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湟源峽內,藥水河畔。有一道風景,層層梯田連九霄;有一首歌,曾唱遍日月山下,湟水河畔;有一座精神豐碑,佇立於高原大地,激勵著代代青海人。
小高陵這三個字已不僅僅指代一個地名,更代表著湟源地區誕生的一部紅色黨史,是一種從中孕育出的精神象徵。這股精神源自“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源自高原兒女對自然的敬畏,源自一代代黨員幹部勇於開拓進取的膽識,源自世世代代村民團結一心的心境。
如今,小高陵村的面貌早已今非昔比,但代代傳承的小高陵精神卻依舊閃耀在這片大地上。
治山水,荒山禿嶺換新貌
“青海高原風光好,日月山下紅旗飄。人如海、歌如潮,揮銀鐮、志氣豪。勞動開創新天地,高山低頭河改道,小高陵人民多奇志,荒山禿嶺換新貌。 ”
這首《小高陵人民多奇志》是由上世紀70年代陝西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科教片《治山造林保水土》中的主題曲。這首曲子,生動描寫了當時小高陵人民治理荒山的壯麗場景,刻畫出了小高陵人民誓要開創新天地的凌雲壯志。即便過去了四十餘年,這首曲子字裡行間透露出的精神核心,仍舊深深地鐫刻在小高陵村每個人的心碑。
但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小高陵人並不會意識到他們的壯舉將會為後世留下怎樣的精神財富,當時的他們心中只要一個信念——要改變村莊貧窮落後、生態惡劣的面貌!
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的西寧市湟源縣和平鄉小高陵村,是個山窮、地窮、人窮的“三窮”村落。
有村史記載, 1949年解放前夕,全村79戶人家,有20多戶被迫外遷, 30多戶在年景不好時外出討飯謀生。
為了改變這一困境,小高陵人民發出了氣壯山河的豪言壯語,僅憑一雙手豁出去大幹一場,一定要讓荒山變樣,惡水讓路。沒工具自己造;沒有道路,自己修;沒有樹苗,自己育。在首任村黨總支書記陳世元的帶領下,小高陵人逐漸摸索出了“先治坡面,後治溝壑,由上而下、由小到大”的整體山區治理方針。並在隨後的六七年裡,相繼開展了大興水利、廣修梯田的大規模山區基本建設。
修梯田,勞動開創新天地
由於地處黃土高坡向青藏高原過渡帶,高海拔、低氣溫、蒸發量大過降水量的實際,讓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小高陵村莊稼廣種薄收,全村200餘戶千把口人過著“早上湯,晌午光,晚上空碗見月光”的日子。
為了能讓全村人吃飽肚子,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小高陵人在繼續治理山水的同時,開始摸索在適合的地方修築梯田。
60年前的“尕隊長” , 後來擔任過小高陵村第六任村黨總支書記,如今已86歲高齡的李積福對當年的情形仍記憶猶新: “修梯田,一天至少幹10個小時,十幾個人手提肩扛一天能挖40多米。到了半夜,還要從家裡把灰背到地裡,給地裡上肥……”
在開荒的這個過程中,小高陵本村的姑娘們自發組織了一支“鐵姑娘隊” 。哪裡苦大,哪裡活重,她們就去哪裡幹,她們甚至喊出了“不改變家鄉的落後面貌決不出嫁”的豪言壯語。
當時,村子裡有個叫馬玉林的回族老人,帶領三個女兒參加“鐵姑娘隊” , 整整修了10年地。為了修地,馬玉林耽誤了給女兒說婆家的時間,三個女兒出嫁時都已是二十五六歲的大齡姑娘。
當時16歲的馬菊芳也自願報名加入“鐵姑娘隊” , 是8位女隊員中最年輕的一員。曾經夜深等社員們睡沉了, 8位姑娘打起精神悄悄出門,摸黑把麥捆背到打麥場,小小的個頭窄窄的肩,一扛就是近百斤,還是義務勞動,不計工分。
在小高陵人的不懈努力下,曾經跑水、跑肥、跑泥的“三跑田”變成了保水、保田、保肥的“三保田” 。畝產從原來的一百公斤翻了三番,有些地,產量甚至達到五百多公斤。
善創新,敢為人先促發展
1979年,時任生產大隊隊長的李積福,前往北京參加全國先進單位和全國勞動模範授獎儀式並受到表彰。他對於村子今後的發展有了新的想法—— “城建熱潮蓄勢待發,咱為啥不乘勢辦個磚廠呢? ”
1980年,小高陵磚廠建成隨後幾年,李積福從零起步、從頭開始,磚廠也逐步發展,扭虧為盈。
1990年,時任小高陵村黨總支書記的李積福鼓勵群眾大膽闖市場、脫貧致富。村民李忠林有在村口109國道旁開排骨麵館的想法,但苦於沒有資金。李積福聽說後,二話沒說就把家裡存放的400元錢借給了他,李忠林家由此開起了排骨麵館,生意日漸火爆並迅速致富,周圍人受到鼓舞紛紛效仿李忠林開起了排骨麵館,如今小高陵集鎮有80多家各色餐館,聞名遐邇,成為109國道馬路經濟一道亮麗的風景。
1992年,李積福又利用藥水峽的花崗岩資源,在小高陵建起了花崗岩廠。經過幾年的打拼,到1997年,廠裡已經開發出十多個石材品牌。
跨入新世紀,小高陵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開展黨群小組幫貧致富活動,勇挑新農村建設重擔,在全縣率先建起新農村樣板。如今,按照“紅色教育、綠色發展”的思路,小高陵所打造的“黨建+紅色教育+扶貧+旅遊”為一體的紅色旅遊教育基地已成為了小高陵新的發展支柱。
回顧小高陵的創業史,他們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實現了小高陵發展的飛躍。
重傳承,永葆精神不褪色
小高陵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關鍵是有一個堅強的黨組織,有一支心裡總是裝著黨、裝著國家、裝著群眾的村黨支部書記隊伍。
不管是在湟源縣城裡的小高陵精神展覽館,還是小高陵村裡的小高陵精神傳承館,都有一面懸掛著從1955年至2000年間擔任過小高陵村黨總支書記的陳世元、王生珍、顏生貴、陳發基、朗卓瑪、李積福六人群像牆。他們六人就如同小高陵人的精神圖騰,像接力棒交接一樣傳承著小高陵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敢為人先、實幹善成”的優良傳統。小高陵村第二任黨總支書記王生珍善於為群眾辦實事,幹群關係十分和諧,他的很多事蹟至今仍被群眾津津樂道。
王生珍在任時,他把周邊區域的牛羊便宜購入,進行飼養後屠宰運至西寧進行買賣貿易,再用肉交換大量日常生活用品然後平價銷售給小高陵群眾,解決了群眾日常生活用品短缺問題。
第三任書記顏生貴是一個不愛說話,只知道苦幹、實幹的人。在後陽坡挖坑栽樹中,他每天搶先,每天挖50個大坑,栽樹100株,整整幹了18個小時,之後昏睡在潮溼的土地上。
小高陵村能有如此鉅變,最重要的原因是打造了一支“敢於負責、敢於擔當、甘於奉獻”的優秀黨支部書記隊伍。他們始終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廉潔奉公、勤政為民,一任接一任的始終保持實幹精神。正是由於有這樣一批好的帶頭人,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才得到了充分發揮。
回顧歷史,小高陵人曾經在艱苦的條件下,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奉獻書寫了治山治水、改變家鄉面貌的動人樂章。小高陵精神在他們的感人事蹟中得以形成、傳承和昇華。今天,小高陵村留給人們“敢為人先、實幹善成”的精神仍在延續,它依然像一首催人奮進的時代進行曲,始終激勵著人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幹勁繼續奮勇前進。
“紅色基地”架起小康路
過黑白老照片,湟源縣和平鄉小高陵村的鄉親們認真尋找自己或父輩的身影:日月山下,青藏路旁,旌旗遍插禿嶺,人海漫卷荒坡,植樹造林修梯田。
經過歲月的洗禮與沉澱,小高陵精神——這份老一輩人鑄就的榮耀,如今依舊是這片紅色熱土上沉甸甸的財富。
時代在更迭,但小高陵人骨子裡流淌的那股子執著的精神沒有變。60年後的今天,登臨小高陵村四周的山坡地,眼前盡現青山綠水碧連天、層層梯田連九霄的壯麗景色。上山的村廟已蕩然無存,但那兩棵祖先種下的柳樹還在,在春風裡返青抽枝。當年的馱隊已了無蹤影,穿過村子的109國道上汽車穿梭往來。坐落在溝口的一片新村,灰牆紅瓦,炊煙繚繞,房頂上的太陽能熱水器在陽光下熠熠閃亮,彷彿能聽見它們在訴說著小高陵的過往歲月和未來暢想。
當年,小高陵村的原黨總支書記李積福,和數百村民一道,種樹苗、挖梯田、辦磚廠……用半個世紀的艱苦奮鬥,在日月山下,豎起了一面“敢為人先,實幹善成”的大旗。斗轉星移,曾經的少年已變成耄耋老人,但他的兒子已經接過了帶領小高陵發展的接力棒。
“紅色是小高陵的底色,我心中的小高陵精神,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艱苦奮鬥。 ” 李積福的兒子、村黨總支書記李明海肩上的擔子,可不比他父親當年輕鬆。
2017年隨著環保督查工作的進行,小高陵村主動關停了磚廠和花崗岩廠,集體收入一夜“歸零” , 從老一輩人手中接過的這碗飯不能吃了,一切都得從頭再來,這可愁壞了李明海。
“當了就當好,當不好就別當! ” 在李明海一籌莫展的時候,李積福對兒子的這番話,好似一記響亮的鞭子,抽打著新一屆小高陵村“兩委”班子,必須有所作為。
就在這時,湟源縣委縣政府和駐村扶貧工作隊為小高陵指了一條發展新路,依託小高陵精神,打造紅色旅遊教育基地。就這樣,新一代的小高陵人認認真真做起了新時代的小高陵篇章。
李明海規劃的紅色旅遊,一邊要建立起黨員培訓教育基地,一邊要發展生態田園的休閒旅遊。 “全村黨員和村民都非常支援,而且現在政策對發展旅遊的扶持力度也很大,時機很好。這塊搞好了,不僅傳承了我們的精神,也對村裡集體經濟的發展有很大帶動作用。 ” 李明海信心滿滿。
他帶領村民開始探索“黨組織+公司+協會+農戶”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致富新模式。透過盤活集體資源,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群眾和村集體“雙贏共富” 。以“紅色股份”探索村企聯建、共建模式,讓群眾參與經營,公司統籌管理。以免費提供攤位或給予資金扶持等方式鼓勵群眾開辦農家樂、農家客棧。
經過兩年多的建設,投資4500多萬元的小高陵紅色基地已具規模,各項基礎建設基本完成。 “上午組織大家學種地,中午自己做飯吃,下午拓展訓練和上黨課。這樣的紅色體驗教育很有吸引力,一到春天就開始有訂單排隊啦。 ” 李明海興奮地說,為了帶動村民共同致富,小高陵基地為4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 “除了清潔、服務等工作,培訓學員種地時還可以當教員,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有收入,非常樂意幹! ”
一道道嶺來,一條條溝,山還是過去的山,但山裡的景緻已大不相同。一邊是“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區” , 一邊是“農村集體經濟‘破零’示範區” 。如今,憑藉著紅色教育、紅色旅遊、馬路經濟、養殖業和勞務輸出齊頭並進,小高陵人均收入達到13200多元,領跑全縣平均水平。而在李明海看來,村上的整體發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小高陵紅色教育基地已經實現了從貧窮到致富的蛻變。
“未來的小高陵村,要深入落實省上‘一優兩高’的要求,透過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紅色旅遊和產業結構調整,小高陵人再一次以‘敢為人先、實幹善成’的精神,強基礎、聚實力、謀發展,闊步邁向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 李明海堅定地說。
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幟
在小高陵村“兩委”辦公樓內的會議室裡,三面牆上擺滿了榮譽獎狀。這些獎狀有的已經褪色發黃,有的字跡已經斑駁脫落,但它們並沒有因此失去光芒。 “這些過往的榮譽擺在這裡,不是炫耀,而是要讓我們時刻牢記父輩們傳承下來的精神。 ” 就如現任小高陵村黨總支書記李明海說的那樣,無論何時這裡的榮譽對代代小高陵人而言都是一種鞭策,時刻激勵著他們不忘初心,將“敢為人先,實幹善成”的小高陵精神薪火相傳。
如今通往小高陵幹部教育培訓基地那條2000米的徒步道路,就是當年治理荒山時,老一輩小高陵人一鐵鍬一鋤頭硬生生開出的一條山路。雖然這條道路比從前平整了很多,但當你走在這條道路上,會不經意地找尋前人的足跡,用雙腳去追趕時光里老一輩人偉岸的身影。當你終於站在山頂,眼前的景象只能任憑你去感嘆——感嘆前人為你踏平了登高的道路,感嘆父輩為你開闢出俯覽山川的秀美風景。這一刻,我們才明白,前人的背影早已遠去,但他們的精神卻早已滲進了這山裡的每一寸土地,任憑後人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斷汲取這股強大的精神力量。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乘著綠色發展的東風,藉著前人改造山水留下的道道梯田,蔥蔥密林,代代相傳的紅色精神,小高陵人再一次踐行“敢為人先”的精神,讓紅色旅遊成為了這裡新的發展動力。村子的發展不僅邁入了一個新的臺階,小高陵精神也愈發廣為流傳。
【來源:青海新聞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