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每年都在過節,但你知道端午節到底怎麼來的嗎!

由 鍾離綺琴 釋出於 休閒

>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今天我媽不講妖魔鬼怪,講講端午的來源。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被稱為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五月初五日日都是五,又被稱為重午。按照天干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中午又是“陽辰”,所以端午在農村又被稱為端陽。
端午節演變到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端午節起源於我國古代人民對龍圖騰的崇拜,仲夏端午這天,蒼龍七宿,正好到正南中天,處於大吉之位,是傳說中龍飛昇的日子,也就是《易經》中所說的飛龍在天。
古百越人認為自己是龍的子孫,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在靠水的地方,他們在這天祭祀自己的龍祖宗,後來由於秦始皇一統天下,大部分古百越人和漢人融合。
所以端午也就成了漢人的傳統節日。
端午的傳承至今,已經漸漸失去了祭祖儀式傳承,並在時代的發展中賦予了它新的意義,現在關於端午意義在不同的來源神話中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
端午來源傳說——紀念屈原>其中最出名的要數,楚國計程車大夫屈原。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主張聯齊抗秦,但是當時的貴族子弟子蘭等人強烈反對屈原的主張,於是子蘭聯合諸大臣上書薦表彈劾屈原,屈原因此被免去官職,流放到了今天的湖南一帶。
他在流放過程中寫下了許多著名詩篇,比如我們小學課本里面學的《離騷》、《天問》、《九哥》等。他的詩篇裡面保留了許多楚地的文化和習俗,也保留了大量的神話傳說,對神話學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時屈原的詩作音樂考究,讀起來朗朗上口,文學價值也是非常的高。可是這個出色的文學家,雖不是一個合格的政客,並不受他國家的政治體系所接受,但是最終卻為他的國家而亡。
公元前278年,秦國戰神白起帶軍攻破楚國國都,這年的五月初五,家國淪喪,深感絕望和屈辱的屈原在寫下絕筆《懷沙》後,抱石投汨羅江而死。楚國人民聽說屈原投江而死之後,都感十分哀傷,當地的漁民紛紛都架著小舟到處去打撈屈大夫的遺體。
打撈的時候楚國人民又擔心江裡的魚蝦以及蛟龍傷害屈原的遺體,於是準備好飯糰,雞蛋等食物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他們飯糰和雞蛋投到江裡,祈求魚蝦吃飽後不會去傷害屈大夫的遺體。
魚蝦雖然餵飽了,可水裡的蛟龍還是讓人擔憂,可是再大的困難都擋不住智慧的人民,這時候一位老中醫拿來一罐雄黃酒倒入江中,據說這樣就可以把江龍和水獸藥暈。
做好這一切後楚國的人民仍舊不放心,他們怕蛟龍搶食魚蝦的食物,於是將飯糰外面包上了槤樹葉,並在外面纏上彩色的絲帶,就形成了我們今天吃的粽子。
也就形成了今天端午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端午來源傳說——紀念伍子胥>還有一個說法是,端午節其實是為了紀念伍子胥而存在的,這個傳說主要流傳在江浙一帶。
伍子胥也是春秋時期楚國人,他與屈原不同的是屈原是國破家亡之後殉國而死,而伍子胥是因為父兄被楚王所殺後,連夜奔向吳國,為報父兄之仇,他助吳王伐楚,經過5次激烈的戰役之後,他攻入了楚都郢城。
伍子胥也是一個十分兇狠的人,他攻入楚國的時候,殺死他父兄的楚平王已經死了,並且已入葬多時,可是他為報父兄之仇,掘墓鞭屍。
可能由於伍子胥掘墓鞭屍的行為太損陰德,他最後這結局也不是太好。吳王荷魯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承了皇位,當時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大敗越國,伍子胥我認為應該一鼓作氣直接攻入越國國都,消滅越國,可是吳王夫差聽信大臣讒言,認為伍子胥有叛國之心於是賜伍子胥寶劍自盡。
為報父仇能掘墳鞭屍的伍子胥,對待自己也同樣兇狠。為達成心願他死之前,對鄰居說:“我死後就將我的眼睛挖出來,懸掛在吳國都城之上,我要看著越國的軍隊消滅吳國。”
說完之後,伍子胥就自刎而亡。吳王夫差聽說這件事之後十分的憤怒,於是就命人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裡,在五月五號這天投入江中。
所以端午節也有紀念伍子胥之說。
端午來源傳說——紀念曹蛾>中國自古以孝立天下。
第3個關於端午節的傳說則是有關孝道的。
傳說東漢時期,有一名叫做曹娥的女子,她是東漢上虞人。有一天他父親外出的時候,不小心跌入江中溺死,可奇怪的是她父親死後,她在江裡尋找多日都沒有發現父親的屍首。當時只有14歲的曹娥,因思念他命薄的父親徹夜啼哭,這光哭還不行,哭了十七天後,曹娥可能因為悲傷過度腦子短路了,也在五月五日這天投江自盡了。
後面的故事就玄幻了,這是曹死五天,終於把他父親的屍首從江裡抱出來了。當然了,曹娥的行為在我們今天看來是不可取的,現在就是醫學技術如此發達,也沒辦法將一個死人救活,所以為了一具屍體搭上一條生命是不值得的。
當然我們也很不提倡未成年不顧自身情況盲目的建議勇為,現在下江救人的也不可能像神話裡面的曹娥一樣死了五天之後還能抱著屍體浮上來。
畢竟作為未成年的你們,指不定明後天還要參加高考。
我們現在雖然不提倡,但是在東漢的時候超過這種行為是非常受到推崇的。
所以當地的縣官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就為她立了一個碑,後來這一碑之功因為時間的流逝和後人的神話,漸漸變成了築廟之功,曹娥從此也配享祭祀和香火。
端午來源傳說——惡日說>第四個關於端午的說法則是源於古代對天文的認知,古人認為每年的五月為毒月,五日則是惡日。
民間有爛五月的說法,意思就是每年的農曆五月,木料藤製品很容易受潮變黴以及腐爛,人在這個月也非常容易生病。
古人認為,這個月人身體非常的虛容易得病,所以不宜行房,所以古代也有每年五月出嫁婦女回孃家住一個月的習俗,這是為了防止夫妻縱慾傷身。
宋朝著名的風流皇帝宋徽宗趙佶就出生在農曆的五月初五,所以他從小就被寄養在宮外。由於這個月出生的人容易身體虛,所以要特別注意祛邪和鎮惡。
因此在這天民間常在門上插上艾草和菖蒲,也用來驅鬼驅邪,並燻蒼朮和白芷喝雄黃酒以驅避瘟疫,祈求身體安康。
是小七,一個沉迷於研究山海經與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歡可以關注我,有不同意見也歡迎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