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薩米在自己的商鋪前為顧客介紹手工托盤。 潘雨潔 攝
中新網西寧2月7日電 題:巴基斯坦青年薩米的中國“遊與歸”:希望與懷念中向前
作者 潘雨潔
核桃木盤身線條流暢,邊緣刀刻精美紋樣,內部可分格可摺疊……在薩米的“抖音”直播間,普通托盤經一番雕琢“變身”手工藝品,片刻吸引不少網友問詢。
“春節期間,中國人家中都會擺放托盤,各地、各民族顧客都喜歡我們的手工產品,也出口迪拜、馬來西亞等地。”薩米說。
在薩米的家鄉巴基斯坦拉合爾市,木雕藝術品是當地一大特色,不少家庭參與制作,技藝祖輩相傳,薩米一家亦是如此。
然而,木雕製作過程枯燥,十分考驗細心和耐心。因不願跟著爺爺學手藝,2006年,年輕的薩米獨自離鄉,遠赴中國南京學習中文。某次同學聚會上,他偶然認識了一位“會跳舞的學妹”,由此改變了之後的人生。
“那時候,他每次從巴基斯坦回中國,都不遠萬里把家鄉特產帶給我。”薩米的妻子周莉回憶,雖不是貴重禮物,但被他的真誠打動,兩人開始交往。
在周莉幫助下,薩米循序漸進,“每天學十個漢字,逐個幫他檢查、糾正。”她說。學習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周莉總及時出現,幫助他協調溝通,感情在陪伴中漸漸累積。
“中文太難了,到現在,我還是隻會寫她的名字。”薩米笑著說,雖然難,但只要是心底所愛,手上就能寫出來。
這段讀書經歷也改變了薩米的想法。2017年,夫妻倆來到青海西寧經營手工藝品商鋪,希望將巴基斯坦的特色帶到中國。
此後幾年,不僅生意從線下拓展到線上,共同打拼的兩個“異鄉人”,也漸漸愛上了高原小城的生活。
南方姑娘周莉學會了西北高原的特色菜“炕洋芋”,薩米也在青海的民族美食中嚐到了似曾相識的家鄉味道。“這裡的生活、飲食習慣與巴基斯坦有點像。”令他感到方便、舒服。
“現在我們回巴基斯坦,最饞的就是開在當地的西北拉麵館,排隊也要吃。”周莉笑著說。
看過南京的夫子廟、北京的紫禁城,薩米被中華文化吸引,也關注他的“同行”們。街頭張貼的剪紙窗花、飯館裡的長嘴銅壺、酒器茶具,“走到哪裡都能看到精美的手工品”,在他看來,中國的“能工巧匠”都藏在日常生活中。
“從小,我們都知道中國是‘哥哥國家’,課本上寫中國與巴基斯坦是‘患難兄弟’。”薩米想起童年時期,駐守中巴邊界的軍人父親與中國士兵常常往來,“一次,爸爸搬了一大袋松子,大家圍在一起吃。”
薩米的微信名叫“巴鐵愛中國”。去年河南發生暴雨災害,他第一時間發動其他巴基斯坦朋友一同向災區捐款。
在中國生活十幾年,薩米不喜歡聽到自己被叫“老外”,“我的妻子、孩子都是中國人,我的事業會在這裡繼續,中國早已是我的家。”
春節假期,薩米陪同周莉回到故鄉南京,提前準備好給妻子父母的“紅包”。“我的爸爸已經去世,媽媽遠在巴基斯坦,是他們把我當成兒子,關心、照顧我的一切,教會我感受生活的美好。”薩米說。
最初語言不通、難以適應的陌生異國,如今變成安居樂業,兒女雙全的故鄉。
年輕時不願從父輩手中傳承的手藝,如今卻寄託著對他們滿滿的懷念……
薩米覺得,人生際遇充滿未知,想法會隨時間改變。“但不變的是,我們的生活總在希望與懷念中向前走。”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