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古典名曲分別是《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又名《夕陽簫鼓》、《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聽這些名字就讓人神魂顛倒,再加上傳統樂器演奏優雅,盡現中國韻味之美。
一、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種譜本。主要有琴曲和箏曲兩種,風格完全不同。
古代琴曲是戰國時酒有關於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2000千多年來,這兩首著名的古琴曲與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民間廣泛流傳。
二、廣陵散
廣陵散是古琴曲,又名《廣陵止息》,據史書記載:聶政是戰國時期韓國人,其父因為韓王鑄劍,違了期限,被韓王所殺。聶政為父報仇行刺失敗,但他知道韓王好樂後,遂毀容,入深山,苦學琴藝10餘年。
身懷絕技返韓時,已無人相識。於是,找機會進宮為韓王彈琴時,從琴腹內抽出匕首刺死韓王,他自已也是壯烈身亡了。
三、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又名《雁落平沙》,有多種流派傳譜,此曲各種琴譜的解題不一,其意在借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僅《古琴曲集》一書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譜,關於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陳立昂之說,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作。很難證實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四、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古琴曲,又名《梅花引》,是中國傳統藝術中表現梅花的佳作。記載此曲最早是東晉桓伊所奏的笛曲。
關於《梅花三弄》的樂曲內容,歷代琴譜都有所介紹,今存唐詩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說明在唐代,笛曲《梅花落》較為流行。
五、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著名琵琶傳統大套武曲,描繪了楚漢相爭中垓下之戰的情景,故事性極強。曲譜最早見於清嘉慶華秋萍的《琵琶譜》。
湯應曾彈奏的《楚漢》與《十面埋伏》在情節及主題上一致,由此可見此曲已在明代民間流傳。《楚漢》在明代嘉靖前後流行一時,深受琵琶演奏家的喜愛。
六、夕陽簫鼓
《春江花月夜》原來是一首琵琶獨奏曲,又名《夕陽簫鼓》、《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後被改編成民族管絃樂曲,深為國內外聽眾珍愛。
樂曲透過委婉質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盡情讚頌江南水鄉的風姿異態,是最廣為人知的中國傳統音樂。
七、漁樵問答
《漁樵問答》是一首流傳幾百年的古琴名曲,現在的譜本有多種。反映的是一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嚮往,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的羈絆。
樂曲開始曲調悠然自得,表現出一種飄逸灑脫的格調,上下句的呼應造成漁樵對答的情趣。主題音調的變化發展,並不斷加入新的音調,變化重複貫穿於全曲。
八、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原是一首琴歌,據傳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組合的聲樂套曲,由琴伴唱,表現了文姬思鄉、離子的悽楚和浩然怨氣。現以琴曲流傳最為廣泛。
在琴曲中,文姬移情於聲,借用胡笳善於表現思鄉哀怨的樂聲,融入古琴聲調之中,表現出一種浩然的怨氣。
九、漢宮秋月
《漢宮秋月》原為崇明派琵琶曲,現流傳有多種譜本及演奏形式,樂曲表現了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一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且運用各自的藝術手段再創造,這是民間器樂在流傳中常見的情況。《漢宮秋月》現流傳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箏曲、江南絲竹等。
十、陽春白雪
《陽春白雪》是一首廣泛流傳的琵琶獨奏古曲。它以清新流暢的旋律、活潑輕快的節奏,生動表現了冬去春來,大地復甦,萬物向榮,生機勃勃的初春景象。
《陽春白雪》流傳有兩種不同版板,《大陽春》指李芳園、沈浩初整理的十段、十二段樂譜。《小陽春》是汪昱庭所傳,又名《快板陽春》,流傳很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