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在的千島湖可謂風光無限
,2015年同白漿泉、微山湖湖西、萬綠湖、丹江口入選首批“中國好水”水源地;連續幾年被環保部評為一類水體;生產的大頭魚更是家喻戶曉,年捕獲量達到了3500噸左右,為當地帶來20多億元的產值。但如此耀眼成績的背後,卻也經歷了二十年前的一次嚴重危機。
千島湖是1959年國家為建設新安江水電站,因攔截蓄水的需要而形成的人工湖,又名新安江水庫。湖裡島嶼數量大、分佈密集,單面積超過2500平方米的島嶼達到了1078個,大大小小所有島嶼總計超過2000個,名副其實的千島湖,與湖北黃石陽新千島湖、加拿大金斯頓千島湖合成"世界三大千島湖"。千島湖水面面積達58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多米,水資源豐富,養魚、捕魚成了必然選擇。
80年代我國改革開放如火如荼地推進,千島湖周圍及附近地域,工廠雨後春筍般出現,生產廢水源源不斷被直接或間接排放至千島湖。遇到汛期,生活汙水、灌溉用水也一同匯入千島湖,無一例外這些水中含有大量磷、氮等微量物質,而它們恰是破壞水質的關鍵。千島湖偌大的水體,自我修復能力突出,起初幾年水體並無太大變化,但也難以承受汙濁水質多年的累積、疊加。1998-1999年,千島湖水面漂浮起一層綠色的薄膜:藍藻汙染正式爆發。
藍藻氾濫的直接後果,就是魚產量的大幅度縮減。經歷當年捕撈情形的葉師傅對此記憶頗深:往年能打到300萬斤,當年費盡全力才收穫了70萬斤,不及以前的一半,而鰱鱅的總產量更是低至25萬斤。打魚時水體散發著腥臭味,勞作時甚至還需要戴口罩。
這一情況迅速得到當地環保局、農業局多個單位的關注,並委託上海海洋大學專家“前來會診”。上海海洋大學的專家、教授,經驗豐富,處理過類似事件,並且對其作過深入研究,所以到達千島湖後,很快找到了問題的關鍵。
原來為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充分利用千島湖裡水資源,除了常餵養的鰱鱅上層魚種外,還引入了銀魚、鱸魚、鱖魚等名貴魚種,包括黑魚、鯰魚等底層魚。問題便出在這些掠食性的底層魚,黑魚、鯰魚可吞食鰱鱅的幼苗、魚卵,時間一長鰱鱅的數量越來越少。而鰱鱅是藍藻的天敵,科學研究發現了,鰱鱅每增長1千克的體重,就能消耗40克的水藻。鰱鱅減少直接導致原本處於“抑制”狀態的藍藻,迅速生長、爆發,很快霸佔了水面。
藍藻實質是水體富營養化的產物,湖泊、河流含有的氮磷等微量有機成分,一旦超過一定的數值,便滋生藻類,其中藍藻是它的經典產物。學術裡常把藍藻稱作“水化”,浮漂在水錶的薄膜,隔斷了水錶與空氣的交換,水體溶氧量大減,魚的生長受到抑制。更嚴重的是,藍藻釋放毒素,藍藻與水底食物顆粒粘連在一起,總有被魚吞食的可能,嚴重時甚至導致魚生病致死。
2、利用鰱鱅淨化水質,並不是最近的事情。
上世紀80年代,蓬勃發展的重工業導致美國的眾多河流、湖泊汙染,水質下降。為改善這一局面,美國從亞洲多國引入鰱鱅、鯉魚、草魚、鯽魚等“亞洲鯉魚”。不幸的是,這些亞洲鯉魚在美國缺少天敵、食物又豐富,快速生長、繁殖,很快稱霸了當地河道,本地魚類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已經有多個魚種消失,如今更是危及五大湖。
所以找到解決千島湖藍藻爆發的原因,執行顯得無比重要。為驗證鰱鱅對水體淨化的有效性,千島湖發展集團將藍藻爆發的西北湖、中心湖區設定成了實驗點,用長770米、寬60米的攔網圍擋,並規定3年時間內禁止任何形式的捕撈。3年後的各項資料表明,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像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氮、磷含量已大幅度降低。
自1999年開始,鰱鱅得到重視,每年的投放量逐年遞增,目前單鰱鱅魚種的投放量,已經連續多年保持60萬斤以上。另外嚴格控制鰱鱅的規格,一般鱅魚8斤以上,鰱魚6斤以上才允許捕撈,這樣最大程度利用了鰱鱅淨化水質的能力,同時兼顧了經濟效益。研究表明,鰱鱅經過7年的自然生長,水體裡含有的氮磷等營養物質可轉換為魚體內的蛋白質。
2014年《舌尖上中國2》推出,將千島湖的鰱鱅作為了重點介紹物件,火爆一時。宣傳鰱鱅的同時,也向外界展示了不一樣的生態環境。之後鰱鱅產量繼續創新高,2017年捕獲3400噸,2019年則埋入4000噸,消費者認可度不斷提升。
“以水養魚、保水養魚”的模式探索,無疑為千島湖的漁業產業提供了一個新途徑。正因為這樣,千島湖產出了我國第一條有機魚,透過國家認證的有機魚至少20元/斤。千島湖水提升,意味著可容納更多數量、更多種類的經濟魚種,像中華鱘魚、野生甲魚、鱖魚、鯿魚、青條絲,花鯝魚等,都成了不錯的養殖物件。2006年千島湖的一罐魚子醬研發成功,而後銷量、產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單2018年便接近80噸,佔據了全球35%的市場份額,更是現身杭州G20峰會的餐桌,出口德國、新加坡、美國等二十多個國家,經濟效益顯著。
一位來自荷蘭的漁業專家說道,這是他見過最為成功的一個透過漁業保護湖泊生態環境的案例。
原創: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