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風骨,儒家的仁義,加上佛家的慈悲,才是中國人的完整人格

說到傳統文化對中國人性格的養成時,人們往往張口就來:儒家思想的浸潤。不錯,儒家思想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尤其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成為中國社會的的主流思想,中國人基因中的忠孝思想、倫理道德、責任意識等等,都是儒家思想與專制統治結合的產物,對中國人性格的形成產生了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但是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大樹”,儒家思想只是這棵大樹的一個主幹之一,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大樹的軀幹, 東漢以後的儒、釋、道三家思想在長期的磨合中激盪匯流,互為吸收,完美融合,最終才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比如道家的天道無為思想、平等自由思想、自然和諧思想等,佛家的慈悲思想、福報思想、修己度人思想等等,各彰異彩,交相輝映,共同構築了華夏民族的性格大廈和精神世界。

道家的風骨,儒家的仁義,加上佛家的慈悲,才是中國人的完整人格

01

佛儒道三家在生活中的異同

不管在什麼朝代,三家學說一直處於此消彼長,此長彼消,互為依託,共同發展狀態中,而後世的仁人君子也無不是在這種思想文化的薰陶中修身立人的。除了政治理念,在社會生活和為人處事方面,三家也是互為補充,相互支撐。南懷瑾老師說,儒家是糧店,道家是藥店,佛家是百雜店。人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就離不開儒家這個“糧店”,因為學而優則仕,還有黃金屋、顏如玉;人有生老病死,又有七情六慾,那就離不開道家這個“藥店”;還要有日常用品用具,那就離不開佛家這個“百雜店”。

道家的風骨,儒家的仁義,加上佛家的慈悲,才是中國人的完整人格

還有的說,佛家是“淨”,道家是“靜”,儒家是“敬”,也很精彩。佛家講的是心淨無塵,就像六祖惠能說的那樣“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要的就是空明透徹,不染塵埃。道家講的靜是宇宙萬物的本根,是清靜無為,道法自然,心靈虛寂,復返自然,與佛家所說的“淨”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儒家的“敬”是針對社會秩序而言的,要對天地君親師,對各種禮法秩序心懷敬畏,不可褻瀆。三家都從生活上說出了各自不同的為人處世的要求和妙用。

當然,歸結三家的異同,還可從其他方面下手,比如從“氣”方面下手,儒家養正氣,道家修大氣,佛家化怨氣。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孟子說的“我善養我浩然之氣”,“養氣”就是培養一種正義品質,一種完美人格;老子說的“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要的就是大境界、大格局、大氣度,因為道家追求的是道,而道的同義詞就是大,所以道家追求的永遠與大相關;佛家說的“去嗔”,就是化解仇恨心和憤怒心,最終落實在一個“和”字上。和尚,正包含以和為尚、追求和平、化解怨氣的的含義與追求。

道家的風骨,儒家的仁義,加上佛家的慈悲,才是中國人的完整人格

02

中國人崇仁義,尚風骨,最慈悲

儒家的仁義。孔子說仁者愛人,愛,首先要知道自己所由來,因此要從對父母的愛,再到對兄弟的愛,擴而大之,到對社會的愛。對父母的愛叫孝,對兄弟的愛叫悌,孝悌構成仁愛的基礎和核心,有了孝悌才能推己及人,老己老以及人之老,幼己幼以及人之幼,才會遵循忠君、愛國、助人等道德規範。為了將仁愛思想變成人的自覺遵循,儒家還倡導實行一系列禮法制度,以引導和規範社會風氣的養成。《禮記·曲禮》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就是說要形成仁愛風尚,還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離開了規章制度的引導和約束,仁愛的理念就不能紮根在民眾心中。

孟子對孔子的仁義思想進行了弘揚,他認為仁源於惻隱之心,義源於羞惡之心。仁是品德,義是行為。人的言行舉止要有仁愛之心,是為仁,做符合道義的事,是為義。一個有高尚品德的人,應該具備“居仁由義”的觀念。他曾以魚和熊掌作對比,因為熊掌寶貴難得,二取一,當然舍魚而取熊掌,這是人之常情。但是當“生”與“義發生衝突時,就毫不猶豫地”捨生而取義”。可見義的重要性。

儒家認為,仁者,不以強衰改節;義者,不以存亡易心。為了保持“仁義”操守,必要時不惜犧牲生命。因此,儒家的生死義利觀,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修養的精華;“殺身成仁”“仁者無懼”“捨生取義”“忠孝節義”“修仁行義”等觀念,成為國人性格中的核心成分。

道家的風骨,儒家的仁義,加上佛家的慈悲,才是中國人的完整人格

道家的風骨。說到道家的風骨,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仙風道骨”這個成語,讓人聯想到剛正的氣概,端直的作風,高爽的意氣,總之,有一股飄然俊逸之氣。這股飄然俊逸之氣既超凡脫俗,又不脫離現實人生,道家從沒遠離滾滾紅塵,只是秉持高邁,意態超拔,隨方就圓,進退相宜,他既不像儒家那樣執著於功利,也不像佛家那樣寄希望於來世,他只修當世,著眼今生。

道家的仙風道骨主要體現人生進退的清醒認知上,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三章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老子把受到寵愛或受到屈辱而患得患失,都看作是“大患”,因此不為受寵而沾沾自喜,不為受辱而驚慌失措,得失皆淡然處之,清醒待之,放棄小我,將自我置身於大道之中,心懷天下蒼生,而能把自身獻給天下的人,那麼,天下就可以託付給他。

老子不但不像有的人解釋的那樣消極避世,相反,他還積極鼓勵修身進取,舍小我而近大道,心懷天下。但同時,老子又在第九章提醒: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四十四章又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老子告誡人們:即便是黃金白玉堆滿了房間,也不過是享受一時的富足;而財富與權貴帶來的驕奢淫逸,最終都會成為禍根。所以要知進退,學會知足,學會謙讓身退,懂得滿足,才不會受到恥辱,適可而止才不會遭致危險,這是自然規律,人生大道。

道家的風骨,儒家的仁義,加上佛家的慈悲,才是中國人的完整人格

佛家的慈悲。佛菩薩以追求慈悲和智慧為最高目標,這個目標就是以慈愛之心化解他人心中悲傷與不快,帶來福利與快樂,所謂度化,就是化解困厄,度過心障,廣種福音。慈悲,與儒家仁愛有點接近,都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之上的美德。但佛家的慈悲不像儒家那樣只關注社會規範、人倫綱常,而是要關注一切眾生,包括鬼地獄,其物件廣大,其空間無限,是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邊世界。且這種慈悲之愛不存在親疏等級之別,是以寬宏的心胸,溫暖的柔韌,度化眾生獲得解脫自在。在佛家看來,慈悲是一種大智慧,但這種大智慧並非佛家所獨有,這種智慧源於眾生,它本就存在,只是佛家發現了並散播而已。這個智慧的發現與道家發現“道”是一樣的道理,道也是本就存在的,只是道家發現並予以闡釋而已。

但是佛家的慈悲並不侷限於憐憫,慈悲和道一樣,也是一種客觀存在,佛家主張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方便門就是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的的修習門徑,很簡便,很自然,然此門徑,唯善是開,唯善是行,找到慈悲,並以善為心,正是佛家修行的目的所在。

道家的風骨,儒家的仁義,加上佛家的慈悲,才是中國人的完整人格

總之,華夏民族性格,是一個多重性的複合構成,只有仁義沒有風骨,不是華夏民族的精神特質;有仁義有風骨而沒有慈悲的民族,更不是華夏民族的精神氣質。正因為華夏民族的仁義、風骨和慈悲,才構成了今天中華民族的性格特徵:慈悲、仁義、有風骨!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12 字。

轉載請註明: 道家的風骨,儒家的仁義,加上佛家的慈悲,才是中國人的完整人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