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廬山都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又因其海拔較高、植被覆蓋面積大,更成為我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民國時期,很多知名人士、社會名流都在廬山修建別墅,享受這山中世外桃源般的美景,美廬別墅就是其中的優秀建築群落代表。除了個人起居的建築,廬山上還有很多頗具意義的建築。
在廬山,有輛車自駕遊真是太讚了。廬山很大,如果步行的話,一天也逛不了幾個景點,畢竟景點和景點之間都有很長的距離。廬山雖是山嶽景區,但道路修建的十分平坦,開車行駛比較舒適。我們到達廬山已是下午,逛完美廬別墅等景點後去了廬山會議舊址,抵達時已經閉園,任何人都不讓進入院內,我們協商後只是拍攝外觀,不會進入樓內,才讓我們過去。
廬山會議舊址,是廬山中值得一去的地方。
它是廬山三大建築之一。準確的說,是民國時期三大建築之一。那個年代,廬山著名的三大建築分別是傳習學舍、圖書館和廬山大禮堂,廬山大禮堂就是廬山會議舊址最初的名字。廬山大禮堂在1935年開始動工建設,經過兩年時間實現竣工,併成為當時“擁有者”的重要基地,很有地位。
它是廬山重要的人文景觀。雖未內走進建築內,但抬頭仰望,依舊可以看出廬山會議舊址兩層的建築構造。從正面看去,上一層的窗戶很大,採光效能應該不錯。下面一層有三扇拱形門,與古代城門有異曲同工之妙,建築風格有股中西結合的味道。從側面看去,屋簷底下還覆有藍色琉璃瓦的小窗。整體建築總面積是4000平方米左右,體現了那個時代的建築藝術風格。
它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從曾經的廬山大禮堂,到後來的廬山人民劇院,經歷八十多年風雨歷程的建築,留下的是一個時代的積澱。會議舊址外側溪水潺潺、植被茂密,外觀兼備中、西方建築藝術風格,內飾華麗,整體與廬山的自然景觀相依託,早在1996年,就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它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解放後,原名為“廬山大禮堂”改名為“人民劇院”,改名之後,在這裡先後召開了三次重要會議,1959年的會議頗具影響。在內部展廳裡,播放著紀錄片《廬山煙雲》,講述的就是這三次“廬山會議”。除此之外,展廳還展示著老一輩在廬山奮鬥的圖文資料,這裡成為我國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再回憶下廬山對人們的深刻影響,古詩中的《望廬山瀑布》,創吉尼斯世界紀錄的電影《廬山戀》,近代的“廬山會議”影響,都是讓人們一下記住廬山的事情。如今,正值紅色七月,廬山可以去一趟。在避暑勝地接受紅色教育,這種紅色旅遊也是很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