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苗彥彥在自家棗園裡檢視大棗品質。受訪者供圖
初秋,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224團4連,萬畝棗園碩果累累,顆顆青棗在枝頭歡笑。
苗彥彥的家就住在這裡。
中午一點,正在棗園裡忙碌的苗書新,撥通女兒的影片電話:“瞧,今年的棗子個大皮薄,貨源不愁了。”他扒開枝丫,露出枝葉掩映的簇簇鮮棗。
“這兩天單子沒斷線,棗子、沙棘都賣得火呢。”電話那頭,遠在重慶治療的苗彥彥出現在記者眼前。
2005年,12歲的苗彥彥出現了吐字不清、難以下嚥甚至呼吸困難的症狀,父親帶著她四處求醫。16歲那年,她被確診為重症肌無力。
這是一種神經免疫性疾病,屬於罕見病,沒有特效藥,也無法透過手術根治,一場感冒可能就會奪走病人的生命。
病情越來越重,苗彥彥被迫離開心愛的學校。“病痛壓得孩子透不過氣,她曾經重度昏迷、咳血,多次經歷突發肺部感染與呼吸衰竭,醫院先後下了四次病危通知書。”苗書新說,這些年,他帶著孩子多方奔走,尋醫問藥,家中積蓄所剩無幾。
2019年5月,苗彥彥再次病發,陷入重度昏迷。每天近萬元的治療費用,讓生活更加捉襟見肘。艱難時刻,有人建議在網上籌款。“為了孩子,得試試。”苗書新聽從了建議,決定發起籌款。短短5天時間,就收到了3565人的126482元捐款。
這筆溫暖的愛心款再一次把苗彥彥從鬼門關拽了回來:在ICU經過5次血漿置換,苗彥彥獲得重生。
從昏迷中甦醒,得知籌款一事,病床上的苗彥彥只說了一句話:“這錢我一定要還。”
對於一個身患重症肌無力、大病初癒,甚至無法清晰說話的青年來說,歸還這筆錢談何容易!怎麼辦?苗彥彥選擇從病床上爬起來,去創業,透過網路銷售農產品。
出院僅4天,回到家中的苗彥彥,忘卻了身體的虛弱,擰足發條,開啟了新的創業生活。和田大棗、蘋果、哈密瓜、香梨、沙棘、駝奶、棉被……她都積極透過微信朋友圈、淘寶店進行銷售。即便是躺在病床上,她也在不停地忙著更新廣告、編輯素材、處理訂單,每天朋友圈都能發上十幾條。
“一箱水果,賣給代理能賺三塊錢,賣給客戶能賺十到二十元。”苗彥彥堅信,這樣三塊、十塊、二十塊,一點點地攢,總能接近目標。為了更快還錢,她還隻身一人到烏魯木齊市打工,把省下的每一分錢存起來。
2021年8月9日,是苗彥彥此生永遠銘記的一天。那一天,她將126482元打進當初發起募捐的平臺公司賬戶,退還給幫助過他的3565位好心人。
那一天,她在朋友圈寫下這句話:“退回善款是我直麵人生的勇氣,留下善意是我堅強生活的底氣。捐款可以退還,但善意和愛心卻永遠都還不清。”
退款一事很快見諸媒體,“重病女孩2年攢12萬元退還捐助人”的話題衝上熱搜。網友們紛紛為這個自強不息的女孩點贊,有人稱她是“了不起的新疆姑娘”,稱她“有志氣、懂感恩”,更多的人祝福她“未來越來越好”“好人一生平安”。
善款退還了,內心輕鬆了。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執著,始終在苗彥彥的內心翻滾升騰。
“我要闖出一條路,成為病友的光和希望,把大家給我的愛傳遞出去。”苗彥彥告訴記者,媒體報道曾讓她火熱“出圈”,但自己不能利用同情心來做商業,因為“創業還是要靠產品和服務來說話”。
如今,這個自稱為“臭美的冷酷女孩”,每天會化精緻的妝容,穿漂亮的衣服,拍美美的影片。她一邊在各地奔波看病,一邊兼顧著網路創業。她還註冊了“瑾約”“英雄樹”兩個商標,讓團場的駿棗和沙棘進入更多尋常百姓家。
苗彥彥對記者說,她最喜歡“瑾”,這是一種溫潤的美玉。為此,她把自己的微信名改成“瑾容”,提醒自己要做有品德有胸懷的人。
除了對病情好轉的期許,苗彥彥內心飽含對生活的憧憬。“只要你的心遍佈陽光,只要你肯用雙手耕耘,日子自會向陽花開。”說起未來,苗彥彥笑靨如花。
(記者 李慧 尚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