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源遠流長,是亞洲和中國的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它發源於青海省唐古拉山,最終匯入東海。一路上氣勢磅礴,大小湖泊與干支流眾多,可謂“遠似銀藤掛果瓜,近如烈馬嘯天發。雄渾壯闊七千裡,通絡潤滋億萬家。”
01長江裡發現一種“怪豬”,與大熊貓一樣憨態可掬,一天到晚都在微笑
鄱陽湖贛江溝子口附近,當地居民發現10多隻長江江豚你追我趕、競相躍出水面,如接力賽般往湖口游去,場面十分壯觀。其實,還有一家三口更加有趣,1只長江江豚媽媽背上還揹著1只笑口常開的幼崽,長江江豚爸爸卻在旁邊偷懶。
在長江眾多的水生動物中,有兩種中國特有的古老物種——白暨豚和長江江豚,這兩種水中珍稀動物備受全球關注。2500萬年以前,它們就生活在長江裡,可稱為“水中大熊貓”。如今白暨豚這一物種已經滅絕,只剩下長江江豚孤零零生活在這裡。
長江江豚與大熊貓一樣憨態可掬,看起來就像一直在微笑。但這種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水生哺乳動物,卻不像大熊貓那樣廣受歡迎。
在當地漁民眼中,長江江豚曾經頗受歧視,被稱為“江豬”,漁民認為遇到它就會不祥,因為只要見到江豚迎著風頻繁露出水面,將要風浪大作。
02雖然名“江”豚,其實大量分佈在海里,全球只有一種生活在長江裡
據《中國動物志》介紹,江豚隸屬鯨目鼠海豚科江豚屬,它是唯一一種沒有背鰭的鼠海豚科,因此也把它們稱為露脊鼠海豚或者無鰭鼠海豚。江豚屬共有3個物種:它們分別是長江江豚、東亞江豚與印度洋江豚。
江豚雖然名“江”豚,但其實大量分佈在海里,也有一種在淡水中生活,像長江江豚。
海里的江豚分佈在整個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從東部的日本海,到中國沿海、東南亞,一直到印度洋的波斯灣沿岸都有分佈,是一種小型豚類。在中國,多見於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入海口,通常棲於鹹淡水交界的水域內。
長江江豚在長江中下游的淡水中生活,就是人們俗稱的江豬,中國特有物種,棲息在由淺到深的河床了,曾經也有一些生活在茂密的紅樹林和沼澤地。
2017年5月9日,長江江豚升級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曾經是窄脊江豚的指名亞種,2018年升級為獨立物種,不再是窄脊江豚的亞種,取名長江江豚,世界鯨豚類物種增加到90種。
03圓滾滾的腦袋,擁有與大猩猩相似的智力水平
江豚形似海豚,但是比海豚要小一些,可以說是海豚的表兄弟。與大多數鯨目動物一樣,他們非常聰明,擁有智慧的大腦,這使得它們能夠形成複雜的社會關係。其中,長江江豚被認為擁有與大猩猩相似的智力水平。
最可愛的要算它那圓滾滾的腦袋了,額部隆起,稍微向前凸起。所以從前面看上去,像是在微笑,因此又被叫做“會微笑的江豬”。
它的眼睛比較小,與整個頭部看上去很不配,可以想象它的視力一點不好,不過很正常,別人不靠眼鏡看東西;吻部短而闊,上下頜幾乎一樣長;牙齒短小,左右側扁呈鏟形。
成年江豚體長為110-180釐米,最長可達190釐米,體重100-200千克,最重的達220千克。江豚身體中部最粗,橫剖面近似圓形。
全身為鉛灰色或瓦灰色,唇部和喉部為黃灰色;腹部顏色淺亮,有一些形狀不規則的灰斑。有的在腹面兩個鰭肢的基部和肛之間的顏色變淡。在繁殖期,雌還帶有淡紅色。
04擁有哺乳動物中最輕的骨骼,背上沒有背鰭,鼻腔卻有9個鼻道囊
江豚有個最顯著的特徵,背上沒有背鰭。後背在應該有背鰭的地方,生有寬3-4釐米的皮膚隆起,並且具有很多角質鱗,估計是背鰭退化所致。
鰭肢較寬大,呈三角形,末端尖,長約為體長的1/6。尾鰭較大,分為左右兩葉,呈水平狀,兩尾葉水平寬約為體長的1/4。
據《自然》介紹說,江豚擁有哺乳動物中最輕的骨骼之一,平均只佔其總體重的3-5%。它們還有融合的頸椎,前5個頸椎癒合,肋骨通常為14對。有一得必有一失,儘管這大大降低了頸部的彈性,但有助於提高它們在水中的穩定性。
它們還有一個特殊設計的鼻腔通道,內襯有9個鼻道囊,少數有10個,即前庭囊、鼻額囊、前頜囊和犁鼻囊各1對,副囊大多單個,少數1對。這些囊可開啟或可關閉,可以讓通道內的所有空氣被捕獲或釋放。
05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與同伴交流時,叫起來像羊又似鳥鳴
江豚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語言,它們能發出兩種不同的脈衝訊號:一種是高頻脈衝訊號,用在探測環境或尋找捕食;另一種是低頻連續訊號,用於與同伴之間的交流。
據科學家研究得知,高頻脈衝訊號是由一連串的單個高頻窄脈衝所構成,一般在20-120個之間,叫做聲納訊號或稱為回聲定位訊號。它們依靠這種訊號來進行回升定位,主要是在探測環境、捕食時發出這種訊號。
與高頻脈衝訊號相比,低頻連續訊號是時間上相對比較連續的訊號,由於頻率的高低不同,我們聽起來比較像別的動物的聲音,有的類似羊在叫,有的如同鳥在鳴。發出這樣的聲音,通常是在與同伴之間交流資訊。
06喜歡跟在大船後乘浪而行,動不動就吐出1米遠的水,還會“拜風”
長江江豚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強,從4-20°C的水溫,它們都能正常生活。不過,它們有個癖好,喜歡單隻或成對出行,即使結群,一般也不會超過5頭。每當江中有大船駛過,它們很是調皮,喜歡緊跟在其後,乘浪而行。
相對來說,別的江豚比較安靜,但是長江江豚性情活潑,比較愛動,遊動的速度也很快。它們像個小孩子,總喜歡在水中上游下竄,不停地跳躍、點頭、噴水、翻滾與轉向,水面常常被攪得波浪不止,水花四濺。
當這種可愛的傢伙直立遊動時,也不害羞,其身體2/3的部位都露出水面,還能與水面保持垂直的姿勢,能持續5-10秒鐘。側遊時,其尾鰭的一葉露出水面,左右搖擺,從空中劃過,像人在水中表演雜技。
一旦受到驚嚇,這傢伙急速遊動,然後多次騰空而起,整個身子基本上都露出水面,僅僅留下尾葉在水中向前滑行;有個時候,全身躍出水面,有半米高。
畢竟屬於鯨類,動不動就吐水。將頭部露出水面,一邊快速地向前遊進,一邊將嘴一張一合,並不時從嘴裡噴水,有時可將水噴出50-100釐米遠。
江面上若有大風出現,長江江豚還會“拜風”。這時候,江豚大都面朝起風的方向,“頂風”出水,身體露出水面很高,呼吸頻率隨之加快。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解釋說,之所以這樣,很有可能是因為天氣變化前氣壓較低,使它不得不增加呼吸頻率,以獲得足夠的氧氣。
07結伴一起捕食,捕到魚時,有時會把它拋向空中,玩耍一會兒再吃掉
長江江豚食性廣,只要是魚,都是它盤中的菜。一般以大銀魚、青鱗魚、鰻魚、玉筋魚、鱸魚與鱭魚等各種淡水魚或海魚為食。有時捕不到魚,也拿蝦類、軟體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來填飽肚子。
覓食的時候,如果發現魚群,長江江豚就會結伴同行,一起捕食。它們知道,靠自己單個的力量,很難捕到理想的食物。它們捕食的流程簡單粗暴,沒啥技術含量,不過捕食途中忘不了調皮一下。
第一步,一旦發現魚群,就向前猛衝,快速遊動,接著快速轉體,分開遊動,潛水不深,露出水面頻繁,呼吸聲也較大,常伴有前撲和甩頭的動作,在水面激起一些湧浪。
第二步,江豚們分散開,用尾葉擊水、攪水,驅趕魚群於一處,大夥一起把魚群包圍,被追逐的上百條銀白色的小魚,這時候嚇得跳出水面,水面上銀光閃閃,很是熱鬧。
第三步,幾隻江豚緊接著快速遊動,迅速衝向獵物,頭部靈活地轉動,以便認定準確位置。
第四步,銜住魚後,將魚頭調整為正對著咽喉的方向,一口吞下,然後轉身再去捕食別的魚。有的江豚比較偷懶,將幾條小魚銜在口中後,才一口吞下;還有更有意思的,還會將魚拋向空中,玩耍一會兒,再把它吃掉。這樣玩魚,真的好嗎?
第五步,當它們飽食後,也許是吃得太多了,有的在江中緩慢遊動,有的乾脆不動,懸浮在水中,打一會兒盹。心也真大,不怕天敵來把它們給吃掉。
結語
與人類只在地球上生活了幾千年的歷史相比,“水中大熊貓”白鰭豚和江豚都已在地球上存在了2500多萬年。可以說,它們才是地球上真正的“原住民”。很多科學家忠告人類,為了保護它們的家園,我們不應該一味追求經濟增長,而應該為後帶著想,更多地考慮如何持續長久與生物共存。
作為全世界已知的90種鯨豚類動物中僅存的淡水豚種,長江江豚會重蹈白暨豚的覆轍嗎?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自然雜誌、中國科學報、中國動物志、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