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紀錄片《杜甫》中西合璧,用莎翁腔朗讀杜詩是什麼感覺?

不久前,BBC推出58分鐘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Dufu: China's Greatest Poet),為全球觀眾獻上了一場文化盛宴。

紀錄片的一大亮點是邀請了英國國寶級演員、《魔戒》甘道夫扮演者伊恩·麥克萊恩(Ian McKellen),他用富有磁性的莎翁腔朗讀了杜詩,中西風格間的碰撞中歷史的厚重感呼之欲出。

↓戳影片欣賞麥克萊恩莎翁腔朗讀杜詩↓

15:12

伊恩·麥克萊恩讀杜甫的詩(中英字幕)

3.7萬183

mingzips

對於中國詩歌古老、綿長的歷史,BBC這部紀錄片這樣比照介紹:

《杜甫:最偉大的詩人》的導演邁克爾·伍德(Michael Wood)是英國曆史學家、紀錄片導演兼撰稿人,自小著迷於中國歷史及文化,曾製作過《中華的故事》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等與中國相關的紀錄片。

伍德重走杜甫生前足跡,從鞏義、西安到成都、長沙,用幾首著名的杜詩,串聯起了杜甫波瀾壯闊而又顛沛流離的一生。

伍德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選擇在疫情之時釋出《杜甫:最偉大的詩人》的初衷是希望能夠透過詩歌來跨越文化的差異和偏見的阻礙,增加西方民眾對陌生中國的瞭解,減少新冠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他希望能為不瞭解中國的西方民眾開啟一扇文化之窗,而對他來說,杜甫是中國文化脈絡中十分重要的標識人物。

那麼,BBC是如何把杜甫介紹給世界的?

在世界文學的大範圍內,BBC把他同但丁、莎士比亞相比肩。

伍德稱,在他心裡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但國內不少網友對“最偉大的詩人”這一評價提出異議。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屈原、李白、蘇軾等都是能與杜甫比肩的偉大詩人。誰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這一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今天讓我們暫時拋開爭論,一起看看片中對杜詩的翻譯吧!

伍德曾表示,本片中的杜詩英譯參照了歷史學家洪業、英國漢學家戴維·霍克思(David Hawkes)等眾多學者的譯作,片中的版本融合了多種譯本,並根據英語表達習慣作出了新的調整。

從片中的杜詩英譯中可以看到,譯者根據英文詩歌的習慣,常在詩歌中加入第二人稱,將讀者直接代入其中,成為詩人的同伴或傾訴物件。如: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Separation by death, in the end, you get over; separation in life is a continuing grief.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But you've been in my dreams as if you know how much I miss you.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I feel as if you are no longer mortal, the distance between us is so great.

在句段處理方面,西方譯者則比較大膽,根據語境意境,省略一些中文的文化意象,直接對多個分句進行合併,如:

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

When I was in my ninth year, I had already written enough poems to fill a satchel.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Grieving for the times, even the blossom sheds tears.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On a riverboat, a single fire bright;

Dawn sees this place now red and wet;

The flowers in Chengdu are heavy with rain.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訊息。

No word from you, old friend.

國內譯者在翻譯詩詞時則一般會遵照原作的句段:

野徑人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O'er wild lanes dark cloud spreads;

In boat a lantern looms.

Dawn sees saturated reds;

The town's heavy with blooms.(許淵衝 譯)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In times so hard the flowers brim with tears indeed

No kin in company the hearts of birds do bleed.

(章學清 譯)

本片譯者的譯作在情感上十分飽滿、也有意境的營造,但常犧牲了中文詩的音律和對仗之美。

國內譯者會盡可能保留原文音美、形美,但有時也會因此無法兼顧到易讀性。兩者之間的取捨平衡也是讓譯者需要動用巧思的難點。

對於中國文化詞,除了直接省略進行句間重組外,片中的杜詩英譯也常運用對文化詞作出解釋和直接翻譯出其文化內涵的方式來處理,例如:

開口詠鳳凰

My first poem was about the Phoenix, the harbinger of a sagacious reign, a new age of wisdom.

㸌如羿射九日落

When she bent back, you saw nine suns falling, shot by Yi, the god of archers.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

The literary masters compared me to the great writers of the past.

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

Exhilarated by wine, we cast our glances over the entire universe;

and all vulgar worldliness dwindled into oblivion.

對漢語英譯的處理,片中在理解古漢語、文化詞和虛數詞上仍存在著一些問題。

如“朱門酒肉臭”處理成了“wine is left to sour, meat to rot”,但此處對於“臭”的意思仍有爭議,不少學者認為這裡“臭”指的是散發出香味,“酒肉香飄”之意,而並非是字面義上的因腐爛而發臭。

再如“矯如群帝驂龍翔”中的“驂龍”則被翻譯為了“flying dragon”,但在英文中dragon所指的“龍”與中文中的“龍”的寓意和給人的想象完全不同。

與文化詞相比,歪果仁對漢語中虛數詞不夠到位的理解在翻譯中則更容易顯得“出戏”,如以下兩個例子:

畏人千里

1,000 leagues from home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Beacon fires have been burning for three months now;

A letter from home would be worth 10,000 in gold.

在中文中,“三”“千”“萬”等都是常見的虛數詞,表示數值龐大,因此在翻譯中不應譯成準確的字面數值: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The beacon fire 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

Words from household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

(許淵衝 譯)

因為西方普通民眾對中國古典詩詞文化了解有限,為了降低理解門檻,這部紀錄片很注重透過尋找兩種文化間的相似點來搭建起認知的橋樑。

除了開篇之時,透過與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比較來說明中國源遠流長的詩歌傳統,用古英語傳說《貝奧武夫》時代來對應杜甫出生的年代,且將杜甫與西方莎士比亞、但丁相併列,來體現杜甫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其他的對照還有:

用一戰造成的死傷來直觀使觀眾感受到安史之亂帶來的破壞性;

透過希臘神話中的“酒神”對“日神”(日神精神:實事求是,理性,秩序;酒神精神:狂熱,放縱和不穩定)來點出李白與杜甫各自鮮明但不同的性格特點;

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戰期間寫的關於哀傷的論文來描繪杜甫的憂國憂民和文化哀傷:

用但丁的名言來做杜甫不同人生階段的起承轉合,並點出杜甫的苦難也鑄就了他情感深重的作品:

用二戰中法國陷落後的卡薩布蘭卡來比喻與北方戰火相比仍是一片世外桃源的長沙……

透過這種方式,導演用西方的文化中相似相通的部分,在敘事之中逐步建立起了西方民眾與陌生的中國文化之間的情感連線。

不少網友在推特上發文分享自己的觀後感和最愛的杜詩:

還有網友發起了#DuFuReclaimed的活動,上傳自己朗讀杜甫詩的影片:

伍德曾在採訪時表示:

儘管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但詩歌能夠跨越國界、跨越偏見,直抵每個人的內心,讓人們在疫情期間產生某種關聯,帶去一些啟示。

你最喜歡杜甫哪首詩呢?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563 字。

轉載請註明: BBC紀錄片《杜甫》中西合璧,用莎翁腔朗讀杜詩是什麼感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