樓盤,唐島灣北岸區域多個樓盤建在前期填海地塊上,這麼多年,並沒有相關沉降的報道,由此可見,填海地塊的安全性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差。
唐島灣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保意識的強化,西海岸新區啟動了藍色海灣整治行動,2016年至2018年3年時間,完成薛家島後岔灣至琅琊鎮胡家山段海岸線約129公里整治,努力還原海岸線自然面目、保護近岸自然風貌和歷史文脈,不斷改善海岸線生態環境。
2020年7月2日,作為海岸線生態整治恢復工程的一環,涵碧樓41棟海景獨棟別墅被拆除,成為海岸生態整治的標誌性事件。
注:文中圖片來自於網路,版權歸屬原作者,文中黃島和西海岸新區有混用,指的是同一個區域。
- END -
編輯:高山仰止
評論,並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