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東四西單鼓樓前的記憶!晨鐘暮鼓新民俗為老城添新彩

由 夏德才 釋出於 休閒

北京日報 | 作者 史寧

張儒剛繪

長達7.8公里的中軸線是北京城的筋脈和脊樑,整座城市幾乎是在這條中軸線的基礎上生長壯大起來的。其中不僅有紫禁城和天壇這樣恢弘壯闊的皇家建築,也有天橋、前門這種繁華的市井輻輳之地。而最北端的鐘鼓樓,在兩座看似巨大高聳的建築之下,不乏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者柴米油鹽的生活氣韻。

過地安門往北,迎面就是巍峨雄偉的鼓樓,七百米長的地安門外大街在其映襯之下似乎僅有一箭之遙。地安門因與前門在方位上位居城市中軸的一北一南,民間俗稱“後門”,地安門外大街稱“後門大街”。就連當街的萬寧橋也在民眾口裡變成了“後門橋”。不論後門大街還是後門橋,都透著一股親切與平易。

鐘鼓樓就在這條街的最北端,大街到了鼓樓腳下就向兩邊分叉開去,而且街名也變成了鼓樓東大街和鼓樓西大街,所以從地理位置上看,鐘鼓樓和後門大街是合為一體的。在清末至民國的許多照片和圖畫中,都直接稱地安門外大街為後門大街。只不過後來隨著地安門的拆除,後門大街的稱呼日漸式微,今天的年輕人更鮮有知道後門大街何所謂也。

元大都營建之際,劉秉忠按照《周禮·考工記》中的匠人篇所記載的周代王城來規劃新都,其中“面朝後市”意為都城南部為皇宮官署,北部為市場和商業街。鐘鼓樓所在的後門大街恰好屬於都城中的“後市”區,歷來便是京城富庶繁華的所在。震鈞的《天咫偶聞》也說:“地安門外大街,最為駢闐,北至鼓樓,凡二里餘,每日中為市,攘往熙來,無物不有。”

一代代的北京人心目中總有個“東四、西單、鼓樓前”的記憶。這裡的“鼓樓前”一般作兩解,一指鼓樓和前門,一指鼓樓跟前。不管怎麼說,鼓樓跟前的這條大街是北京城裡屈指可數的商業區。其繁華興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什剎海與大運河。

今天的什剎海在元代是漕運終點碼頭,南北貨運物流在此交會往來,一艘艘漕船帶來了物資也帶來了商機,店鋪沿水林立,達官顯貴王公富豪自然也趨之若鶩,久而久之,東富西貴的格局就在後門大街兩翼生根延展開來。

《燕京訪古錄》載:“燕京有四大水鎮,積水潭即其中之一。在元時即為水運終點碼頭。有很多的官船與民船,運來南方等地的商品。舳艫蔽水,盛況空前。附近的地安門、鼓樓大街,在當時就成了繁華的商業市場。”

從鼓樓到地安門這條不到二里長的大街,在清末民國時期曾湧現出一百多家店鋪,涵括七八十個行業,古玩鋪、綢緞莊、珠寶店和酒樓飯莊不一而足,其繁盛程度可想而知。

以上這些店鋪字號在今日絕大多數已經看不到了,不過這條街上今天依然能看到幾處頗具煙火氣的歷史景觀。比如在地安門外大街路東有一家新華書店,其建築是中西合璧式的磚混結構二層樓房,這家書店的前身是民國時期的為寶書局。為寶二字取《大學》“惟善以為寶”之意。店內專營書籍文具,名為書局其實更像一家文化用品商店。現在書店裡開闢了老北京書籍專櫃,成為一家頗有特色的書店,也是此地一處著名的文化地標。

由此往北馬路西側是著名的火德真君廟。火德真君廟俗稱“火神廟”,始建於唐代,元代重修,明清屢有增建。每年陰曆八月上戊日是火神生辰,這天廟內香火尤盛,民眾紛紛燃香祝禱,祈求火神爺保佑平安,直到今天依然人氣不減。

火神廟往北是昔日曾經風光無限的地安門百貨商場。地百商場是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營業的一家老牌商鋪,到上世紀末逐漸成為北京數一數二的大型百貨商場,經營上萬種商品,包括生活百貨、紡織品、服裝鞋帽、黃金首飾、日用家電等,是整個地安門外大街和什剎海地區最有人氣的商業地標。地百商場在前幾年已完成升級改建,由五層改為兩層仿古建築,與馬路對面的東來順等店鋪的中式建築造型相得益彰。

整條街上像地百商場這樣的老店雖然留存不多,但如馬凱餐廳、峨嵋酒家、菸袋斜街這些新一代的地標逐漸成為了百姓生活中的印記。朱光潛先生在上世紀30年代就曾專門寫過一篇散文《後門大街》,文章寫道,後門大街雖不是貧民窟,一切卻是十足的平民化。後門大街,對於一個怕周旋而又不甘寂寞的人,是一個足夠親切的朋友。

鼓樓與鐘樓是中軸線上繼景山之後的制高點,鐘鼓樓的挺拔卓立是周邊連片低矮的民居映襯之下造就的。在鐘鼓樓四圍全部是傳統的平房民居和衚衕,這種整齊劃一的低調與鐘鼓樓的高昂恰好形成一對平衡關係,二者相互作用,彼此相諧。

說起鐘鼓樓的鐘樓,人們總不能忘卻鑄鐘廠衚衕和鑄鐘娘娘的傳說。在金受申先生《北京的傳說》一書裡,詳細記載了鑄鐘娘娘的故事,大意是說一位姑娘為鑄鐘獻身,人們為了紀念她專門修了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鐘樓大鐘的鑄造畢竟只是傳說,但是民間賦予了銅鐘深厚的人情味道。

鐘鼓樓完成了古代報時和禮制功能後,上世紀20年代,轉型為類似博物館功能的民眾教育館和娛樂功能的電影院。鼓樓與鐘樓之間的空地開闢成平民市場,經營一些各大廟會所特有的北京風味小吃、兒童玩具和遊藝專案。這裡既是固定集市,也是平民娛樂場所。此前北城人往往奔隆福寺和護國寺兩廟去遊逛,自從平民市場開闢之後,每日遊人眾多,摩肩接踵,絡繹不絕。長此以往,平民市場也就有了“小天橋”之稱。凡是天橋有的,這裡全都有。撂地賣藝的、賣各種玩意兒的、剃頭相面的,同天橋相較也不遑多讓。

1949年後,平民市場逐漸衰落,此地紛紛改建民房,最多時共有66個院落136戶居民,成為夾在鐘鼓樓之間的一處居民區。2012年底,北京鐘鼓樓廣場恢復整治專案啟動,透過修繕、維護以及翻建,鐘鼓樓周邊恢復原有的空間尺度和人文尺度。眼下,此處已變身為鐘鼓樓廣場,鼓樓和鐘樓也重新成為供人們參觀學習的博物館。廣場上,每天有眾多市民來這裡踢毽、跳舞、輪滑、放風箏……歷史上的晨鐘暮鼓久已不聞,鐘鼓樓下的新民俗正為古都風情增添著持續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