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娘娘得知牛郎織女的故事之後,派天兵天將去捉拿私自下凡的織女,織女被抓回來之後,牛郎披著牛皮上了天庭,而王母娘娘得知後雷霆大怒,拿下發簪在他們之間畫了一道銀河,後來喜鵲在每年的七月初七就會在銀河上搭上喜鵲橋,並且這一天也成為了中國的情人節。王母娘娘也落得個拆人姻緣的一個人設?
那麼王母娘娘和西王母是同一個人嗎?后羿究竟是從西王母那裡求得的長生不老藥呢,還是在王母娘娘那求得的呢?如果西王母和王母娘娘不是同一個人,那麼她們會不會有什麼關係呢?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解密一下西王母究竟是誰?王母娘娘又是否真實的存在過。
其實王母娘娘和西王母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是同一個人,而且可以說王母娘娘在某種程度上是西王母的另一種演化過程的結果。王母娘娘的全名叫做
“上聖白玉龜臺九靈太真無極聖母 瑤池大聖西王母 無上清靈元君 統御群仙大天尊”。
所以西王母和王母娘娘是同一個人。只不過是王母娘娘的別稱叫做西王母。
但是王母娘娘的這種說法比西王母的叫法要晚得多得多。 其實王母娘娘的叫法是在受到《西遊記》的影響之後才廣泛傳播的。在《西遊記》中王母娘娘屬於玉皇大帝的妻子,和玉皇大帝可以說是平起平坐,而且他還掌管著蟠桃園,孫悟空大鬧蟠桃會時也可得知。另外她還掌管著各界的仙女,要是仙女觸犯天條也是她進行處罰的,在神話故事牛郎織女中也能看到。
西王母的叫法其實早在商朝時期就已經存在了,在當時的記載之中,西王母是在崑崙山上居住著的神,而且她還有一個丈夫就是東華君。如同王母娘娘身邊的玉皇大帝一般。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東華君的說法也要晚於西王母,可能這也和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有一定的關係,因為我們國家歷來都講求大團圓式的氛圍,當然神仙也不例外,有了西王母,自然就會有東華公的存在。
所以很有可能王母娘娘其實就是西王母,只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下,為了順應時代的潮流所說的方法而已。我們都知道,雖然《西遊記》如今被稱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但是吳承恩在創作《西遊記》時並不知道它會有如此高的價值,他所作的這本書只不過是為了批判當時的封建社會,而他在創作之時是為了能夠讓普通人也能看的懂,讀的出。顯然王母娘娘相較於西王母來說,更加的平易近人,也更能夠被大多數人接受。所以王母娘娘只是西王母的一個民間俗稱而已,她們本來就是一個人。
那麼西王母究竟是何許人也呢?可能在古籍中我們就會有所發現。最早記載西王母的著作就是《山海經》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山海經》是我國的一部志怪古籍,大體上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者是巴蜀之人所創作的。《山海經》全書現存《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
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民俗、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術、醫術、花草樹木等。儲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當然如此之書無論是當時的人還是現在的學者都認為不是同一人所作。如此之多的寓言故事也不是一時間形成的。
那麼在《山海經》中記載的西王母又是怎麼樣的呢?我們接下來就來揭曉。《山海經》中記載“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意思也就是說她長著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齒,會用像野獸一樣的聲音吼叫,蓬散的頭髮酷似不吉利的戴勝鳥頭上醒目的羽冠,是上天派來掌管瘟疫、疾病、死亡和刑殺的神。
而且我們還知道她是居住在崑崙山上的女神,手中還有長生不老的靈藥。在《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了這樣的一段話,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處有炎炎之山,投物輒然。”
看到這裡不知道有沒有朋友想到一個地方就是古埃及金字塔處,在金字塔處有獅身人面,而《山海經》之中的有神,人面虎身,也許說的就是它吧。
雖然現在的金字塔處於沙漠之中,但是一些學者也曾說過金字塔之前是一片綠洲,所以很有可能古埃及就是西王母所在之處。我們再看西海之南,流水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也就是崑崙山。
我們在地球上看,那西海就是地中海、流沙就是撒哈拉,赤水就是紅海,黑水就是尼羅河,那大山就是乞力馬扎羅山。在《周穆天子傳》之中也存在關於西王母的記載,是說穆天子去拜見西王母,而且根據其中所描繪的可以得知穆天子去拜見西王母是用的下級君王拜見上級君王的規格,這麼說來,在那個時代只有埃及的君王能夠讓穆天子去拜見了。綜合上述所說,那麼西王母就是當時埃及的女法老了,這的確與我們的理解有些不同的地方,在我們的印象之中,西王母一直是我們本土的神仙。
當然這些也只是猜測而已,歷史已經離我們也來越遠,而現在的我們也正在創造著歷史,歷史也一直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只有盡我們最大的能力去還原歷史的真實面貌,也將盡我們最大的能力去給子孫後代創造更為驕傲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