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欲粟者務時,欲治者因勢。
這句話出自漢桓寬的《鹽鐵論》,意指要想種好糧食,就要不違農時;要想治理好國家,就要因時制宜,審勢而行。
“時”和“勢”是中國古代一個重要的哲學思想,也是人們必須遵循的處世之道。任何事物,包括自然的、社會的“事”和“物”,都是在時間、空間中展開和演變的,在因勢、借勢、趁勢中發展和壯大的。比如“應時”“得時”對應的就是成功的結局,而“違時”“悖時”對應的就是最終的敗局。“時”如此,“勢”亦如此。中國人講的“時”,絕不只是一個時間刻度和引數,而蘊含著“時勢”,即事物發展的大勢、規律,遵循它,事物就發展、成功,違背它,就會遭遇挫折和失敗。
《商君書·禁使》中說:“飛蓬遇飄風,而行千里,乘風之勢也。”用蓬這個多年生草本植物因風而飄千里,比喻人必因勢而成就大業。做人做事,只有順應客觀形勢的“時”和“勢”,在此基礎上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演繹出“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
02、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
此句西漢劉向的《說苑·政理》。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建立魏國,任用李悝為相、吳起為將。魏文侯派西門豹去治理鄴地,臨行前,他叮囑西門豹到鄴地以後要多調查研究,不要輕信傳聞:“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意思是,耳朵聽到的不如親眼看到的,親眼看到的不如自己調查到的,自己調查到的不如親自去做更準確。
西門豹到了鄴地後,深入到當地百姓中瞭解情況,破除迷信,懲治惡霸勢力。正是西門豹廣泛深入調研,很快掌握了實際情況,避免了被矇蔽的問題。同時,他親自率人勘測水源,發動百姓在漳河開渠,使大片土地成為良田,鄴地很快就民富兵強,成為魏國的東北重鎮。
很多事情,聽別人說多少遍,也不如自己親自看一看、親自去實踐來得可靠。
03、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此句出自戰國時期李斯所著《諫逐客書》。意思是,泰山不捨棄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樣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細流,所以能那樣深廣。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李斯早年為郡吏,後從荀子學理政之術,學成入秦。公元前237年,李斯上《諫逐客書》,被秦王所採納,不久官為廷尉,在秦統一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他與王綰等人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等,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古代典籍中,類似的表述還有很多,《老子》中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荀子·勸學》:“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走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水流,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而荀子,正是李斯的老師。
任何事業,都是一截截壘砌、一寸寸夯實、一汩汩流淌、一方方潤澤而成,只有堅持這種不捨棄細微功夫的精神,日進一卒,細大不捐,如此方能成就事業。
04、眾力並,則萬鈞不足舉也;群智用,則庶績不足康也。
此句出自出自晉代葛洪《抱朴子·務正》。大意是說:只要能夠匯聚眾人的力量,即便重達萬鈞的東西也不難舉起來;善於運用大家的智慧,那麼各種事情都不難做好。鈞是我國古代的重量單位,我們常用的成語有“千鈞一髮”,按照漢代的重量換算,一鈞等於三十斤。
葛洪是東晉道教理論家和醫藥學家,自幼好學。因為家裡貧窮,就砍柴賣錢購買紙墨,晚上認真讀書學習,有時為了求學詢理,哪怕有千里之遠,也要跋山涉水,一定要將道理學懂弄通。因此,眾人稱其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為號。
能夠充分集聚、利用眾人的力量和智慧,就可以無往而不勝,這是許多人成功的關鍵。司馬遷在追思劉邦起家歷程時說:“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士之智也。”只有聚集眾力、發揮眾智,方能堅不可摧。
0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此句出自出自《荀子·勸學》,意思是說不能堅持到底,即使是朽木也不能折斷,只要堅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屬、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飾。
戰國時期,是個大變革的時代,諸家思想層見疊出,形成儒、法、墨、道等學說,也就是後世所稱的“諸子百家”。荀子是戰國後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與孔孟相比,他的思想則具有更多的現實主義傾向: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人們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去認識和運用它。
為了說明後天學習的重要性,荀子創作了《勸學》一文,鼓勵人們透過學習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勸學》作為《荀子》的開篇之作,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色彩,體現著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而且很好地呈現了荀子作為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文章風格:比喻重疊構成、辭采繽紛,通篇用排偶句法,令人應接不暇。
此啟示我們一個人做任何事情,只要抱著鍥而不捨、百折不撓的意志去做,就能夠獲得成功。
06、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此句出自《史記·樂毅列傳》,意謂做事情既要有好的開頭,也要有好的結尾;既要善於做事,更要善於把事做成。
“善始善終”向來是人們所推崇的君子之德,是為人、做事要貫徹始終的認真態度。“善始”即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善終”則是為人做事的終極目標,是需要以極大的恆心與毅力,堅定的理想與信念來達成的。
善作善成,是說為人做事以好的方式、方法、途徑來取得好的成果。“善作”指的是會幹、能幹,“善成”與“善作”互為因果,“善作”方能“善成”。
善始而後善作,善作故能善成,善成方得善終。四善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只有不忘初心、堅守信念,並持之以恆,廣儲厚積,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07、此章言事必有法,然後可成,師舍是則無以教,弟子舍是則無以學。
此句出自《孟子·告子上》。任何事情都有方法,只有找到合適的方法,才能成功。這就如同教學,教師捨棄了方法,就教不好;學生捨棄了方法,同樣也學不好。
講究方法是解決問題、達到目的的重要途徑。只有掌握了科學有效的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掌握並靈活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才能處事不驚、臨事不懼,不為任何干擾所動,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08、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此句出自陶淵明《移居二首·其二》。意思是說,人的衣食需要自己經營,只要付出勞動,努力躬耕的生活就不會將我欺騙。
幸福不會從天降,而是勤勞的結果,是耕耘的收穫。《尚書·周書·周官》中有這樣一句話:“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它告訴我們立志與勤勉對於一個人成功的重要性:遠大志向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也只是成功的一半——能否將其勤懇完成決定了成功的另一半。“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只有沉下心,俯下身,專心做事,始終如一,才能實現成功。
09、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此句出自劉向《說苑·談叢》。《說苑》是西漢大儒劉向編撰的一部歷史人物故事集,共20卷。其第16卷《談叢》,內容為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集中反映了劉向的政治理想與治國方略。
在《談叢》中,劉向提出:“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意思是,世間萬物只要保住根本就能生長,人間百事只要符合道義就能成功。並稱:“道之所在,天下歸之;德之所在,天下貴之;仁之所在,天下愛之;義之所在,天下畏之。”認為倘能謹守道、德、仁、義,就會產生極強的感召力和向心力。
10、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
此句摘自程頤《二程遺書·伊川先生語》。程頤,洛陽伊川人,世稱伊川先生,與其胞兄程顥共創“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世稱“二程”。
關於“學”與“思”的關係,程頤認為:“為學之道,必本于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意思是說正確的學習方法,必須以思考為根本。思考了就能得到真知,不思考就得不到真知。進而他又指出:“不深思則不能造於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不深思就不能掌握道理;不經過深思而得到的知識,即令一時得到了,也容易失掉。此句亦見於《曾國藩家書》,故常被誤認為是曾國藩的經典語句。
“二程”為何將“思”放到如此突出重要的位置?程頤答道:“思所以睿,睿所以聖也。”“思”是達到睿智、聖明的必由之路。
◎本文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