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新化母親河資江的前世今生!絕不容任何人隨意破壞和褻瀆!

探尋新化母親河資江的前世今生!絕不容任何人隨意破壞和褻瀆!
                       資     江

                                曾晨輝

資江在我們的夢裡

嘴裡

心裡

聲音裡

奔騰

引資濟漣!

在我們的憂傷裡

憤怒裡

哀嘆裡

絕望裡

奔騰

保衛母親河!

在我們的熱愛裡

行動裡

父老裡

鄉親裡

奔騰

資江,你說話!

資江,你吶喊!

資江,你痛哭!

資江,你表達!

在我們的米飯裡

蔬菜裡

果實裡

土地裡

奔騰

資江是新化境內最大的一條河。

資江又名“茱萸江”。“資江”這個名字的來歷,據民國三十年(1941)湖南省建設廳《查勘資水報告》稱:“資水流域物產之饒,利源之富,可為他水之冠”故昔人謂資水之名系由資源豐富而來。“冷水江”這個地名,在《明代新化縣3鄉21都疆域圖》上就能找到,據傳是因流經冷水江地域的資江兩岸泉多水冷而得名。資江發源於廣西資源縣貓兒山東北麓,流經廣西桂林及湖南新寧、武岡、洞口、邵陽、新邵、冷水江、新化、安化、桃江、益陽等十縣(市),最後注入洞庭湖,屬長江水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一版一印《湖南省志•交通志•水運》載:“資水,亦稱資江,間於湘沅二水間,縱橫流貫湖南腹地,與湘沅二水網路相連。資水上源有二,南源為夫夷水,北源為赧水。赧水較夫夷水流域面積大36.3%,流程長度則短24.2%,向以其為資水主源。《水經注》載:‘資水出零陵都梁縣中路山’即指赧水。今人戡察赧水發源於今城步縣北清界山黃馬界。城步縣於漢時屬零陵郡都梁縣,《水經》所記資水源出與今人戡察一致。赧水流經武岡、洞口,先後納蓼水與平溪水,至隆回納辰水,至邵陽縣羅家廟(雙江口)與夫夷水會合後稱資水。”“資水經邵陽市納邵水,於新化以下納石馬江、大洋江、渠江;於安化以下納敷溪、伊溪、沂溪;於益陽縣境納志溪河,至甘溪港後分流注入洞庭湖。自河源至甘溪港全長653公里,流域面積2.8142萬平方公里。甘溪港以下為洪河道,從甘溪港經沙頭至毛角口,資水分南北二支;北支經黃日潭、茈湖口、易婆塘,至大港注入南洞庭;南支經南湖港、白馬寺,出臨資口與湘水西支洪道相匯,至蘆林潭注入東洞庭。”“資水流域西以雪峰山脈與沅水分界,東隔衡山山脈與湘江毗鄰,南以五嶺山脈與珠江流域分野,呈S狀斜貫湘中腹地,位於北緯26°~29°,東經110°~112°之間。流域內多山地和丘陵,地勢西南高而東北低,西部邊緣及南部地帶多為崇山峻嶺,故水流自西南蜿蜒向東北。由於兩岸山脈迫近,不惟幹流水勢較急,天然落差達280米;即支流亦大多短促,集水面積不大,整個水系呈羽狀分佈。”

探尋新化母親河資江的前世今生!絕不容任何人隨意破壞和褻瀆!
資江既有自己別具一格的雄偉險峻,又有桂林灕江的清純秀麗;既具有原始、古樸、幽野的特色,更富有一種靈動、秀麗之美。著名詩人賀敬之盛讚“資江漂流,華南第一”。資江兩岸植被保護良好,流量、流速相對穩定,似一條玉帶穿梭於奇山峻嶺之間。乘舟遊覽風光旖旎的資江,猶如步入一條長長的山水畫廊。兩岸奇峰突兀,怪石嶙峋,雲煙縹緲,竹木蔥籠,山花爛漫,水鳥低飛,鶯啼婉轉。江面魚鷹竹筏穿梭於清澈江面;江畔竹籬茅舍,掩映於翠綠叢中,屋舍儼然,雞犬相聞。倒影映水底,彩石鋪河床。江流水急,清澈見底,魚游水中,歷歷可見,白浪撲面,清風徐來。據光緒十一年(1885)《湖南通志•新化縣》載:“流經萬山中,有蘆埠、柳葉……即古所謂三里灘也,石屹中流,濤波洶急,上水以纜牽挽,下水招竿拔之,旋轉石間,其險過於呂梁。”其自小廟頭至筱溪一段全系石灘,河身窄狹,寬30~80米間,兩岸山高約700米,有“揚子江三峽”之稱。潤溪以下又入峽谷,水流急湍,航路迂迴於岩礁間。幹流有灘險299處,而以銅柱灘、泥灘、洛灘最險。資江之灘多險峻,有民間流傳的《資江灘歌》為證。《資江灘歌》分《序歌》、《下灘歌》、《上灘歌》三部分。《序歌》6行:“天下山河不平凡,千里資江幾多灘,水過灘頭聲聲急,船到江心步步難,誰知船工苦與樂,資水灘歌唱不完。”《下灘歌》350行、《上灘歌》254行,堪稱史詩。資江之秀美閒適,有清代僧如松《資江漁父歌》可以為證:“漁翁夜泊鷗不驚,漁婦曉汲手自烹。全家一艇不歸去,長笛一聲資水清。去年覓得資深處,朝披江雲幕江霧。往來出沒溪峽中,自言生計良非誤。閒釣資江魚,醉作資江歌。得魚沽酒一長嘯,此身只合老煙波。”

探尋新化母親河資江的前世今生!絕不容任何人隨意破壞和褻瀆!
對資江的闡述,道光十五年(1835)冬,兩江總督陶澍“自江南述職入覲”時,與道光皇帝有一段精對話(見陶澍《御書印心石屋恭紀》)。“偶一日陳及奉派閱兵三省,須往江西,臣因請假順道歸省邱木。上許之。復蒙垂詢所學及家世里居甚悉。臣對:‘幼學於父,住安化資水之濱。’上曰:‘湖南有資水乎?’臣對:‘資水在洞庭西南,介沅湘之間,不當大道,故不甚著名。臣所居乃山鄉僻壤也。’上覆詢:‘資水修廣若干?想是春夏有水,秋冬無水。’臣對:‘資水發源都梁,從城步、新寧至武岡州,北過邵陽縣,以次納夫水、邵水、雲泉水,西過新化縣納白洋等溪,轉神山東北,流經安化境,又納山溪水十數條,及過臣裡,又南合伊水,北合善溪,入益陽界,又納四里河、桃花港、蘭溪等十餘水,東北流分兩口,一由陵子口會湘水,一由沅江縣會沅水,同入洞庭湖。源流長一千八百里,江面寬一、二里不等,四季皆有水通舟楫。’上曰:‘如此亦是大江爾!既居江濱,何以又稱鄉僻?’臣對:‘資水原是禹貢荊州九江之一,酈道元《水經注》謂資水一名茱萸江,逆流山峽臣所居資江鄉之小淹,正在山峽處,原是益陽地,宋時割置安化縣,只因不當孔道,冠蓋罕經,故稱僻壤’……”

探尋新化母親河資江的前世今生!絕不容任何人隨意破壞和褻瀆!
目前,資水流域在湖南境內比較大的水港有六個,即益陽港、桃江港、坪口港、新化港、冷水江港、邵陽港。其中新化港位於湘中雪峰山東麓,資水中游,為縣治所在地和全縣的水陸交通樞紐。新化在隋唐時為徭族人民居地,鮮與外通。《唐書•地理志》稱為“梅蠻地”。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開梅置縣,當時的縣治在今白溪的白石坪,到“紹聖中(1095~1096)始徙今治,元明清因之”。明嘉靖中期(1541年前後),新化發現銻礦,當時誤為錫,稱產地為“錫礦山”,相沿至今。隨著以銻為主的多種有色金屬礦產的開採,採煤冶鐵和茶業的發展,清代中期後,新化港大有發展,港籍船舶往來於湘漢間者常年不絕,民國時仍為旺勢。而冷水江港則是現代新興起來的港口,居資水中游,上行78公里至邵陽,下行27公里至新化。該港原屬新化縣,系一濱河農鄉。因臨錫礦山僅12公里,有路直通,清光緒中期(約1892年前後),由於銻砂銷路甚旺,運銻船隻多泊於此,便成為新化縣內一埠口;民國後,成為區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冷水江以礦產資源的優勢崛起為一大工業市,冷水江港與冷水江市的建置與建設同步進展。

資江,我們的文化母親河

——有感於“引資濟漣”的思考

        夏 葉

近日,驚悉有“引資濟漣”傳聞於資江沿河上下,如一石衝開百萬資江兒女的水底天!

億萬年前,蒼天憐憫新化人,恩賜給我們這麼一條萬古常清的資江河。碧波盪漾,水美魚肥,良田萬頃,人民世代安居樂業,香火繁衍。

探尋新化母親河資江的前世今生!絕不容任何人隨意破壞和褻瀆!
資江,不僅僅是我們的物質母親,更是我們的文化母親!湖湘文化中的一支重要支流——梅山文化發源於新化!

探尋新化母親河資江的前世今生!絕不容任何人隨意破壞和褻瀆!
探尋新化母親河資江的前世今生!絕不容任何人隨意破壞和褻瀆!
(新化縣政協編輯完成的新化《梅山文化系列叢書》6卷本)

梅山文化孕育的英雄豪傑,去遠者且不追,單以清末至民國,文武將才輩出不窮,如譚人鳳、陳天華、吳珊、鄧顯鶴、鄒漢勳、鄒代鈞、陳潤霖、羅元鯤、羅教鐸、袁吉六、張幹、楊卓新、成仿吾、楊源浚、謝玉芝、方鼎英、羅盛教、陳正湘、龔谷城……等一大批黨政軍、經濟、教育、文化憂心如焚藝術人才,他們為共和國的建設與繁榮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探尋新化母親河資江的前世今生!絕不容任何人隨意破壞和褻瀆!
如今,一則“引資濟漣”試圖掐斷我們與母親河的血脈命根,百萬梅山兒女憂心如焚……

是的,資江是我們相依為命的母親河,她的每一條血脈,每一滴血水,是我們願意為她獻身的精神動力,是我們必須賴以生存的土壤,也是我們行孝於母親河的永遠的忠誠!

探尋新化母親河資江的前世今生!絕不容任何人隨意破壞和褻瀆!
如果“引資濟漣”是真的話,那麼,我們有理由提醒:

改變資江流向,破壞天然生態環境,請謹記:天意不可違!

掐斷資江中下游數百萬人民生存血脈,請三思:民意不可違!

2021-04-11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257 字。

轉載請註明: 探尋新化母親河資江的前世今生!絕不容任何人隨意破壞和褻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