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丙中洛,“人神共居”之地

由 公羊淑軍 釋出於 休閒

丙中洛,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下轄的一個鎮子,北靠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南臨捧當鄉,東接德欽縣燕門鄉,西鄰獨龍江鄉。它是第八條進藏線路丙察察線的起點,也是迄今為止雲南境內最原始最偏僻的秘境。

這裡原為怒族居住的地方,自清朝道光年間,藏傳佛教由西藏喇嘛督拱幾帶進丙中洛並紮下根之後,藏族人從西藏、德欽、中甸等地陸續遷徙而來,成為這裡的主要居民之一。

如今鎮上除漢族外還有15個少數民族,其中獨龍族、怒族、傈僳族、藏族佔總人口的99%。

怒江由北向南貫穿丙中洛全境,江兩岸是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周圍還有一座海拔5128米的嘎娃嘎普雪山。所以在這處秘境裡,既可目睹峽谷、雪山奇峰的神韻,又能感受異彩繽紛的民族風彩。

寺廟群

藏傳佛教1490年傳入丙中洛,是最早傳入丙中洛的宗教,曾在丙中洛先後修建了日扯寺、香巴拉宮、巴瑪拉宮、福祿拉宮、普化寺等寺廟群。

其中重丁村的重丁教堂是一座白色法國式結構建築,兩旁為住樓,中為禮拜堂,有兩座鐘樓,於1935年落成,修建前後花了十年時間。

據說法國傳教士任安守曾到香港去拍攝照片,參照那裡的式樣,從劍川僱傭了木、石、繪畫、雕刻工匠,把重丁教堂蓋成法國式結構。

怒江第一灣

怒江第一灣,位於丙中洛南部,因怒江被山坡阻隔繞行270º大彎而形成。

灣上怒江臺地平坦開闊,高出怒江500米,構成三面環水的半島狀小平原,四周景物宜人。灣中心還有一個村子叫坎桶村,堪稱峽谷桃源,每至農閒季節或節假日,人們便到這裡泛舟過溜,對歌起舞。

獨龍江鄉

貢山深處的獨龍江,山高谷深,江邊怪石林立,江水時而勢急,激起層層浪花,時而水流平緩,清澈純淨。穿過這條狹長的獨木橋,就能到達獨龍江畔的拉瓦奪村,探秘神秘的獨龍族。

還有高懸於獨龍江上空、體現獨龍族先輩戰勝江河險阻的原始溜索與藤橋,已成為遊人尋求驚險、體驗刺激的“空中索道”。

貢當神山

貢當神山是丙中洛十大神山之一,意為白色的獅子,因山形酷似獅子,岩石全是乳白色的羊脂玉大理石而得名。登上貢當神山,遠望丙中洛壩子和怒江第一灣,風光一覽無餘。

嘎娃嘎普雪山

嘎哇嘎普,意為高大的雪山,海拔5128米,是高黎貢山的主峰,是當地獨龍族、怒族,藏族等當地少數民族心目中的神山。它是丙中洛最高山峰,也是怒江州境內的最高峰。

霧裡村

霧裡村坐落在丙中洛景區內,是一個傳統的怒族村落,曾被《國家地理雜誌》評上中國最美的村落之一,同時有著油畫之村的稱號。於2013年被評選為中國最美鄉村,2016年8月18日被評選為雲南特色旅遊新地標。

桃花島

桃花島為扎那桶村,村民們每年農曆二月初十桃花盛放時,都會過“桃花節”,這天村民們種植桃樹,用蕎麵、稻草和竹子做成一個桃花神,唸經儀式後,和祭品一起投入江中,祈求不再被大水肆掠,每年三四五月時到這裡都可以看到滿山滿坡的桃花盛放。

秋那桶村

秋那桶是怒江大峽谷北端的最後一個村子,過了秋那桶村以後就是傳說中的丙察察線。怒族、傈僳族、藏族等民族散居在方圓十多公里的山中,他們繁衍生息了幾百年,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樸的農耕生活,有 " 人間天堂 " 之稱。

知子羅

記憶之城-知子羅。知子羅在建國後曾經是怒江州府、碧江縣城,因為發現有山體滑坡的可能,1986年撤銷了碧江縣,人員全部遷出,成了一座廢城。

傳說中的滑坡一直沒有發生,雖然現在有些村民回遷,仍然顯得荒涼,建築和格局還保持著七十年代的老樣子,時光彷彿就此凝固。

丙中洛各民族由於長期生活在大峽谷中,形成了特有的建築方式、生產生活習慣、飲食方式、民族服飾和娛樂方式以及民風民俗。

每年農曆二月十日怒族桃花節、農曆三月十五日怒族仙女節、獨龍族卡雀哇節和傈僳族闊時節,都是丙中洛主要的民族節日。

還有古老的石板粑粑、滋補身體的肉酒和蛋酒、高階滋補食品漆油雞、鮮美爽口的酸竹菜,都是當地獨龍族、僳僳族、怒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美食,其中石板粑粑還亮相過《舌尖上的中國》。

這就是人神共居的丙中洛,雲南原始又古老的秘境,等著你來探索。

文章來源:微遊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