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橋的橋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五通橋的橋

五通橋是有名的水鄉,連線人們心靈的自然是那些匠心獨具的橋。以橋得名,五通橋境內有名有姓的古橋新橋有100餘座。這個小城位於四川樂山城南20公里,自清乾隆年間鹽業鼎盛後,五通橋的鹽商們因鹽致富。為了鹽運便捷,官府、鹽商、民眾紛紛慷慨捐款,在兩河口修建了一座石拱橋,橋頭立石碑,刻有“五通橋”三個大字。歲月變遷,本是橋名的“五通橋”逐漸演化為地名。

橋文化的繁榮與發展源自當地豐富的水資源。岷江、茫溪河等水系縱橫交錯,城中心更是四面環水,橋是當地人出行的必備通道。據記載,民國時期五通橋境內已有橋樑48座。橋,連通了當地的交通要道,而橋的變遷,則貫穿了五通橋的古往今來。五通橋的橋,橫亙於歷史和現實之間,成為城市文化的核心部分,至今依然散發炫目的光彩。

在這裡,因為水系的不同,橋的樣式也多種多樣。村寨裡,青石拱橋是人們走村串戶的必經之路,更是村裡的文化符號;江河上,岷江大橋橫跨城市兩端,雄渾的江水滔滔不絕,靜默的大橋更顯厚重壯闊。而最令五通橋人魂牽夢繞的,自然是那舟橋合一的水上浮橋。它於1956年建成,由數十隻小船連成一座長橋,既可通人,又可移動,造價經濟實惠又便捷,直到現在,依然為當地居民所使用。它連線著水鄉最繁華的兩個街區,鐫刻著當地人難忘的城市記憶。作家李準面對“長橋臥波”的美景,欣然吟唱:“祖國山河第一嬌”。

千年流水,給五通橋增加了活力與靈動。每當傍晚,忙碌了一天的市民喜歡沿著種有數百棵古榕的岸邊散步,江水上有星星點點漁火閃耀,江岸柳枝依依而垂。春夏時節,五通橋還會呈現出白鷺雲集、漁舟唱晚的絕好景觀。

五通橋人曾經夢想著透過橋看到外面的世界,但狹窄的橋面並不能完全適應需要。如今,五通橋的橋,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小橋流水人家”到“一橋飛架南北”,四通八達的大橋,以不同的姿態,改變著五通橋人的生活。

橋通五洲,積厚流廣。流動的江河,靜默古樸的橋樑,見證著這個製鹽小城的發展。五通橋的橋,濃縮了五通橋的發展,每一個細小的變化都在講述著這裡的人們走出去的勇氣與信心,講述著融通、溝通、聯通的和諧故事。五通橋的橋屬於歷史,屬於現在,更屬於將來。漫步這座城市,尋找它美妙豐富的意蘊,才發現橋是這裡的根與魂。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26 字。

轉載請註明: 五通橋的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