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洪德:瓜洲京口典故多

去蘇南旅遊,金陵(南京)、“蘇錫常”、揚州、京口(鎮江),可謂是處處美景,故事多多,而小鎮瓜洲,則是我從揚州去京口(鎮江)的路上意外收穫的一處景點。

京口乃鎮江三國時代古稱,瓜洲是揚州江邊一小鎮。自古長江天塹將揚州、鎮江分割大江兩岸,而瓜洲是揚州到鎮江的必經之路。

柴洪德:瓜洲京口典故多

(網路圖片:瓜洲古渡)

瓜洲位於揚州西南古運河和揚子江的交匯處,與鎮江金山寺隔江而望。據記載,瓜洲最早位於大江之中,四面環水,後因泥沙淤積,與陸地相連,因形狀如瓜,故名瓜洲。

瓜洲歷來是揚州門戶,古人稱:“瓜洲雖彈丸,然瞰京口,接建康(南京),際滄海,襟大江,實七省咽喉。”瓜洲自古就有“江淮第一雄鎮”和“千年古渡”之稱。無論是王安石的“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還是陸游的“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都讓瓜洲名傳千古,這裡是歷代文人薈萃之地,因此被稱為“詩洲”。

1994年,我曾因去江陰公差而在此乘輪渡過江,如今一座號稱世界第三亞州第二的鋼索斜拉“潤揚大橋”,讓兩座古城連為一體,大橋北連揚州古鎮瓜洲,南接古城鎮江。

我們乘坐的大巴車出揚州市區便駛上瓜洲古鎮大道。一路南行,望著車窗外田原景色,不禁生出此瓜洲不知是否那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千詩百賦吟誦過的古瓜洲?“寂寞瓜洲”蹤影難覓,只留下了杜十娘瓜洲古渡怒沉百寶箱的悲歌千古傳唱。

如今從瓜洲古渡過潤揚大橋幾分鐘便來到鎮江。三國時東吳孫權曾在此建都,遷都南京後改稱京口,隋唐也稱潤州。“潤揚大橋”“潤”字,想畢出自此處吧。

鎮江地處交通要塞,長江東西航運,大運河縱貫南北,因此,這裡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而鎮江的金山、焦山、北固山又為其憑添鍾靈神秀之氣。梁武帝曾在此留下“天下第一江山”美譽。

柴洪德:瓜洲京口典故多

(網路圖片:金山寺山門)

鎮江遊只安排了金山寺一個景點。同行者許多人到過金山寺,因此,我提議去北固山景區甘露寺,那裡有三國孫劉聯盟劉備招親的遺蹟,李白、蘇軾、米蒂、辛棄疾都曾在此留下詩賦墨寶。然導遊桃先生表示:無法更改行程安排,雖說是重遊金山寺,但大家興趣仍然不減。這座始建於東晉,興盛於唐宋的古寺,同樣有許多傳留至今的典故:象岳飛被金牌班師返京途歸路過此寺,他夜夢二狗對言,悔不聽寺中主持以“獄”相解,勸其寺中歸隱,而釀風波亭遇害憾事的典故。寺內金山之頂“慈寧塔”,成為當年劉督府空手進京給慈禧太后拜壽的最高壽禮託詞的傳說。

柴洪德:瓜洲京口典故多

(網路圖片:金山寺慈寧塔)

還有抗金名將韓世忠之妻梁紅玉擊鼓戰金兵的故事。

然而,最為著名的當屬“水漫金山法海施威”的傳說了。據說傳說中的法海實為寺祖裴頭陀,他是唐宰相裴休之子,出家在此澤心寺修行,一天在山上挖出若干黃金並以金修寺,定山名為金山,澤心寺民改為金山寺。

由此說來,“法海”當歸為“好人”一類,只是歷史傳說終歸是傳說,誰也無法改變歷史。導遊桃先生介紹說,前幾年有人在山上發現了白蛇、青蛇、金蟒各一條,並飼養於一室,以為是白娘子顯靈,印證了白蛇傳說。只是如欲瞻仰此物需另付門票錢每人三十元,團隊中無人有此興趣。本來一個美好的傳說,非要添此一景,真比“畫蛇添足”還要蹩腳。

柴洪德:瓜洲京口典故多

作者簡介:柴洪德,筆名:大海、紅地、齊訊、伊佳巖,河北固安人,中國金融作協、書協會員,山東金融作協榮譽主席,山東省散文學會、詩詞學會會員,中國農村金融攝影協會。曾任金融作協一、二屆理事。作品散見於《山東文學》中國金融文學》《金融文壇》《軍事故事會》《中國金融文化》等刊物,主編多部文學合集,著有個人散文集《三十六年間》。

壹點號 柳泉金融文學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40 字。

轉載請註明: 柴洪德:瓜洲京口典故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