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騎樓滄桑古韻存 泛黃照片見證“十三層”繁華

由 俎巧玲 釋出於 休閒

▲圖片來源:溫恆 攝 陳錦波 收藏

建築,一座城市的光陰“圖譜”。70年來,從冬不避寒、夏不避雨的草房茅舍,破爛泥磚屋到木樑黑瓦和磚瓦平房,從中西合璧騎樓到玻璃幕牆摩天大廈,從框架-剪力牆結構到裝配式預製混凝土結構,東莞創下最快67小時建一層的速度,重新整理這座城市的顏值。

上述建築的變化,很多收錄在東莞攝影名家陳錦波的鏡頭裡。年近七旬的陳錦波偏愛於紀實攝影,或收藏記錄東莞發展的老照片,大家都親切的叫他“波叔”。從1978年起,波叔一直用手中的相機記錄著東莞建築的變化,從莞城運河商場、騎樓、華僑大酒店、已被拆除的“十三層”,到近年新建的環球經貿中心、民盈國貿中心等,從這些照片中,都可看到那個時代的印記和一代人的生活回憶。

騎樓老街滄桑不語

從運河西一路轉入振華路,便是東莞人熟悉的老街。無意間抬頭一望,騎樓上彩色的特色窗扇分外耀眼,斑駁的老牆依然散發著南洋的迤邐風情。東方紅照相館依然在街頭一角,街兩邊是幾間鐘錶、五金、雜貨店鋪,閒來無事的老人在看報紙。

騎樓,波叔收藏的老舊照片之一。波叔告訴記者,解放初期,莞城、石龍、虎門被稱為東莞的三大鎮,繁華街區的建築以騎樓為主。“騎樓街可以避風雨、防日曬,特別適應嶺南亞熱帶氣候。”談起騎樓,波叔頗有感受。在其兒時的記憶,夜幕降臨後,商家們歇業時,便在騎樓街過道上擺一張小桌子喝茶,鄰里拉家常是最熱鬧的場景。

除了騎樓,莞城博廈的可園也頗具特色。波叔坦言,可園古香古色,建築雖然頗具嶺南園林特色,但卻曾一度荒廢,直到建國后辟為公園。從波叔收藏的一張老照片看到,遊人三三兩兩划船遊可湖,好是愜意。

城內,騎樓猶在,只是朱顏改。城外,黑瓦平房,隨處可見。從波叔收藏的老舊照片可見,上世紀50年代,莞城北門橋附近一帶,村民住宅多為磚木結構的黑瓦平房。這些傳統的房屋外牆多為“清水牆”或“混水牆”,不作批蕩或粉刷覆蓋。

如今,振華路等老街區成了一方淨土,騎樓、可園成為文藝青年尋找老莞城味道的打卡地點,斑駁的建築向人們緩緩講述著關於那些年代裡的回憶。

泛黃照片見證“十三層”繁華

從上世紀80年代起,高樓陸續收錄入波叔的鏡頭中。

《東莞市志》記載,1979年後,國民經濟有較大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鎮住宅建設漸成高潮。波叔的印象中,上世紀80年代中期,私人新建的住宅樓群也很新潮。一些新建的私人樓宇更為講究,義大利式、西班牙式的別墅也相繼出現。

上世紀80年代,東莞賓館、外貿中心大廈(東信酒店)、東莞山莊、供銷大廈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建築風格各異。其中,外貿中心大廈(東信酒店)因其主樓高13層,是當時東莞縣城最早建成並投入使用的高層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築,被老莞人俗稱為“十三層”。

“‘十三層’是當時東莞最有代表性的建築物。”波叔拿出一張泛黃的照片坦言,那時到“十三層”吃飯、嘆早茶,成為村民洗腳上田的身份象徵。為了拍攝“十三層”的雄姿,波叔曾多次尋找不同的視角進行拍攝。哪怕“十三層”東信酒店晚上首次亮燈,都讓波叔興奮不已。1998年因東莞市文化廣場開發建設的需要,“十三層”被爆破拆除,那一刻波叔黯然地按下了快門。

如今,“十三層”舊址附近,已然看不見波叔照片上的繁華。隨著東莞城市建設的發展,城鄉差距逐漸縮小,新老集鎮規模日趨擴大,一幢幢現代高樓鱗次櫛比地在四周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