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十八拍——脫貧攻堅的中岔探索
新天水 天水日報記者 胡麗霞 文/圖
十八先輩起莊園,紅軍故事代代傳。
脫貧致富拔窮根,敢叫日月換新天……
這是一個普通的夏夜,涼風拂面,花香襲人,甘谷縣八里灣鎮中岔村黨支部書記程碎錄坐在古堡下的花園裡,一首鏗鏘的甘谷道情穿透暗夜,直衝雲霄。
兩百年前,被貧窮逼迫至中岔的18位先輩憑著勇敢、創新、苦幹的精神在偏僻無人煙的中岔紮根,並將這裡打造成了後輩們在戰亂紛紛的年代依然能安逸生活的世外桃源。然而,時過境遷,偏僻的地理環境、嚴苛的生存條件、保守的思想觀念,讓這裡難掩貧困的現實。
“向貧困宣戰是先輩們留下的精神,不能丟。”憑著這樣的理念,在黨和政府精準扶貧大好政策的幫扶下,被貧窮困擾的中岔村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探索出了一條“生態 產業 文化”的新路,實現了祖輩們追求富裕的夢想。
上: 尋夢
沿著甘谷縣北部山區西盤山公路迂迴而上,柳暗花明間,一座形如巨船的古堡巍然聳立在眼前,這裡就是甘谷縣八里灣鎮中岔村。在中岔農耕文化博物館珍藏著一張清代同治年間的判決書,這份判決書是這個小山村由來的憑證,也印證著中岔人最為珍貴的精神品質。
“我們的老祖先最早是住在對面山上,以前這個堡子是一片官田,清朝乾隆年間,原來的村子人多地少,加上土匪橫行,我的老太爺一起18個人,就到現在這個地方開荒種田,因為這兒原來屬於通渭地界,就和當地人打起了官司,後來官府看著這18家人實在太可憐,就罰了點款了事。”程碎錄說。
私開官田在清代屬於重罪,但程碎錄的先輩們冒著被杖責流放的危險在中岔紮下了根,隨後繁衍生息,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還築起了規模宏大的堡子。
中岔村的堡子東西長121米,南北寬35米,高10米,堡牆之上有馬面6個,炮眼20餘處,在匪患猖獗、兵荒馬亂的年代,堡子為中岔人築起了躲避戰亂、抵禦外敵的諾亞方舟。然而,1936年當紅軍經過古堡時,村民們不僅開啟城門迎接,還在當地播下第一粒紅色的種子。
“紅軍過路的時候,起初大家也怕,都躲到堡子裡不敢出來,沒想到紅軍的整個隊伍就睡在野地裡,吃煮的乾菜,那時候是臘月啊,冰天雪地的,膽大的村民過去問話,一個帶隊說‘紅軍是咱們窮人的部隊,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後來他們還把村裡的小學改成了講習所,村上的18位年輕人還跟著他們去打仗。’”今年80多歲的程慶邦老人說起往事依然記憶猶新。
他口中的紅軍就是紅二方面軍右縱隊,這支人民的軍隊五過甘谷,秋毫無犯,讓困頓中的中岔人看到了生活的盼頭,而當年建立的“講習所”依然巍然矗立在村子中央,成了中岔人的精神支柱。
歲月悠悠,斗轉星移。往日的硝煙已經遠去,中岔人走南闖北,不少人在外出人頭地,但大山深處的中岔依然貧窮,先輩們創下的傳奇也隨歲月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
當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中岔人也期盼著拔掉窮根,換一個活法。2016年,年輕有為的程碎錄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他腦海中反覆思索的只有一件事,先輩們正因為敢闖敢拼,才有瞭如今的中岔,作為趕上好時候的後輩,怎麼能夠一直貧困下去。
當年春節,趁著鄉親返鄉團聚的機會,程碎錄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商量中岔的未來,原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幹休所所長程世雄一句話點醒了他,“要扶貧先扶志,必須借先輩們的故事把大家的信心樹立起來。”
脫貧致富——是貧困村民祖祖輩輩一直懷揣著的夢想,也是中岔村人“中國夢”的起點。
中:築夢
2015年的春天,枯等多年的中岔村迎來了新的“春天”。由程世雄組織發起的甘谷中岔清代文化遺址保護工程奠基儀式暨首屆中岔關帝文化書法展啟動,由此拉開了中岔村人築夢之旅。
程世雄聯合其他18位在外的中岔名人,籌集了一百二十餘萬元開始重新維修象徵著先輩精神的古堡。古堡的修繕不僅僅是一項工程,更成為喚起村民們對先輩創新、苦幹精神延續的契機。得知要修繕古堡,村民們無不歡欣鼓舞。村委會隨即組織得力骨幹,精打細算,投工投勞,用這點凝聚了成百上千親朋好友愛心的善款,先後建起了山門、鐘鼓樓、捲棚,用古法修復了古堡主牆。之後建起了農耕文化博物館、將軍碑林、古堡圖書館、書畫藝術館、村史館、奇石館等。沉睡百年的古堡,像春風喚醒的大地,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程碎想沒想到,古堡的修繕改變了自己一眼望到頭的人生。40多歲的他一直守著幾畝薄田,靠天吃飯辛苦的養活著一家老小,日子常常過得捉襟見肘。2015年,村上建成了農耕文化博物館,過了半輩子務農生活的程碎想主動找到村委會要求承擔一些工作,開始擔負起館長職責。農忙之餘,走村串巷蒐集各類歷史物件,瞭解先輩們的創業故事,喚起了他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也讓他成為為貧困戶宣講各種政策的宣講人。
“古堡的修繕就像一座燈塔,給我們指明瞭今後的路。”程碎錄說,隨著古堡修繕工程的啟動,村民們自發要求脫貧致富的呼聲越來越高。
今後村子如何發展?在外的中岔遊子紛紛建言獻策,村幹部們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一步步理清思路:先改善基礎設施為村莊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礎,再發展產業夯實村莊發展的根基,然後充分發揮先輩們留下的文化,打造鄉村旅遊,實現致富夢想。
按照保護為主,因地制宜的原則,中岔村把規劃編制作為改善人居環境的首要任務,突出特色,以垃圾革命、風貌革命、廁所革命為切入點,按照山水林田路整體協調,汙水雨水排放順暢,綠化美化多姿多樣的建設思路,採取專案爭、財政補、群眾籌的辦法,整合資金310萬元,硬化道路,新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幼兒園、文化廣場、休閒長廊等基礎設施,村內面貌煥然一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
村莊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村民們脫貧致富的信心和願望更加強烈,為了徹底拔除窮根,程碎錄和幫扶幹部們一邊思考挖掘村上的致富產業,一邊建起了掛毯扶貧車間,並動員村上的致富帶頭人程建林組建了以加工粉條為主的甘谷縣前程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除了打造“中岔粉條”品牌,建立掛毯加工車間,還因地制宜發展起了花椒、蘋果、辣椒等經濟作物的栽植,如今,中岔村的產業發展已初具雛形。
村莊面貌變了,產業建起來了,古堡修繕工程全部竣工,如何讓祖輩們留下的創新精神才能流傳於世?培育旅遊品牌,全力繪就“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農耕文化旅遊畫卷,助推鄉村振興是發展思路。
按照“一堡三院”的設計風格,在前院文化園內,打造書法碑林,弘揚傳統文化。中院建設鄉村文化大舞臺,開展系列民俗活動,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後院建立農耕文化博物館,蒐集了古堡防禦時期的部分器械及犁、耙、風車、扁擔、馬燈等各種近現代農具。一件件農耕用具、老物件,見證了時代發展的變化。
“博物館分農耕體驗區、農耕集萃區兩個板塊和一個鄉愁館,共收集了鄉鄰無償捐獻的各類生產生活用具5000餘件,陝甘兩省及部分國內書法名家作品上百餘幅,是甘谷縣首座農耕博物館,為下一步打造以古堡遊覽、水壩垂釣、農耕體驗、碑刻欣賞、鄉村觀光、休閒度假等於一體的鄉村旅遊綜合體,奠定了較好的發展基礎。”八里灣鎮黨委書記張耀武說。
下:圓夢
盛夏時節的中岔村,綠樹成蔭,青瓦白牆。沿著整潔的水泥路一路前行,古樸古色的農耕廣場靜靜訴說著先輩們的創業歷史,特色鮮明的景觀長廊散發著濃濃的文化氛圍,三三兩兩的人們,在藍天白雲下愜意而悠閒,一切都顯示著這裡的安詳和美好。
“過去,村子凌亂得很,到處堆放著柴草,汙水橫流、蚊蟲亂飛。現在建了文化廣場、搞了綠化,硬化了路面,裝了路燈,感覺不比城裡差。”看著村裡發生的變化,中岔村村民程守榮喜上眉梢。
不僅村裡發生了鉅變,村民們家裡也都有了巨大的變化,程碎想今年種了3畝洋芋,2畝花椒,1畝蘋果,他還準備再辦一個農家樂。跟他一樣,村子裡的大多數村民都發展起了種植和養殖產業,都一門心思發家致富。
曾經的貧困戶王小芳如今成了扶貧車間一名熟練的技術工。當年,嫁到中岔的她曾經一度陷入絕望,山大溝深,薄田寡種,讓她感覺生活無望。扶貧車間建起後,她第一個報名參加,現在她成了扶貧車間的生產能手,每個月光工資收入就有3000元左右,村上還給她解決了公益性崗位。“以後的日子越過越有奔頭。”說起將來,王小芳滿是信心。
程建林的粉條加工作坊早已經變成了全村最大的加工車間,他將祖傳的加工粉條的手藝毫不保留地傳給了村民們,帶動村民們一起致富。如今,“中岔粉條”透過參加當地政府舉辦的各種名優土特產推介活動,已經小有名氣,在天津、陝西等地打開了很好的銷售市場,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不僅如此,他還擔任起了甘谷縣前程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帶動了全村及周邊貧困戶一起脫貧奔小康。
每年的春夏,中岔村都會迎來眾多攝影愛好者和書畫寫生者。隨著中岔古堡聲名鵲起,這裡已然成了甘谷縣鄉村旅遊的一個熱門之地。去年10月,天水蘇蕙文化研究會一行30多人,在會長李子偉先生的率領下深入中岔村進行文化採風。古老的鄉風民俗,火熱的生產場景,深厚的文化歷史底縕,讓天水蘇蕙文化研究會一行收穫良多。
如今的中岔古堡,舊貌變新顏。一堡三院的格局,十分壯觀。忠義文化園、農耕文化園、碑林文化園與古堡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農耕文化博物館被甘肅省列入第八批文化遺產“歷史再現”工程博物館名錄,將軍書法碑林更是享譽隴上。
古堡映襯下的省級美麗鄉村如詩如畫,青山綠水環繞中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有聲有色,昔日的古堡展露笑顏,深情地俯瞰著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見證著新時代的美好變遷。最重要的是村民們心中有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信心和激情,在這片土地上,18人曾經開荒立業,18人曾經為紅色夢想流血犧牲,又有18人為百姓富足嘔心瀝血,他們必將在黨的領導下,譜寫出新時代中岔的“十八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