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大家要看得是,山西無人村的一個地主大院,主人姓趙,清朝時期非常富有,以致整個村子裡的500戶人家,都在為他打工,可惜在他年老窮困潦倒時,村子裡的人抬著他把他扔下了懸崖,死後都沒有安息。村子裡的人還強取豪奪了他家的宅院,把他家的地板挖開在裡面尋找寶物錢財。
這是一處距離平遙古城不遠的村落,名為嬰溪村。以前有“平遙舊八景”之說,其中的“嬰溪晚照”說的就是這個村子中的一條小河。這是一個坐落在黃土高原上的鄉村,一條溪流蜿蜒而過,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十分美麗。
隨著城市的發展,年輕人都到城裡尋夢去了,村裡目前只有一戶老人再次堅守,在外人看來,他是被遺棄的人,很多人不知道,他不只是被拋棄的遺民,而是紮根鄉土的勇士,守護著多少漂泊異鄉遊子們的根。
嬰溪村的民居屬於典型的窯洞建築,這在過去是冬暖夏涼的好住處,在年輕人眼裡,代表的是貧窮、落後,象徵破敗不堪的過去。
嬰溪舊村,位於平遙縣城東16公里處的深丘溝底,正因為在溝底,當地人也把嬰溪舊村也叫嬰溝兒。嬰溪村,古老、神秘又富有傳奇,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我把這個村的亮點概括為:古橋古井嬰澗河,古廟古宅古戲臺,東西兩堡古故事,坊間少有皆稱奇。
這個古老的村落由兩部分構成,有條小河把村子分成村東村西,古橋下的小溪就叫嬰溪河,這座橋不僅與趙財主息息相關,這座橋是趙地主結合外面的富商一起修建的,取名為助濟橋,而且是一個非常有看點的橋。
橋的溝底狹窄,越往上越寬,兩個拱門不是並排而建,而是一下一上疊羅而成,是橋上有橋或橋下有橋。 整座橋和橋的護欄全部用青磚和石條修築,青磚多於石條,因此,也叫磚石古橋。
每年雨季時,嬰澗河總要發幾次洪水,洪水大的時候,漫過古橋下一層的拱門頂。這時,滾滾而下的洪水,卷著上游的泥砂、巨石、樹木、雜物,象猛曽撲食一樣咆哮著衝向古橋,撞擊古橋,穿過古橋。就這樣,年復一年地考驗著這座古橋,不知道過了多少代、多少年,如今它還是巋然不動,屹立在嬰澗河上。
當我們走進地主大院,牆磚部分已經很多脫落,就像年邁搖搖欲墜的老人一樣,抬頭往上看,趙地主家的宅院與眾不同,房頂不是尖的,而是弧度形狀,元寶行的樣子,古代叫捲棚硬山頂,外形很像一個元寶,也就元寶頂。
什麼樣的性格就建什麼樣的房屋,這種房屋就反應了屋主人的謙虛隨和的性格。在地主家外面有幸見到村子裡唯一一戶人家,他是60多歲放羊的老大爺
在歲月侵蝕下,這座宅院已沒有當初的輝煌,只留下殘牆破瓦,看到一個戲臺,其實趙地主在的時候,這是他家的客廳,趙地主死後,宅院被人霸佔,因後代無能,最終也沒能強回這個宅院。後就被村裡人改成了廟。
其實人們對這個宅院的破壞。並不僅於此,有一排窯洞,破壞的程度更讓人難以置信,大院其實有三進落院的,現在只剩一進落院了。趙地主的二太太非常有錢,房子裡藏下非常多的寶物,所以當地老百姓才把這個房屋挖地三尺,慘不忍睹。
趙地主為村裡修了橋,還養活了村子裡很多人,村裡人為何在他死後要霸佔他家,生前趙地主特別有錢,有一年這個村裡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旱災,村裡顆粒無收,趙地主還有糧食,他開倉放糧好幾次,自己也所剩無幾了,但村民不相信,就逼問趙地主交出餘糧,在村民圍追堵截下趙地主生了一場大病,於是村民就跑來強取豪奪,趙地主也氣絕生亡。
太太們也逃跑了,村民為掩人耳目就把趙地主扔下懸崖。之後便有村民霸佔了這個宅院。並把這處宅院改成了一座廟。
站在院裡看著這些破敗的房屋,想想當年趙地主,又給村民修橋,有養活村民,村民既沒有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也沒有銜環結草以恩報得,但因果報應又曾饒過誰。
如果有條件,真想寫個續集,當年霸佔趙地主家的那些村民,他們真的一帆風順?他們真的心安理得?他們的後代真的德才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