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13時30分,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完成峰頂測量任務後下撤。他們在峰頂停留150分鐘,創造了中國人在珠峰峰頂停留時長新紀錄。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不但是中國技術向世界的展示,更是人類挑戰極限的又一次創舉。其中關於攀登珠峰的一些戶外運動話題,也引起大家的興趣。為此,記者採訪了上海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副秘書長陸林達。
記者:從專業登山角度來看,登頂不算成功,只有安全下撤才是真正的勝利,為什麼?
陸林達:登山運動登頂成功只是成功了一半,安全回到營地才是真正完成任務。這也是為什麼選擇凌晨攻頂的原因,一方面半夜風力較小,保證儘量在上午登頂,完成測量任務後,儘早下撤,避免走夜路。下撤是最危險的,此時體能下降,而且人在缺氧狀況下,極易產生幻覺、記憶力下降。以前商業登山時,發生過登山者登頂後因缺氧無法下撤而導致死亡,連帶高山向導發生嚴重凍傷。從安全形度考慮,要儘可能下撤到海拔8000米以下的營地。珠峰頂的空氣含氧量只有不到海平面的1/3,如遇8級大風還會讓人體迅速失溫,所以在峰頂多呆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
記者: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實現人類首次從珠峰北坡登頂壯舉。今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週年,這次的珠峰登頂時間差不多。5月是最適合珠峰登頂的季節嗎?
陸林達:每年5月為珠峰登頂視窗期。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3、4月,是珠峰地區的風季,風速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珠峰地區8000米高空,季候風沒有遮擋,非常強勁。而6月到9月又是珠峰地區的雨季,由於印度洋暖溼氣流沿山谷而上,易凝結成雲雨,所以多出現雨雪交加或大風雪天氣,變化也非常快。每年5月中旬至下旬,正是風季和雨季交替的短暫時間,氣候轉暖,能見度提高,風雪較小,是登頂的最佳時期。
記者:中國登山隊是從北坡登頂,有一種說法“北坡難南坡易”,是這樣嗎?
陸林達:南坡北坡的地勢條件不同,決定了從中國的北坡登珠峰更考驗體力,而從尼泊爾的南坡登珠峰技術性強,沒有絕對的難易之分。
從北坡登頂的難度主要在於從6500米再往上登,接近北坳時地面開始出現冰裂縫,同時還要翻越將近70度的數百米陡坡,在7790米的四號營地時也會有大量的冰陡坡。位於8680米處的第二臺階也是登頂的難度之一,1975年我國登山隊員在此架起金屬梯後,攀越第二臺階的難度相對減小。
從南坡登頂的話,困難主要在6000米左右,在前往一號營地的路途中需要經過非常危險的“孔布冰瀑”。隨時會有冰塔從登山隊員的頭頂墜下,腳下的冰裂縫也是縱橫交錯,是攀登南坡中最危險的路段。
記者:此次登頂還有重要的測量任務,準備期有哪些不同?
陸林達:要在峰頂停留完成測量任務,其難度和艱鉅性肯定比單純登頂大得多。今年的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首次由測繪隊員與登山隊員一同實現登頂的目標。隊員們從今年1月就開始集訓,近4個月的時間進行封閉集訓和適應性訓練。4月初,登山隊抵達珠峰大本營,進行高海拔地區登山訓練以及測量技能操練。首先要有充沛的體能儲備,其次還要熟悉測量裝置,最終才能成功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