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7月23日,湖南耒陽

留守女孩鍾芳蓉

考出676分的好成績

獲湖南省文科第四名

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

村民們也放起鞭炮慶祝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鍾芳蓉父母外出打工7年

僅能看望她3、4次

她從6年級開始在校寄宿

一月回家一次

獨立自強的她考取高分

千萬網友也送上祝福:

真·全村的希望!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留守女生選北大考古專業被質疑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成績出來後,有高校招生老師相繼上門進行報考志願諮詢。

鍾芳蓉說,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以及未來規劃的考慮,她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以後會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訊息衝上熱搜後,網上卻出現一種聲音:考古專業冷門,還可能找不到工作......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對此,鍾芳蓉表示,因為是北大的考古系,未來就業的話基本生活應該能保障。她說:“我個人特別喜歡,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

這些考古大佬決定她!

得知有網友覺得考古沒前途,有一群大佬表示不同意!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大V、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的水下考古領隊@考古君 在微博寫下這樣一段話↓↓↓

冷門的考古圈又一次喜提熱搜!年輕人加油,既然你已篤定信念,未來便不會迷茫。中國考古人都是你堅實的後盾,祝你學業有成。未來你就是乘風破浪的考古小姐姐。

他們做了一個霸氣的決定,為未來的小師妹送大禮包!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已實現九省考古圈聯動,為鍾芳蓉送去祝福↓↓↓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考古匯:贈《山西珍貴文物檔案9》一本+山西省考古研究院t恤一件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考古:贈《#發現湖南#系列叢書》一套 +湖南文物貼布繡一套

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張瑞 :贈《再見經遠—2018中國水下考古“經遠艦”調查工作紀實報告》作者簽名蓋章版一本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君:贈江口沉銀三件套 《江口沉寶》文物圖錄+定製版手鏟+同款衝鋒衣

@瀋陽博物院:贈《新樂文化論文集》一本+新樂遺址的史上第一款木雕鳥的鑰匙扣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巖@考古大家談:送出《解讀南海I號-打撈篇》一本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考古:贈《黃淮七省考古新發現2011-2017》《考古河南》,+定製標尺1套,手鏟1把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考古:贈《早期秦文化系列考古報告之二:清水劉坪》《西戎遺珍:馬家塬戰國墓地出土文物》一本

@湖北省博物館 :贈方勤館長簽名本《曾侯乙》圖錄一本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贈《吳城——1973-2002年考古發掘報告》一本,《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一本

@廣州考古 贈送《廣州考古六十年》和《廣州出土珠飾研究》各一本

評論區早已酸成一片:被全國考古寵起來的小女孩,有一種考古圈晚來得女的感覺!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也有網友表示:就這樣還愁找不到工作?(知識點:北大考古全國專業第一!)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中青評論

留守女生選北大考古專業被質疑

該反思的是誰?

一些人會完全用物質標準來定位自己,也會憑此臆測他人的想法,評判他人的選擇。“成功”的定義本來就豐富多彩,這種偏執狹隘的價值觀念實在令人難以苟同。這位女生的選擇,既有理想情懷的一面,也兼顧了現實的一面,有何不可?(作者:黃帥)

考古的力量

在中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或從海外留學歸來,或從名牌大學畢業,卻在最炙熱的青春年華,放棄更為優越的生活,遠離故土、告別親人,選擇去人跡稀少的荒涼大漠裡,苦苦守候半個多世紀,挽救了遭受數次劫難的中華文明寶庫。讓曾經危在旦夕的“萬佛之國——敦煌莫高窟”起死回生。

鍾芳蓉所提及的樊錦詩先生,為何帶來如此之大的榜樣力量?

一生擇一事 一事終一生

敦煌守護者——樊錦詩

樊錦詩,江南女子,北大畢業,心繫敦煌四十載,風雨無阻。

1963年7月,樊錦詩從北京大學畢業,帶著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來到敦煌,全部身心投入到國家的文物事業中,在大漠深處一待就是50餘年,為敦煌石窟的保護、研究、弘揚事業奉獻了一生的心血和精力,極大地提高了敦煌石窟科學保護和管理的現代化水平。

1998年,年近60歲的樊錦詩成為繼常書鴻、段文傑之後的第三任院長。眼看著壁畫和塑像一天天變化,樊錦詩心裡著急,“莫高窟是人類的無價之寶,萬一有閃失,我們就是罪人。”一邊是千年文物亟待保護,一邊是百萬遊客期待觀賞,樊錦詩開始琢磨著怎麼把洞窟裡的瑰寶搬到洞窟外面給遊客參觀。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2000年前後,計算機開始進入中國老百姓的家庭。樊錦詩一接觸到資訊科技,腦海裡產生兩個大膽的構想:一是要為每一個洞窟、每一幅壁畫、每一尊彩塑建立數字檔案,利用數字技術永久保留莫高窟的“容顏”;二是以球幕電影的形式,讓觀眾以身臨其境之感,近距離體驗和欣賞洞窟文物。儘管當時反對的聲音很大,但樊錦詩做事只有一個標準:只要對保護莫高窟有好處,克服萬難也要上。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今天熠熠生輝、重煥光彩的莫高窟,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人類文明的驕傲。而今天所有這一切,我們不能忘記這背後的一群人,一代一代賡續相傳的“敦煌守護人”。正是這樣的榜樣力量激勵了年輕一代,讓他們甘於克服阻礙,投身於祖國的偉大復興當中。

北大考古

北京大學考古學系是我國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個考古學系,已有50年的歷史。20世紀20年代,以田野考古為標誌的近代考古學傳入我國。勇開風氣之先的北京大學,1922年即在國學門(後改名文科研究所)成立了以馬衡先生為主任的考古學研究室,外聘羅振玉、伯希和等為考古學通訊導師。

北大考古的歷史和中國考古學的歷史幾乎同樣久遠。考古專業成立以來,幾代學者篳路藍縷,艱苦奮鬥,勵精圖治,將專業發展壯大的基礎設施完整、學科覆蓋面寬、教研力量相當的考古文博學院,為中國考古學術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專業人才,做出了重大貢獻。


來源:中國青年報、文博圈

編輯:施雨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91 字。

轉載請註明: 留守女孩高分報北大考古,被噴沒“錢”途 但這些大佬為何挺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