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崖上的摩崖石刻,多達近百尊,每次數都不同!

自佛教傳入中國後,對中國宗教文化產生了深厚的影響,而寺廟便是其中最為顯著的特徵之一。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中,寺廟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已成為我國藝術瑰寶庫。除了眾多周知的白馬寺、大召寺等大的寺廟外,在很多地方,還存在著許多小眾的寺廟不被大家所熟知,卻有著獨特的歷史韻味,就像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晉城的石佛寺。

說到“晉”,那必然是山西的地界了,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豫兩省交界處的晉城,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河東屏翰、中原咽喉、三晉門戶"的美譽。晉城是華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遺址眾多,當然寺廟也不例外。除了眾人熟知的白馬寺外,在距離的白馬寺不遠處,還有一處不起眼的寺廟,這就是石佛寺了。相傳司馬懿封侯後曾登上此處,後來建起了白馬禪寺,因此得名。石佛寺歷史悠久,但罕為人知,甚至很多當地人都不知道在白馬寺背後還有個景點。顧名思義,石佛寺中當然是石佛了,但這不僅僅是幾座石佛,而是多達90座的摩崖石刻,場面十分震撼。

要知道,石佛寺建立在砂岩石上,整片建築群分佈在斷崖之上,那這麼多石刻是如何雕刻上去的呢?又是如何雕刻的呢?這些謎底已無人揭曉,但不能否認的是,這些都是古人智慧結晶,風雨兼程、不懼辛苦雕刻出這些石像,為後人留下了無數寶貴的財富。走進石佛寺,進門之處便是顯眼的鐘鼓樓,以及紅牆黃頂的新建廟宇,到這裡,必須要看一看這裡的摩崖石刻,數量之多,場面之大,實為震撼。

石佛寺的石刻最早有北魏時期的石刻,現存最多的是明清時期的石刻,以及少部分唐宋時期的石刻。這些摩崖石刻原本是暴露在外的,長時間風吹日曬,後來相關部門發現並認定其為保護遺產,加蓋了玻璃罩,以及修建了長廊為這些石刻遺址遮蔽風雨。雖有保護,但長達數百年甚至千年的風雨侵蝕,讓這些摩崖石刻風化嚴重,甚至有些已經眉目不分,斑駁的石刻只能透過想象還原它原本的模樣。當然還有很多時期較晚的石刻,儲存較為完好,佛像的面部及底座的花紋清晰可見。

大大小小的石佛形態各異,經歷了近千年的風吹日曬,有些雖已不見清晰影像,但這些遺存的石佛遺蹟,是石佛寺的精髓所在,這是歷史的見證。而且據歷史記載,石佛寺中曾有多達500尊佛像,但經過朝代更迭,以及各種破壞,如今只剩餘90多座。關於石佛寺的造像,還有一些有趣的傳說。據當地一位老人講述,石佛寺的佛像數量每次數都不一樣,而且幾個人一起數,每個人的結果也各不相同。曾有位雲遊四海的僧人來到此地,見這些佛像數量眾多,便決定數一數,結果幾次下來,數字都不一樣,反覆了幾天,結果均不相同,這也是石佛寺一大神奇之處。

晉城氣候適宜,四季分明,冬長夏短,因此一年四季均可光臨。還有石佛寺距離白馬寺很近,小夥伴們可以一起觀光遊覽哦。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02 字。

轉載請註明: 斷崖上的摩崖石刻,多達近百尊,每次數都不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