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傍晚,記者節前一天,第三十一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公佈,我收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二個中國新聞獎。
今天是我國第22個記者節,也是我的第13個記者節。
今年,有采訪物件曾問我,聽說你們常跑重大主題報道,你都採訪了哪些大事、大人物?
我想了想,從業十幾年,我採訪過無數個形形色色的人物和故事。如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卻不是那些“大事”、“大人物”,而是這幾年“下鄉”採訪的三個小村子的故事。
我與三個小村莊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山東新泰的一個小山村——掌平窪村。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3月初,我和同事赴泰安深入採訪。一走到村子深處,我和同事就被深深震撼了。這裡有一口人工挖的——全國罕見巨型螺旋井。
站在高處俯瞰,這口水井就像一個巨大的漩渦,通往地下。沿著古井,108級臺階隨井壁盤旋而下,通往深邃的井底。如此巨大的工程,足以見得當年修建之艱,耗費的人力、物力多令人震撼。
我們採訪得知,這個位於沂蒙老區的小村子,曾因缺水世代受窮。55年前,為求生存,是村裡的黨員幹部帶領村民打了這口井,改寫命運,感動了無數人。
從寒風凜冽的3月初,到烈日炎炎的6月底,我們的採訪團隊,多次奔赴掌平窪村,深入採訪,與村民同吃住、同勞動。
我們一家一戶地聊,找到數位挖井老人,講述了當年村民鑿石挖山,整整十年靠一錘、一釺和雙手,戰天鬥地、百折不撓,挖出一口“救命井”的故事。
一口井,一種精神。在建黨百年之際,我們寫下了這個“老井新生”的故事,用村民們的故事,展現掌平窪村幾代人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接力傳承,從求生存到謀發展,再到奔小康的動人畫面。
第二個令我終生難忘的小村子在臨沂。去年,是我國脫貧攻堅年,我和同事在臨沂蒙陰一個小村子——常坪村蹲點,一路風風雨雨,歷經春夏秋冬,蹲了令人難忘的12個月。
這是個曾經的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蹲點的1年,我們常遠離家鄉和親人,深入村中,與省派扶貧第一書記一起腳沾泥、下田地、走山路、訪農戶,記錄第一書記紮根基層助力脫貧攻堅的故事,記錄了村民脫貧摘帽後一天天的生活變化。
近一年的時間裡,我們累計行程5000多公里,採訪各級幹部群眾、貧困戶等近100人。
而在這一年中,我們也逐漸融入村民們的生活中,從見證者成了參與者。為他們的歡笑而歡笑,為他們的幸福而開心。
我想,他們的故事,雖然平凡,卻正是中國大地上“脫貧攻堅”的無數個村子中的一個幸福“縮影”。而我們,也有幸以自己的親身感受書寫了山東脫貧攻堅的時代答卷。
第三個村子的故事在壯闊的黃河邊,那是我前年在採訪黃河灘遷建時蹲點過的淄博高青縣“白龍灣村”。
這是山東黃河灘搬遷中的一個普通村子。2017年山東正式啟動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歷時3年多,各級各部門近2萬名黨員幹部、10餘萬名工程建設者拼搏奮戰在遷建一線。截至2021年5月底,山東省灘區遷建工程建設全面完成。
我和同事們兵分兩路,行走千里黃河兩岸,行程共4000多公里,連續三個多月深入各地灘區村蹲點採訪百餘人。我們走進“白龍灣村”這樣的灘區村莊,深入遷建一線,聆聽村民和建設者們的故事,挖掘出豐富的一手鮮活素材,見證新時代下黃河灘區居民生活發生的鉅變。
村民從老房子搬進了花園洋房,娶媳婦容易了;搬新家後,74歲的老羊倌賣了羊、拿起筆、旅旅遊,活得像個城裡人兒;老教師不用擔心房子被沖走了,存下錢日子不再緊巴了……一個又一個的感人故事讓我們難忘。
黃河灘區的老百姓樸實善良,對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嚮往都讓我至今難忘。也正是這次採訪,讓我有幸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個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圓了我作為記者的一個夢想。
腳上沾滿泥的“農民記者”
這幾年,我走在“田間地頭”,在無數次風雨中、烈日下,臉上沾土、腳上沾滿泥。 有人說我,更像是一個“農民記者”。我對這樣的稱呼充滿感激和敬畏。
連續幾年下鄉採訪,我深深明白,只有深入基層,去融入那些帶著露珠、冒熱氣的故事,才能寫出更能觸動人心的作品。
什麼是重大主題?在我心中,這樣好的大時代下,最基層的人民群眾過上了好日子,就是最值得我們關注的大主題。
我的13年,從青春到中年。
今年這個記者節,讓我想起從前,也讓我感慨萬千。
13年前,我二十多歲,每次採訪總是搶著勇敢衝在前方,總是要做一個伸張正義、俠肝義膽的女記者,仗義執言,敢做敢說,曾創造過一些熱點和“爆款”。
13年後,我三十多歲,如今,我更能沉下心來,紮根基層,不怕苦不怕累,記錄這個大時代下,每個“小人物”的故事。
也許,我和我筆下的人物,都是極平凡的普通人,但我相信,我們的幸福,也正是這個時代的寫照。
如果讓我選擇,我這樣的“農民記者”,還要繼續當下去、寫下去。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