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追豹!不畏雪崩、懸崖峭壁,他們拍到了“最美貓科動物”

雲上融媒新媒體中心釋出

圓耳短臉,眼睛如藍寶石,背部厚密的長毛碎銀般地閃閃發亮,身體細長呈流線型,毛茸茸的尾巴粗壯而有力……這討喜的模樣,是被稱為“最美貓科動物”的雪豹。拍攝下這段珍貴素材的紅外相機,兩個月前剛被布控在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處雪山之巔,從相機的布控到素材收集、資料分析、制定科學的守護計劃,這背後是守護雪豹的巡護員們一路堅守的身影。

雪山追豹!不畏雪崩、懸崖峭壁,他們拍到了“最美貓科動物”
上山做雪豹調查需要徒步好多天。

“不管有多難到達,都要知道它們在哪”

海拔4000—5700米,終年積雪,這裡離藍天很近,離俗世很遠。如果你是一個戶外探險愛好者,可能會帶著熱情在這裡開啟一段短暫的旅行。然而,對木江坪保護站站長施小剛和團隊來說,這裡就是他們日常工作的地方。

守護雪豹首先要從調查雪豹開始,弄清楚它們有多少隻、都生活在哪裡。

2017年,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始全面啟動雪豹的監測與調查。對比大熊貓,現在雪豹的資訊和資料還太少,亟需廣泛而深入的調查。

佈設紅外相機就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種調查方式。

施小剛至今仍記得,那年6月,他帶領團隊到正河錢梁為雪豹佈設紅外線相機,途中,他們需要翻越海拔5500米的“死亡之口”——神鷹崖埡口。儘管時值盛夏,神鷹崖埡口的積雪也深達兩米,這是錢梁最兇險的地段之一。

更不巧的是,當天這裡還大霧瀰漫,能見度不足5米。15個隊員手牽著手,拉成一條線,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踩著前一個人的腳印往上爬。

“當時我走在倒數第二個,幾乎伸手不見五指,根本不知道前面的情況怎樣。”施小剛記得,自己當時走在倒數第二個,前面的隊伍開始在視線中越加模糊。他心裡著急,但又不敢張嘴叫喊,怕引來雪崩。

“後面的人呢?聽得到不!跟上了沒有?”正在猶豫時,前方隊員傳來焦急的呼喚,叫聲迴盪在山稜上,沒一會兒,頭頂上就傳來沉悶的轟隆聲。

“遭了!雪崩了!”暴風雪裡眾人迅速後退,施小剛看著雪浪幾乎在自己眼前滑過,他轉身向一塊石頭撲倒,鼻子在猛烈撞擊下受了傷。

過了好一會兒,風雪才漸漸平復。施小剛從地上爬起來,立刻開始清點人數。全隊15人,一個沒少。他鬆了一大口氣。稍做休息調整後,施小剛又帶著隊伍繼續往上爬。

時間過去了三年,每每回想起這段經歷,施小剛還是心有餘悸,然而對他來說,這不算是幾十年保護生涯裡最驚險的一段,這不過是“巡護的日常”。

雪山追豹!不畏雪崩、懸崖峭壁,他們拍到了“最美貓科動物”
雪山追豹!不畏雪崩、懸崖峭壁,他們拍到了“最美貓科動物”
雪山追豹!不畏雪崩、懸崖峭壁,他們拍到了“最美貓科動物”
守護雪豹的巡護員在雪地裡艱難前行。

拍到500次雪豹的身影

“透過調查弄清楚雪豹的數量,以及生活的地方,才能發現它們面臨怎樣的生存問題,才能更好地守護雪豹和它們的棲息地。例如我們下一步希望透過紅外相機的資料分析出動物頻繁活動的區域,對這些區域進行嚴格管理;還要進一步研究雪豹作為頂級捕食者與食物物種的分佈關係,用科學指導保護。”

1992年畢業後,施小剛就成為臥龍自然保護區的一員。28年來,他先後參加過兩次大熊貓全國調查和2017年啟動的臥龍雪豹調查監測。

目前,施小剛和團隊已經發現在保護區雪豹棲息地和潛在棲息地的438平方公里範圍內,拍到500多次雪豹影像。

基於目前的資料分析,施小剛判斷在臥龍保護區錢梁山觀測點,海拔4000米至5700米的12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雪豹的數量超過9只。這說明臥龍保護區或是中國西南山地野外雪豹種群數密度分佈最高的地方,而臥龍也因此成為全世界範圍內距離千萬級人口大都市最近的雪豹出沒地,這讓大家都感到很驕傲。

但調查和守護雪豹的難度很大,因為它們棲息在有裸岩的高山上,海拔高,地勢陡峭。上山做雪豹調查需要徒步好多天,通常都要穿過海拔較低的森林再到白雪覆蓋的山巔之上。揹著沉重的裝置、戶外裝備和食物跋山涉水,還可能遇到惡劣天氣,甚至雪崩等,對隊員的身體和心理素質都是極大的考驗。

在野外進行雪豹調查,不僅難度高,裝置損耗率也極大。施小剛曾以紅外線相機舉例,可能放出去20臺,只能收回12臺。損失的那些不是被水淹了,就是被好奇的動物破壞掉,也有被非法進入保護區的人偷走的。

雪山追豹!不畏雪崩、懸崖峭壁,他們拍到了“最美貓科動物”
雪山追豹!不畏雪崩、懸崖峭壁,他們拍到了“最美貓科動物”
守護雪豹的巡護員在簡易帳篷裡休息

雪豹保護已不能再等

儘管雪豹保護的一線工作者都在辛苦付出,但在中國,對雪豹的調查還遠遠不夠。

資料顯示,全球大約有60%的雪豹種群和棲息地分佈於此,但調查過的地方尚不足棲息地的2%。沒有準確的資料,就無法瞭解雪豹的生存情況,更無從制定保護策略。

施小剛介紹,從2017年開始到今年,臥龍潛在雪豹棲息地才調查了一半左右,還需要很大的人力和資源的投入。

中國的雪豹保護已不能再等。和大部分珍稀動物一樣,人類活動干擾、棲息地破碎化、氣候變化等問題,正讓雪豹面臨著生存的危機。

而由於雪豹是高山生態系統的關鍵物種,保護了雪豹和其所在的棲息地,就保護了與它們共享同一生態系統的其他動植物。除此之外,它們的棲息地還是多條世界重要河流的源頭,如黃河、長江、瀾滄江等,守住了這些棲息地,受益者不只是上游的野生動物,還有下游的數十億人口。

一起助力“守護雪山精靈雪豹”

近幾年,雪豹慢慢走進公眾的視野,大家開始知道在西部高山上有一種大型貓科動物叫做雪豹。但是相對於雪豹棲息地覆蓋範圍、它的生態價值以及它代表的生態系統所提供的服務對人類的重要性,公眾的知曉度還遠遠不夠。

為了支援雪豹保護工作,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發起了“守護雪山精靈雪豹”專案,不僅開展雪豹棲息地與種群密度調查和監測巡護,還為雪豹調查和巡護隊員提供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

專案負責人何欣表示,專案已經嘗試著在四川、甘肅、新疆、青海都開展了一些雪豹的調查和保護的工作,希望透過這些工作,能充分動員政府、企業、保護組織、科研院所、社會公眾等力量,共同支援雪豹保護工作。

而騰訊99公益日對雪豹守護專案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在今年的99公益日活動中,雪豹專案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和來自企業及公眾的愛心捐贈,這對擴大專案影響力、為調查提供所需裝置和資源、為巡護員提供堅實的後勤和技術保障有很大的幫助,離摸清中國雪豹“家底”的階段目標更近了一步。

正如施小剛所言,騰訊公益“守護雪山精靈雪豹”專案雖然只開始了兩個月,但讓很多人開始認識雪豹,加深了對這一物種的瞭解。專案還向公眾宣傳了雪豹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它們的棲息地所提供的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態服務。“最讓我開心的是,該專案向大家展示了我們巡護員在雪豹調查和保護工作中的真實場面,大家認可、支援我們的工作,我覺得這一點很欣慰。”

何欣表示,專案將繼續與騰訊公益一起合作,在資金和傳播兩方面為雪豹保護和一線巡護員爭取更多資源,今年籌集的款項是用於支援一線的雪豹保護工作。在下一次的99公益日活動中,雪豹專案將給大家帶來更多的一線保護故事、保護成果等,把這些內容分享給支援過或者對雪豹保護感興趣的公眾,希望大家能持續關注,一起守護我們的“雪山精靈”。

出品:雲上融媒新媒體中心

來源:雲南資訊報  雲上融媒記者徐蓉 董入榕

圖片:均由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編輯:餘   倩

初審:王衛東  複審:陳新明    終審:李銀和

一校:龔麗萍  二校:何   笛    三校:肖   蕾

餘倩   籤清發布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828 字。

轉載請註明: 雪山追豹!不畏雪崩、懸崖峭壁,他們拍到了“最美貓科動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