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率眾淘灘作堰,劈山引水修築湔堋,2000多年這個偉大的水利工程一直都在惠澤著成都平原。如今,“湔堋”早已改名都江堰,繼續噴吐雪浪及滋養萬物,同時,作為享譽世界的地標式景點,它每年還吸引著上千萬遊客前來觀光打卡。
在這個充滿了偉大變革的新時代,在山水相攜,文脈相連的巴蜀大地,又有哪些令人矚目的地標正崛起於這片熱土?又有哪些經典地標能為今天的“火紅年華”代言?這些問題都能在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舉辦的“國際範、中國味、巴蜀韻——尋找2021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活動中找到答案。
2020年,四川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要打造世界旅遊目的地,攜手重慶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在此契機下,“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應運而生,這是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推動四川和重慶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的題中要義。
今年,“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的評選再次迭代升級,五大榜單中新增了“城市更新地標”。“更新”有兩層含義,其一是除舊佈新,如明代大儒顧炎武所言:“歲序一更新,陽風動人寰。”其二是系統重新整理,從此之後,每年的“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都會有新鮮血液加入,因此在這個榜單上,總能看到更新的面孔,這也是評選活動的銳氣與勇氣所在。
巴山蜀水,成渝雙城,先天的自然景緻和豐富的人文歷史,讓這裡成為全國文旅產業富礦。無論是在全國旅遊的總收入榜還是熱門目的地榜單上,成都和重慶都高居榜單前列,但兩地文旅產業各自為陣的情況的確也在較長時間記憶體在。而隨著探尋“成渝文旅新地標”活動的深入和展開,本就是“一家人”的成都和重慶再度“如膠似漆”。
就像成都人去了重慶必去洪崖洞賞夜景吹江風;重慶人去來了成都也樂於在IFS看看可愛的大熊貓屁股。兩座城市的高鐵開通後,僅一個半小時就可以在彼此的文旅地標中實現時空穿梭。
2020年,隨著重慶融創室內滑雪場開放後,這年冬天,來成都周邊太子嶺滑雪場的重慶雪友人數激增。很多山城朋友說,感受了室內人造雪後上癮了,更渴望在真雪上撒點兒野。
剛剛釋出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和剛剛啟動的“尋找2021成渝文旅新地標”就像一首動人的二重唱,奏響在成渝土地上。這不是空喊口號的小劇場,而是能給兩地百姓帶來實惠、效益、快樂和便利的大舞臺。
四川著名詩人向以鮮有一次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曾談到,中國的雕塑藝術缺乏西方或西亞那種震懾人心的紀念碑式建築,比如方尖碑,又比如多立克柱或柯林斯柱。
其實,滾動的歷史車輪早已把不少紀念碑碾成了齏粉,還有些殘缺的碑進了博物館。千年之後,人們或許已經遺忘了碑的形狀、外觀和材質,但碑所代表的時代精神卻口耳相傳。
新世紀的成都和重慶,也需要能讓後世傳頌的“紀念碑”——在這些文旅地標上銘刻我們的文化同源,銘刻我們的人文情懷,以及我們這個時代所要呈現的光輝與榮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