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的一個小眾目的地,老外扎堆,90%的國人都不知道

陽朔的一個小眾目的地,老外扎堆,90%的國人都不知道

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冬兒看世界。很多人喜歡旅遊,看看美景,放鬆一下心情。很多人都喜歡到目的地打卡,證明自己來過了。可是,旅行久了,你就會發現你對那些所謂的打卡地再也提不起來興趣,想找個人少、景美的地方,今天冬兒就給大家分享一個陽朔的千年古村,去這裡旅行的老外很多,而90%的國人卻不知道找個地方,它就是舊縣村。

陽朔的一個小眾目的地,老外扎堆,90%的國人都不知道

舊縣村原名仙桂村,唐武德四年從陽朔分置出來,歸義縣縣城,後又歸屬陽朔,在公元621年至627年,為當時陽朔縣衙所在地,為了紀念這段歷史,後人將村子改名為舊縣,現在是白沙鎮的一個村。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坐落在素有“小灕江”之稱的遇龍河畔,是陽朔唯一的一個古村落景點。知道這裡的人不多,百分之九十的都是老外,而遊客非常少。

陽朔的一個小眾目的地,老外扎堆,90%的國人都不知道

這是一個小小的古村落,隱藏在田間,精美絕倫的古建築掩映在綠色的田園中,後面是桂林特有的層疊群山,如果配以薄霧,儼然就是一副優美的水墨畫。這裡有清末官邸遺址,裡面的村民大多姓黎,有兩個祠堂,舊的是黎氏祠堂,新的是毛姓祠堂。這裡曾經出了七個舉人、一個進士,一個抗日將領(黎行恕,黃埔出身,參加過臺兒莊、崑崙關等戰役,抗戰勝利後,他作為首席代表在海南島接受日軍投降)。很多古居被改為民宿,唯一的一處老房子為黎氏後人居住,可以去感受一下。在古屋的牆上,依然可以看到毛主席語錄,非常醒目。

整個村子很漂亮,村落民居古色古香,舊縣村多為清代建築;青磚大瓦房,雕樑畫棟的門窗加上飛簷腑頂的各種七禽八獸,錯落有致的馬頭牆,特別是村南頭為一排氣勢恢弘的清水磚牆大宅,由一座座院落排列組合而成,院中有院,門中有門,院院相通,戶戶相連。幾乎家家有古井,與桂北地區普遍低矮的古民居相比,這片氣勢恢宏的建築群,頗具明清封閉式莊園的風格。

來到這裡即可以欣賞古屋,又可以欣賞河光山色。你可以在村子裡休息一下,喝個咖啡,感受一下古樸的老屋,彷彿穿越回百年前。這裡是原生態的生活環境,很多老外居住在這個地方。走在村子裡,隨處可見健朗的長壽老人,他們或圍坐烤火嘮家常,或打掃庭院,或生火做飯……,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安享晚年。據說這個村子百歲以上的老人就有好幾個,說明這裡的生態環境是真的很好。

陽朔的一個小眾目的地,老外扎堆,90%的國人都不知道

近幾年,知道這裡的人漸漸增多,其中有一個來自南非的建築師,他走了全世界很多地方, 來到舊縣村就被這裡吸引了,他看中了六個古屋大院,在當地村幹部的幫助下,他找到了這6幢老宅的主人,簽了二十年的租約,同時把家也安在了舊縣村。他精心設計老宅的每一處細節,在保護老宅的同時也讓老宅重新煥發靈氣,將看似破舊的農村民居變為藝術,其中的一處被他改造成了“秘密花園”老房子酒店。

陽朔的一個小眾目的地,老外扎堆,90%的國人都不知道

舊縣旁邊有一座建於唐代的歸義古城,如今只剩下遺址了。由於距離遇龍河碼頭比較近,一些遊客選擇在這裡住宿,品嚐特色農家菜,這些古民居也成了旅遊景點。我是冬兒看世界,讓我們一起看美景,如果你也喜歡旅遊,可以關注我喲!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提前告知刪除,謝謝!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06 字。

轉載請註明: 陽朔的一個小眾目的地,老外扎堆,90%的國人都不知道 - 楠木軒